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曲乱红思华年

文摘   文学   2025-01-24 07:02   北京  





虚怀若竹气如兰
瑾慧于心德于行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曲乱红思华年








乱 红



冬去春来,蝶飞莺忙,樱花开。


一曲《乱红》,飘荡尘世间,带几许淡淡清香,随轻风徐徐拂来。是花雨,似花语,迎面飞舞,落一肩满身,落眉间心上,怎么落,都落不完。


水自飘零花自落,年年花开年年落。只是丢了樱花雨中曾经许下“莫失莫忘”的那个人。


飞花不识江南路,漫入春风落我庭。凌乱阶前迷泪眼,参差雨后映伤情。落我庭,何曾不是落我心。映伤情,为何情字怎难解?一心加一青,终是悔青了心肠,思白了鬓角。


琴边梦绕五弦去,箫里悲从六洞生。识得昨年埋花处,今朝一曲又乱红。黛玉葬花亦葬了心伤,多情人,望满园花红,却只拾得满腔泪水。





听风雨,繁华盛世多伤愁。提笔一挥,倦写逝水流年。二十一轮圆月,年年依旧。照着当日漫漫情意,也照着今时孤身独影。


春风途径,乱红飞过修河去,是否忆起昨日温情?


秋水途径,乱红飞过秋千去,是否寻得命中之人?


红颜途径,乱红飞过流年去,是否还可伊人解语?


千与千寻,往事沉浮,斜阳之下,流水之上,万般繁华,只作了浅吟低唱。





烟笼寒水月笼纱的江南,情牵梦绕的故里。三千飞红已乱了心中沉静,寒寒碧水演绎前世来生的风华,只留我此生如此落寞。


谁是谁命中红颜?谁是谁一生知己?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无曾初见,人生若忘曾初见。醒来,直感觉原不过是南柯一梦。


曾经的情意绵绵、所有的飞花雨夜、如今的千山万水。


且由它平平仄仄由笔墨记录铭记,且由它浮浮沉沉随时间流远消逝,


且由它浓浓淡淡伴暗香幽风静静吟唱。溺水三千尘世繁华碌碌人生,


无非是纷纷扰扰红尘万丈寂寞深渊,等喝了奈何桥上的孟婆汤,亦无牵无挂轮回世间。





这般乱红,寻一千年,等一千年,唱一千年。晨曦黄昏之间,不知在谁的心上,又飞过了一千年。


花落,人散,心怨,碧湖岸,独自游。


观春绿,惆怅,起东风。


花事开谢依旧,城池已成空,朦胧。一切恍如魂梦中,乱飞红。


究竟谁是我一夕老去的相思?





好似久远到旷古未闻的声音,也许一生的梦换来一句,门外已是千年的风雨,万年的飘零。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笑能解千愁?对酒当歌,伤笛迎风而奏,晚风轻拂。

只做片刻的逗留,木萧萧,欲说还休。

浪滔滔,功与名,尘与土,一抔净土掩风流。

静默中观花,看云起云落,花开与花落,如斯而已。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今夜,我于雾岚之外,繁花醒木之间,细读古文,轻吟诗词,携一身古典情韵,烟云缭绕,空气中漾着一股茶香,还荡进一缕缕的音符,味觉和听觉纠缠在一起,言语也变得支离破碎,随点点音符入耳,漫步风中,思绪飘起,飞舞在凛凛夜空。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玉韵悠悠,清风如水,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爱玉者品自高,玩玉者情慕雅,知玉者德必美。古玉之美,最是那古色古香古韵忆古情怀,她的流年,犹如洗尽铅华冰清玉洁的古朴女子;她的沧桑,嫣然梨花带雨风霜醉红颜的韵味;她的故事,流露出此生与你一见钟情梦回千古的诗情画意。

收藏与鉴赏是个枯燥而细致的活,面对华夏五千年文明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历史是一部穷其一生都读不完的教科书,那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练好基本功。学习古玉需要上手大量不同时期各种层次的老玉件,从最基本的花片到宫廷造办处的精工,古人制玉工艺和老玉在岁月沧桑中流露出的细微的变化都是我们学习的鉴玉经验,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阅读古玉才能在脑海中积累出经验,演化成习惯成自然的眼力。
爱好古玉,常年玩玉,工作忙习惯在晚上看,白天侧光45度看,阳光下看,弥补眼睛各种条件下的不足,更生怕漏掉哪一部分鉴定点,逛摊更多时候是为了更好的观察学习。当大量阅读玉的特征后大脑中对老玉的变化都有大致的定义性。遇到各种老玉件时,都有鉴定的定义标准。形形色色老玉的外形变化,都离不开老物件的特性标准。当然还要大量观察市面市场渠道变化,一件新仿的出现需要第一时间判断到它的存在,不能自己闭门修炼成功夫好手,却发现世界上昨天已经发明了手枪,能一招制敌。

讲个小故事,从中有所感悟。

从前有个玉雕师傅带了一个徒弟,师父每天让徒弟拿着一块玉,也不教徒弟学习,久而久之徒弟烦了,问师父,为什么不教我学东西,师父只回答了一句话,没事看玉吧,就这样又过了很久,师父又给了他一块相同的玉,徒弟看了连忙说,师傅你这个玉不对,说完徒弟恍然大悟。
看玉要看细节,看工痕,用心体会,有时候有古玩交流会我会去逛,一些大开门的东西,尤其高品质的东西我都会拿手电仔细看,有时候卖家会说放心东西老的,我知道东西是老的,其实我是在体会每个步骤都是怎么做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用心看,就懂了,所以古玩行是靠眼力,开始的时候,看不懂没关系,总有一天你会恍然大悟,只有了解古人在制玉工痕上是怎么处理的,才能真的会看新老。
捡漏是对你专业知识的回报,打眼是超出自己认知的提醒,捡漏不骄,打眼不躁,学无止尽,戒骄戒躁。
友情提醒,在鉴别古玉的时候,器型、纹饰以及时代风格分析仅限于确定东西对的情况下,断代之用,不能作为新老的参考依据,如果不管新老,只按照时代风格来断定玉器,那就会成为国宝帮。以上观点只是个人学习古玉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仅供参考。
(本人原创,转载请说明)







跃马安然微信:3187693778

玉韵瑾心
本公众号为百度贴吧:明清玉吧、高古玉器吧、古玉收藏交流吧附属贴吧公众号。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