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 母亲 女将——殷墟妇好

文摘   2025-01-25 07:12   北京  





王后 母亲 女将

——殷墟妇好


中国古代强女子也出过不少,

例如西汉的吕后;

唐朝的武则天;

清朝的慈禧太后,

都是政治上大权独揽的铁腕人物。


今天我们要说的女子,

她的出名,缘于她奢华的墓葬!

她就是集宠妃、猛将、封臣身份

于一体的商代王妃

——妇好


妇好外貌复原图

1936年,河南安阳出土的一万七千多块甲骨文,几乎全部出自商王武丁一朝。武丁是商朝最重要的君王之一,在位五十多年,是商朝的第二十三位皇帝。武丁在位时国力强盛,政治清明,是商代的鼎盛时期。也就在这个时期也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字记录的爱情故事。

殷墟妇好墓


在武丁一朝的甲骨文中有二百多几块都记载了一个叫“妇好”的女子的事迹,内容包括征战、生育、疾病、对妇好的思念、妇好去世后会她的追思,甚至连妇好的“牙痛”都被记录了下来。这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秀恩爱”了。

妇好,是武丁的王后,一个部族首领的女儿,嫁给武丁后,一直十分恩爱。但她没有在宫廷里享受,却选择了是支持武丁的事业,带兵打仗,这同时也体现出了“妇好”出色的军事才能,经常是凯旋而归,这也就是历史有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

妇好,是武丁的王后,是女将军,同时也是武丁时期主持祭祀的“占卜官”。不要小看这个身份,在那个时代人们迷信鬼神,崇尚天命,特别是王室几乎所有大事都要占卜,祭祀也是最主要的国家活动之一,祭司,要有广博的学识,崇高的地位,通过与鬼神的沟通是国家实际的决策者。商代的所有甲骨文都是卜辞,也可见占卜官地位的重要。

从这众多的身份不难看出武丁对妇好的爱戴和信任。就是这样的恩爱夫妻在当时却是聚少离多的。

妇好,勇武善战,立下不少战功。在加上武丁的喜爱,给了妇好很多的封地,平时他们夫妻会各自征战四方,战争平息后,妇好又多会待在自己的封地里。有一次,妇好去征战,大胜而归,武丁迎出八十公里,久违的相逢让他们忘记了一切,全然不顾在场的王公大臣,和各自的部署,兴奋之余他们把众人甩在了后面,俩人一起并肩在野旷欢乐地驰骋。这一次浪漫的并驾就这样留在了史料中。

妇好的雕塑

在一次营救武丁的战争中,妇好动了胎气难产而死,武丁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把妇好葬在了自己的寝殿旁。妇好的死也给了武丁沉重的打击,给他带来了深深的遗憾,甲骨文里经常会有询问妇好在另一个世界的状况的卜辞,并在每次大的国事或军事行动前都要对妇好进行祭祀。

妇好死时三十三岁,在那个是时代不算是短寿,但对于活到五十多岁的武丁来说,就算不上长寿了。在妇好离开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武丁是在孤独中度过的,他的心里再也容不下第二个女人,以至于新晋的王后没有几年就郁郁而终了。

武丁还是总怕妇好会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不好,又亲自给妇好主持了几次冥婚,让妇好嫁给他先祖的灵魂,让她能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先祖的庇佑。

可能是武丁的赤诚感动了上苍,妇好墓,在众多商代王室墓葬里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共出土了1928件随葬品,也让我们能在三千二百多年后的今天还能感受那段感人的爱情。

妇好,一生戎马只为捍卫武丁的江山

一只鸮尊;一段死生契阔的相守;一世用生命捍卫的夫妻恩义。

妇好铜鸮尊

鸮,猫头鹰,远古时代猫头鹰是战争胜利的象征。尊,青铜酒器用于祭祀或大型仪典。在古代的青铜器是黄色的,经过几千年岁月侵蚀后,成为现在所见的绿色,绿色是青铜器氧化后产生的铜锈。

一段死生契阔的相守,年少时总以为维系两个人天长地久的是爱情;青年时以为是亲情;已近中年才懂得决定夫妻走下去的是亲情、爱情之上的恩情。你懂对我的责任,我懂对你的担当。夫妻,是遍体鳞伤之后的怜惜;亦是阅尽千帆之后的归岸。

一世用生命捍卫的夫妻恩义。武丁,商王朝具有显著功勋的王,在他的治理下商朝版图向周边扩大,经济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妇好,武丁六十余位妻妾中的一位。妇好,姓好,妇是对古代女性的尊称。她是商王武丁的王后,考古中得知武丁有两位王后;一位是妇好,另一位是举世闻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主人妇妌。从殷墟出土的妇好墓和1928件高规格随葬器物可知,两位王后中,武丁偏爱妇好更多一些。在出土的甲骨占卜可知,妇好生前曾主持祭祀,一生多次征战沙场。曾为商王朝抵御鬼方、讨伐土方、率兵伐夷、击败巴军,救武丁于危难之中。或许没有她,也许就无法成就几千年传颂的“武丁中兴”的功业。

连年征战让三十几岁的她疾病缠身。出土的甲骨文字显示,武丁为她治病曾多次占卜寻医。在医疗条件匮乏的远古时代,人的生死只能在占卜或巫术中寻求治疗,占卜和巫术没能挽留她的生命。她在三十几岁时永远离开了武丁和她为之倾尽一生的,武丁的江山。武丁为纪念她,武丁建起豪华的墓室并用那个时代最好的青铜器、玉器、骨器和中原地区稀缺的海贝等器物给她随葬。他相信人有来生,他要让对他恩深义重的女子在来生也可以拥有锦衣玉食。

久立鸮尊前,三千年前那个雄姿英发的女子站在我的面前,我问她:“这个让你甘愿一生戎马用生命去捍卫的男人。他是你的唯一,而你是他的六十分之一,值得吗?”她的声音穿越三千年的烽火回答我:“世间哪有女子甘愿一生戎马,血腥杀伐?又有哪个女子会在丈夫危难时冷眼旁观?夫妻之间除了爱情,还有生死与共的信诺……”

穿越三千年风烟回看,人最是不能一心的动物,无论曾经怎样一心一意的人,到后来最初的一心一意都会被时间所噬。男人薄情,女子别恋,走到最后的两个人,眷恋的一定不是最初的甜蜜,而是历经苦涩之后荣辱与共的恩义和笃定。

每个人

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

让世界看见你

无限可能

1976年5月17日,中原大地暑气欲上,自前一年冬季开始的小屯村考古勘探开始工作。随着考古工作的展开,在这座未经盗掘的五号墓中先后发现大量青铜器,上面铸有“帚好”、“司母辛”等铭文,种种线索将墓主人确定为一位奇女子——妇好。

妇好墓发掘时情景,椁室以上分为六层

妇好墓相继出土随葬器物1928件、丝麻织品无计、货贝6800余枚,甚至还有一枚阿拉伯绶贝和两个红螺壳。如此陪葬已经远远超出人们对一座中型墓葬的想象。

那么,到底是什么女子,死后能有这么丰厚的陪葬呢?

1

谁是妇好?

妇好古尸容貌复原图

妇好是商朝第23任君主武丁最宠爱的王后,作为商朝后期的一代明君,武丁励精图治,使商场的政治、经济、军事得到空前发展,他在位的这一阶段,历史上称为“武丁盛世”。

司母辛铜方鼎

传说武丁正式妻子有三位,司母辛妇好、妇癸、妇妌【jìng】,咱们从小熟知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这第三位妻子的葬品。此外,武丁还有六十几个小老婆,不过都比不过妇好,她略施粉黛,温婉可亲,是王子公主的好母亲,为武丁生了好几个孩子。

2

妇好为什么这么牛?

能带兵打仗

位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外的妇好雕塑


  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四分之一以上都是兵器。甲骨卜辞上记载,妇好墓共出土四件铜钺,是目前所见商代贵族墓随葬铜钺第二多的(最多有随葬七件铜钺),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妇好执掌帅印、戎马一生的传奇经历。这件铜钺装饰的虎食人纹在商代青铜纹饰中多次出现,推测具有巫师通灵做法的涵义。虎食人纹下有铭文“妇好”二字。


能主持祭祀

妇好墓中出土的铜瓿(bù)


在一个男权社会里,让一个女人主持国家的祭祀大典,在之后的朝代中简直不可想象。但是,妇好做到了!

妇好墓中出土的铜瓿(bù),即是商朝时的青铜礼器。兽面纹源自史前巫术和原始宗教对神灵的膜拜、对超能力的追求,进一步结合了“君权神授”的礼制思想。兽面纹也称为饕餮纹,是在多种动物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和想象,突出兽面、尤其突出瞪视的双眼,弱化或省略躯体,极力烘托神秘与狰狞之感。


还会刻辞卜骨

妇好墓中出土了不少用于占卜的甲骨,反应了那个时代占卜的重要性,也印证了妇好善于占卜一事。


能生,能生,能生

母凭子贵的习俗在三千年前就有了,一个女人再能耐,不给大王生几个儿女那也没辙。文献记载,妇好给武丁生了好几个孩子,有了母亲的身份就更立得住脚了!

妇好身为王后雍容华贵,随葬骨笄就超过400件

正因为妇好这么优秀,她死后,武丁没有把她埋在陵墓区,而是直接葬到了王宫边上。为了怕亡妻在阴间寂寞,商王还亲自为她举行了冥婚,把她许配给了三位先王。

据说是因为商代人迷信鬼神,崇尚天命。他们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取决于上帝、神灵与祖先。武丁对妇好的感情极为特殊,也许是相爱至深,也许是相敬如宾,他对于妇好的离去总是难以释怀。于是,这位开明的君主就把他珍爱的妻子许配给去世已久的贤王,大概他认为,这些死去的祖先会在阴世保护他的妻子。

3

妇好墓中的陪葬品

妇好墓墓室复原场景


妇好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由于她的为人和在世时的功勋,商王给她的陪葬也不是一般的丰厚,这些珍贵的藏品足够撑起一个博物馆!

妇好墓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墓室虽然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这些不同种类的陪葬品,有可能是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有可能是她东征西战的战利品。

【青铜器】

【妇好铜鸮尊】


(鸮尊表面,极尽华丽。通体以云雷纹为底,底纹上装饰了兽面纹、蝉纹、夔龙纹、盘蛇纹、鸮纹等多种纹饰。更难得的是,这件青铜器的器身口内壁铸铭文“妇好”。)


【妇好铜罐】


(好铜罐是一种盛水器,腹外壁铸铭文“妇好”二字,颈一侧有纺织品痕迹。)


【妇好铜镜】


(中国铜镜出现于四千多年前的青海齐家史前文化,至商代发现很少。妇好墓随葬了四面珍贵的铜镜。这些铜镜铸造技术较原始,镜背纹饰简单,具有石范铸造的特点。)


【妇好铜鐏】


(铜鐏是套在兵器木柄下端的金属套,具有保护木柄末端、砸击、便于插在地上等多种功能。)


【妇好铜钺】


(钺在商代是武器也是礼器。此钺并非实战兵器,而是妇好统帅权威的象征物,钺身正面中部有铭文“妇好”二字。)


【司母辛铜四足觥】


(觥是一种盛酒器,此觥通体饰细腻精致的纹饰,盖内与器身内均有“司母辛”三字铭文。)


【青铜酒器鸮尊】


写有“妇好”名字的鸮尊就是青铜器中十分特别的一件酒器。鸮即猫头鹰。它的整体造型乍看上去只是一只站立的鸮鸟,头顶上攀附着一只小鸟和夔龙。但细观表面的纹饰,通体以云雷纹为底,上面又装饰了兽面纹、蝉纹、夔龙纹、盘蛇纹、鸮纹等图案。鸮鸟面部刻画着张口的兽面,头顶的翎羽是相对的夔龙,翅膀是盘曲的蛇,尾巴则有一只猫头鹰正在张望世界。


【铜钺】


【铜钺上的“虎食人纹”】


(文物中最能印证妇好执掌帅权、戎马一生经历的便是四件铜钺,其中最重的一件达到九公斤。上面装饰有商代青铜纹饰中常见的虎食人纹,还铸有铭文“妇好”二字。)


【“其”铜圆斝(jiǎ)】


(器底中部有铭文“其”字。“其”是“亚其”的简称,此器物为酒器。)


【司母铜圆尊/司母癸铜方尊】


(此件司(qiǎo)母铜圆尊为酒器。推测“”是妇好的字,“母”意指字为 的女性,并非子辈对妇好称呼。)


【司母癸铜方尊】


(尊是大型盛酒器。此尊器形宏伟,颈下饰夔纹,肩部四面铸有高浮雕一首双身兽首,腹部、圈足四面皆饰兽面纹。腹内底铸有铭文两行四字,一行为“司 母”,另一行为“癸(guī)”字。)

【玉器】

【浮雕玉人】


(这件玉人作侧身蹲踞状,头戴高冠,冠形前高后低,说明身份显赫。冠上周边有扉棱,意在表现冠上所附的华丽饰物。这件玉人衣冠考究华丽,神态倨傲,可能象征高级祭司、上层贵族等权贵。)


【浮雕玉人】


【玉 马】


(据文献记载,商人的祖先相土以养马闻名,商代畜马也已较发达,马在商代主要用于贵族车乘与战争。玉马始见于商,数量极少。)


【玉 虎】


(虎号称百兽之君,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开始被人神化。仰韶文化墓地内发现了用蚌堆砌的龙、虎造型,说明虎和龙一样成为人们崇拜的神兽。商代妇好墓中出土八件玉虎,造型工艺繁简不一,但都刻意表现虎的威猛。)


【玉 鸟】


(殷商时代不少玉器皆以鸟作主题,鸟的造型皆神态活现,源于生活。商代玉鸟纹饰与雕琢艺术,以妇好墓者为高。)


【玉 狗】


【玉扳指】


(射箭时保护拇指的玉扳指,由此推测妇好身材高大。)


【玉人】


(身体有褐色沁,上有蛇纹和云纹。)


【玦形玉龙】


(侵蚀较严重,“臣”字大眼,表面有开料留下的痕迹。)


【玉羊头】


(圆雕,白玉,有油脂光泽,褐色沁斑。)


【玉熊】


(片雕,青玉,有黄褐色沁斑,身上饰有云纹。)


【玉虎】


(片雕,青白玉,有褐色沁斑,颈部饰鳞纹、身上饰云纹、尾饰连弧纹。)


【玉牛】


(碧玉,上有绺裂的白色斑片。)


【玉虎头怪鸟】


(圆雕,青玉,大部分已沁蚀成黄褐色。)


【玉鹿】


(片雕,碧玉,有黄褐色沁斑,颈饰鳞纹,身饰云纹。)


【玉柄形器】


(青玉,有褐色沁,饰对称卷云纹。)


【玉笄】


(青玉,有褐色、白色沁。)


【铜头玉身虎】


(虎头及前肢为铜嵌绿松石,可能为权杖头。)


【兽面纹玉梳】


(青玉,有白色、黄褐色沁色。)


【玉援铜内戈】


(青玉,通体有白色、黄色沁斑。)


【玉刀】


(碧玉,有黑色斑点,刃由两面磨,无使用痕迹。)


【玉璧】


(碧玉,边缘不完整,制作较粗,留有加工痕迹。)


【玉琮】


(青玉,褐色侵蚀较重,四角上下雕凸起的半圆形纹饰,形似蝉。)


【玉簋】


(青白玉,有黄褐色沁斑,饰三角纹、饕餮纹、弦纹。)


【玉调色盘】


(侵蚀严重,呈灰白色。)


【玉圭】


(颜色偏白、石性较重,其上有褐色斑点,两面抛光。)


【玉马】


(片雕、青白玉,有褐色沁,做行走状。)


【玉鹅】


(片雕,青白玉,足下有残榫。)


【玉象】


(圆雕,青玉,黄褐色沁蚀很重。)


【玉鞢】


(青玉,有褐色沁,下端凹槽可能是勾弦使用的痕迹。)


【玉鸟刻刀】


(侵蚀严重,已成黄褐色,妇好墓出土刻刀23件,多数柄短雕成动物,其中鱼形居多,鸟形次之。)


【龙纹玉纺轮】


(青玉,有白色沁斑。)


【玉鸮】


(这件玉鸮的形态极似妇好铜鸮尊。尾与足之间有槽,足下两侧各有一个未钻穿的小孔,头顶后有一上下对穿的小孔,可插嵌也可穿绳。)


【其他】


《王后 母亲 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文物赏析


玉凤 妇好墓出土 石家河文化

这件玉凤线条流畅

风韵迷人,侧身回首

转顾生姿

这件玉凤身躯扁平,形体修长,亭亭玉立。引颈回首,好像振翅欲飞,弯弯的身躯,外缘凸张,内缘凹曲,凤冠高耸,尖喙如鸡,长尾舒展,双翅微张,显得体态婀娜,灵动有致。整件器物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玉质莹润,神态迷人。玉凤胸前有两孔,腰间有一突起的圆钮,上有小孔,可佩带。凤身上的小孔反映出了商代以前的人们已比较熟练地掌握了镂空、钻孔、抛光技术。

殷墟妇好墓出土多件玉龙

而玉凤仅此一件

也许妇好是当时最著名的女人

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

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玉韵悠悠,清风如水,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爱玉者品自高,玩玉者情慕雅,知玉者德必美。古玉之美,最是那古色古香古韵忆古情怀,她的流年,犹如洗尽铅华冰清玉洁的古朴女子;她的沧桑,嫣然梨花带雨风霜醉红颜的韵味;她的故事,流露出此生与你一见钟情梦回千古的诗情画意。

收藏与鉴赏是个枯燥而细致的活,面对华夏五千年文明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历史是一部穷其一生都读不完的教科书,那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练好基本功。学习古玉需要上手大量不同时期各种层次的老玉件,从最基本的花片到宫廷造办处的精工,古人制玉工艺和老玉在岁月沧桑中流露出的细微的变化都是我们学习的鉴玉经验,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阅读古玉才能在脑海中积累出经验,演化成习惯成自然的眼力。
爱好古玉,常年玩玉,工作忙习惯在晚上看,白天侧光45度看,阳光下看,弥补眼睛各种条件下的不足,更生怕漏掉哪一部分鉴定点,逛摊更多时候是为了更好的观察学习。当大量阅读玉的特征后大脑中对老玉的变化都有大致的定义性。遇到各种老玉件时,都有鉴定的定义标准。形形色色老玉的外形变化,都离不开老物件的特性标准。当然还要大量观察市面市场渠道变化,一件新仿的出现需要第一时间判断到它的存在,不能自己闭门修炼成功夫好手,却发现世界上昨天已经发明了手枪,能一招制敌。

讲个小故事,从中有所感悟。

从前有个玉雕师傅带了一个徒弟,师父每天让徒弟拿着一块玉,也不教徒弟学习,久而久之徒弟烦了,问师父,为什么不教我学东西,师父只回答了一句话,没事看玉吧,就这样又过了很久,师父又给了他一块相同的玉,徒弟看了连忙说,师傅你这个玉不对,说完徒弟恍然大悟。
看玉要看细节,看工痕,用心体会,有时候有古玩交流会我会去逛,一些大开门的东西,尤其高品质的东西我都会拿手电仔细看,有时候卖家会说放心东西老的,我知道东西是老的,其实我是在体会每个步骤都是怎么做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用心看,就懂了,所以古玩行是靠眼力,开始的时候,看不懂没关系,总有一天你会恍然大悟,只有了解古人在制玉工痕上是怎么处理的,才能真的会看新老。
捡漏是对你专业知识的回报,打眼是超出自己认知的提醒,捡漏不骄,打眼不躁,学无止尽,戒骄戒躁。
友情提醒,在鉴别古玉的时候,器型、纹饰以及时代风格分析仅限于确定东西对的情况下,断代之用,不能作为新老的参考依据,如果不管新老,只按照时代风格来断定玉器,那就会成为国宝帮。以上观点只是个人学习古玉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仅供参考。
(本人原创,转载请说明)








跃马安然微信:3187693778


玉韵瑾心
本公众号为百度贴吧:明清玉吧、高古玉器吧、古玉收藏交流吧附属贴吧公众号。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虚怀若竹气如兰,瑾慧于心德于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