【三味梅园|教研速递】繁花似锦秋如期 精准指导再赋能 ——莆田市新课标下高质量发展样本校第十七场指导活动(荔城区梅峰小学专场)

楼市   2024-10-22 21:06   福建  


繁花似锦秋如期

精准指导再赋能


——莆田市新课标下高质量发展样本校第十七场指导活动(荔城区梅峰小学专场)












白露三秋尽,清霜十月秋,人间最美是深秋,繁花似锦共研行。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10月21日上午,在教育部教材局、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组织领导下,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组建指导组,深入我校进行“新课标下高质量发展样本校”建设第十七场指导活动。参加本次指导活动的专家有余文森教授、方元山教授、黄朝阳教授和游艳萍副校长,部分行政及学校学科实践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共同参加此次活动。



     精彩课堂展示 跨学科主题学习     




李珊老师展示《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一)》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李珊老师采用嵌入式跨学科主题活动课的形式,以数学学科为主导,融合多学科内容,组合多种学习方式,重视问题引领、任务驱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在主题活动课的氛围中更加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美术元素贯穿全课三个环节;语文古诗元素和盲人摸象的故事在课尾出现,起到丰富内容,加深感受,开拓视野的作用。在感悟美术作品和语文古诗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观察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将“观察”的眼光投射到生活之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杨慧彬老师展示《讲不厌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博览会》



杨慧彬老师执教《讲不厌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博览会》是五年级语文组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力求让学生将单元整组学习与多元化艺术欣赏相融合。本节课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剧本创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表演能力。通过连环画、音乐作品、古诗词及影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民间故事载体的丰富性,锻炼学生的绘画、叙事、音乐鉴赏、文学鉴赏、表演等多方面能力。以语文学科为主线,美术、音乐学科为辅,多维度提供学习支撑,辅助学生有计划有层次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逐渐加深对民间故事的了解,感受到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




   专家点评指导 拓辟跨学科路径    



活动现场,专家团队深入课堂,近距离审阅跨学科学习活动的阶段成果。专家对跨学科学习活动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出了更高层次的优化建议。


余文森教授建议在《讲不厌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博览会》一课中可对民间故事进行分组分类交流,其次要防止项目式的学习课堂展示变成少数人的舞台,要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数学学科的《观察物体(一)》一课,主要采用大概念渗透式跨学科学习,希望把本节课的活动设置成任务的形式,老师再放手,让学生分组探究交流。让学生亲历实践,获得经验性的知识体验。老师要成为引领孩子学习的专家。余教授重点强调要建立大概念下的单元关联,用10%的跨学科关联,撬动90%的学科学习。


方元山教授谈及跨学科学习真正的实施单位是学校,具体而言,学校需要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开展分类别统筹协调、分年段统筹协调和分科目统筹协调,从而避免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简单重复和结构失衡的状况。统筹协调策略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有学校层面的统筹协调,年级层面的统筹协调,学科层面的统筹协调等。


黄朝阳教授指出跨学科学习需要长程学习,需要学生长时间的准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了解所涉及学科的核心知识,并磨炼关键技能,从而有深度、有质量地完成任务要求,避免对任务的处理只停留于学生经验的层面。


专家们的此次调研指导,既是对我校跨学科学习实践的一次检验,亦是对我校高质量教学发展的一大推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将继续前行,努力实现跨学科实践的常态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END



供      稿:陈秋萍

编辑|排版:何文娟

校对|一审:廖荔珊

审核|二审:陈   黎

签发|三审:校长室




荔城区梅峰小学
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官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