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丨数字化时代的建筑遗产:建筑遗产研究课程

文摘   2024-09-11 15:41   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2024-2025学年“建筑遗产研究”课程 \ 中央美术学院-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教席计划


数字化时代的建筑遗产


在信息社会背景下,传统的“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数字化技术已经对建筑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和利用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于基础研究、价值阐释等领域,并且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课程从材料和方法入手,立足影像、展览等艺术本位,又体现文化线路、世界遗产等全新视角,是中央美术学院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以及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及应用的全面展示。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遗产研究”课程首次开设于2022年,秉承“造型艺术之于文化遗产”的教学思路,为艺术学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可能性。



主持:赵鹏(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正高级工程师)、段牛斗(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时间:2024年9月12日起 每星期四9时
地点:14号楼C306教室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协办: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教学联盟


1

数据驱动的北京长城聚落保护传承

贺鼎  北京建筑大学城乡遗产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副教授


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及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背景下,沿线聚落的保护传承迫在眉睫。基于历史文献、古籍图档、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卫星影像和测绘调查等多源数据,对北京长城沿线140余处军防聚落进行研究,从区域性和综合性入手,分析聚落分布与特征。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平台,构建数字孪生平台,对长城沿线进行数据驱动的决策研究,包括景观特征评价、遗产文化径规划等内容。


2

建筑遗产研究和展示中的数字化信息采集

赵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在文物建筑领域,数字化采集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课程主要包括以数字化采集的数据为基础,及由此开展的一些前期研究、展示设计工作。介绍相关的案例、思路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认识,包括扫描点云辅助尺度研究、摄影测量辅助工艺研究以及文化遗产数字展设计经验等内容。


3

中央美术学院跨学科文博创新探索

吴晓敏  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主任 建筑学院教授


介绍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近年来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承德市避暑山庄管理处等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单位的合作,以及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复原与数字资产建设、学术研究与展览、文化传播与设计服务社会、文创设计与文旅融合等几大领域取得的成果,探讨具有美术学科特色的文博创新发展之路。


4

故宫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平台体系建构

狄雅静  故宫博物院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主任 研究馆员


以文物建筑、室外陈设、古树名木的基础档案数据采集、分类数据库建设、监测平台体系建构为中心,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平台的研究贯穿故宫遗产保护管理的全过程,数据系统的建立、升级、重构、整合反映了故宫保护的理论认知进步、技术设备革新、管理制度规范的过程。课程包括故宫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体系建构的原则、方法与步骤,探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信息平台的发展方向。


5

开化寺壁画与彩画的数字化“空间”营造

蒋雨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山西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保留有完整的北宋建筑彩画与佛教壁画,提供了有关宋代建筑装饰色彩、形制、工艺方面的丰富信息,还一同塑造了殿内引人入胜的视觉空间与想象空间。课程主要介绍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彩画和壁画进行勘查、测量、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虚拟沉浸展示技术,再现壁画中蕴含的“大千世界”。


6

数字影像技术在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朱楷  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摄影组副组长 馆员


简述故宫摄影发展历程,重点阐述数字影像技术在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领域的应用实践。包括通过纪实性影像留存档案,利用艺术类影像展现建筑遗产艺术价值并利于互联网传播,以及借助全景技术打造“全景故宫”项目,实现沉浸式游览与多模态数据嵌入支持研究。践行从记录到传递故宫文化的使命,推动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7

三维可视化技术之于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

黄墨樵  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副主任 副研究馆员


聚焦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建筑遗产数字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故宫博物院长期实践,阐述如何运用先进技术精确采集文物建筑数据,构建逼真三维模型,为建筑实体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在传承方面,介绍如何通过虚拟展示、交互体验等创新形式,突破时空限制,让建筑遗产以全新姿态走进大众视野,开辟新路径,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8

建筑遗产数字化的研究、探索及案例

席艳峰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高级工程师


深入探讨建筑遗产数字化的前沿技术及在保护、研究、传承与利用方面的应用。介绍三维激光扫描、实景三维建模、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助力文物建筑的精确记录与分析。同时,讨论数字化手段如何促进文物建筑保护,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平台实现更高效的研究与管理。最后,将探讨数字化对于文物建筑再利用的创新,包括展览和教育,以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利用。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博学笃行 VITA CONTEMPLATIVA VITA ACTIV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