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肯普教授工作坊“科学与艺术中的图像与符号”顺利举办

文摘   2024-09-14 21:24   北京  




2024年9月13日下午,由世界知名艺术史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荣休教授马丁·肯普教授担任召集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与佳作书局主办的学术工作坊“科学与艺术中的图像与符号”在中央美术学院电教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于润生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向远道而来的马丁·肯普教授和各位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感谢,期待各位学者在本次工作坊中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随后,肯普教授为工作坊致引言,介绍了自己在科学与图像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和心得,并从“科学中的图像”“神圣几何”“空间—时间”等方面深度诠释了此次工作坊的主题。


上半场

工作坊的上半场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晨主持。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郭亮讨论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艺术表现世界物质和宇宙的图像及其发展历程;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助理研究员彭筠聚焦于约翰内斯·开普勒的宇宙模型及其与16世纪下半叶欧洲视觉艺术与知识结构的复杂关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潘桑柔从一位17世纪下半叶的波斯细密画师入手,分析了细密画传统如何回应线性透视法等欧洲视觉知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助教李昂从原典细读出发,剖析了达·芬奇如何解读并运用前景与背景的构图法则;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刘爽则关注《伊莫拉平面图》与达·芬奇的空间规划、水利研究和情感世界的密切关系。

下半场

工作坊的下半场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孙骞谦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于润生教授从图像行为的角度,为解读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圣像画《弗拉基米尔圣母像》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思考;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王哲然着眼于1092年水运仪象台中的一个部件“天条”,详细追溯了古代科学、技术与艺术中“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副研究员王钊则从科学图像的角度出发,讨论原产于热带美洲的西番莲在传入欧洲和中国后的形象变化和意义的流转;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张敏细致研究了1685年《人体解剖》插图中被含义掩盖的身体图像及其形式肉身;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副教授祁震结合当代科技和影像艺术作品的创作,讨论了中国早期立体照片的科学原理和历史价值。





工作坊的圆桌会谈部分由马丁·肯普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教授高明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郭亮、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黄小茵担任与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郑伊看主持。各位嘉宾就“图像”的多重含义、地图学、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科学图像的当代意义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和对话。



最后,于润生教授对本次工作坊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作为马丁·肯普教授中国高校系列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与艺术中的图像与符号”工作坊兼顾历史与当下、科技与图像等前沿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创造新知,进一步提升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国际学术交流层次,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博学笃行 VITA CONTEMPLATIVA VITA ACTIV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