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期收紧的资金面,债市机构间的博弈加剧。财联社从业内获悉,基金成为近期最主要的卖出力量,两周以来集中卖出政金债1400多亿元;而以农商行为首的配置盘成为债市的买入力量,在利率快速上行阶段净买入力度增加。市场行情上,近期短端利率调整更多,若资金面偏紧的状态持续,机构长债的持仓也可能受到影响。
今日,各期限国债收益率继续上行,截至17:00幅度均在1BP左右。
图:各期限国债收益率走势
(资料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基金大幅卖短止盈,农商行贯彻“每调买机”
财联社从业内获得的数据显示,基金是近期债市最主要的净卖出机构。上周(1月13日-1月17日),基金公司及产品卖出政金债714.14亿元,期限集中在5年以下。此外,大幅卖出信用债584.62亿元、卖出同业存单668.68亿元。基金在上周仅小幅增持了国债与地方债。
基金从12月至跨年一直是债市主要的买入力量,但转向卖出的操作已操作已持续了两周。前一周,基金也卖出政金债723.85亿元、卖出国债368.33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在年末冲量之后,短久期政金债为基金最先被卖出的品种。叠加流动性冲击,中短政金债净卖出幅度较大。
浙商证券固收分析师沈聂萍认为,流动性收紧对于以基金为代表的交易盘影响非常显著。当债市各机构均面临流动性冲击时,前期债基和货基对于银行和理财等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地位抬升,因此基金面临机构赎回的压力也在变大,在加杠杆难度提升的情况下被迫减持和卖债。
而大型商业银行依然保持着对短期国债的买入。上周,大行买入了415.74亿元国债和219.11亿元政金债,期限均集中在3年以下;大行还买入了595.73亿元的同业存单。
“农商行则坚决贯彻了‘每调买机’。”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利率快速上行阶段农商行净买入力度显著增加。
数据显示,上周农商行买入7-10年国债167.49亿元、政金债270.85亿元。此外,农商行买入信用债123.2亿元、同业存单313.09亿元。
其他机构方面,保险维持对地方债的稳定配置,上周买入10年以上地方债347.54亿元。证券公司此前持续卖债,但卖出力量在减弱,上周小幅买入10年以上国债63.55亿元。
对于跨年后的机构行为,平安证券固收首席刘璐认为,基金降久期止盈,但绝对久期水平仍不低,仍有进一步止盈空间。理财资金充裕但存单买入减少,预计春节后配置力量更容易修复。保险配债力度仍然不强,主要原因可能更多在收益率而非供给。
资金面偏紧状态或延续,机构长债持仓也会受影响
今日央行进行12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继续实现净投放982亿元,而本周央行还有近1.5万亿逆回购待到期。
交易员表示,今日午后资金面紧张程度继续缓和,但春节前很难回到宽松状态。资金利率变化不大,DR001在1.86%附近震荡,DR007回落约3BP至2.08%。
刘璐认为,1月信贷开门红冲量及居民取现等资金需求仍较大,目前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和过往春节前投放力度相比还偏克制。
财联社此前报道过,在近期资金面紧张的行情中,短端利率债的调整幅度要显著大于长端,收益率曲线呈“熊平”。
站在机构行为的角度,沈聂萍指出,短端利率和信用品种均面临交易盘的大额净卖出,但长端利率品种维持低换手率震荡状态,机构持有长券意愿依然偏强。不过,若资金持续收紧,不排除压力进一步向长端传导的可能性。
刘璐认为,从供需关系来看,长债格局相对更稳定。2023年和2024年春节后,农商行都是长债的主要买盘,支撑了春节后长债的表现。未来农商行预计仍是主要买盘,但刘璐也指出,资金利率不能再明显收紧。
加入微信交流群
请联系小助手微信号:yangyijunju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