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与胯合”的一个小细节,99%的拳友都忽略了!

幽默   2024-10-19 12:30   河南  

在太极拳的修行过程中,外三合的“肩与胯合”是一个常被提及但细节却易被忽视的要领。对于长期练习的拳友来说,这一要领或许已不陌生,然而在实际打拳的过程中,仍有一些微妙之处值得我们去深究和注意。
太极拳注重的是松肩沉肘,也称作沉肩坠肘。这其中的“松”与“沉”不仅是对肩部的外在要求,更是我们练习过程中的一种体悟和结果。要实现这种松沉,其背后的关键在于抻筋拔骨。
而在外三合中,特别强调的是“肩与胯合”的协调。这里,有一个常被大多数拳友忽视的细节,那就是肩和胯之间存在一条隐形的连线,从肩井穴贯穿至环跳穴。在打拳时,我们应沿着这条线将肩部沉下,直至与胯部融为一体。
那么,何为“把肩膀练没了”呢?这其实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我们称之为“无肩”。当肩与胯紧密相连,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时,劲力便能以丹田为核心,顺畅地经肩胯连线传递至指尖。在这个过程中,肩部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整体协调一致,共同发力。这就是所谓的“无肩”之境。

太极拳中还有“身备五弓”之说,即身弓、臂弓(左右)、腿弓(左右)。这五弓以身弓为主导,臂弓和腿弓为辅助。身弓以腰为弓把,阀门(第一节颈椎)和尾闾骨为弓梢;臂弓以肘为弓把,锁骨与手腕为弓梢;腿弓以膝为弓把,胯骨与足跟为弓梢。这五弓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太极拳中的整体劲力。
当我们参照躯干这张身弓来理解“肩与胯合”时,便会发现,要想形成这张弓,必须做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同理,手臂的弓形也需要通过松肩沉肘、立掌坐腕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肩部仍需要沿着肩胯连线继续往下松沉。这便是“肩与胯合”的实质所在。

那么,如何理解这一过程呢?简单来说,就是当劲力从下向上传递至指尖时,手臂伸出时,肩部不能随之向前移动,而是应该向腰胯的方向沉下。如果肩部随着手臂一起移动,就容易出现耸肩或架肩的情况,这不仅会使肩部僵硬,还会破坏太极拳中立身中正的原则,更不符合抻筋拔骨的要求。
当我们真正做到了上肢的“无肩”之境时,便会发现脚上的力能够直接通过胯部传递到肘部,再至手部,而胸部、肩部和头部都仿佛被越过了。这一体悟是笔者在打拳过程中深刻领悟到的,也是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的陈中华老师曾经总结的经验之谈。愿与各位拳友分享这一心得,并再次感谢陈老师的无私分享与教导。

编辑:小七

来源网络,转载旨在分享,侵权联系处理。



太极网TaijiNetCn
太极网始于1997年。打造太极平台,共享传承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