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今年评分最高的新片?

体娱   2024-08-08 22:02   浙江  

写在前面

今晚聊一部意大利女性电影:

《还有明天》

这部是去年意大利的年度票房冠军,今年出资源后也一路从豆瓣8.5飙升到如今的8.9,直逼9分,口碑非常好。

这个分数既是打给电影质量,也是打给电影题材以及导演勇气的,面对难解的女性议题,导演选择了相对不易被共鸣的一种解题思路。

打个不剧透的比方来说吧,很多女性电影会设法描绘出女性以及女性所处的房间,同时隐晦带出对那头大象的批判,而这部几乎是全程对准了女性和大象,导演在里面叠加了很多创新技法,但这一核心始终生猛且毫不偏移。

这是这部电影最难得的地方,也让它成为了那种被剧透跟没被剧透,属于两种观感的电影,虽然不至于说剧透完就没法看了,但冲击力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大家先找来自己看看,就算选择先看这篇解读,也最好自己找机会体验一遍。

————(以下涉及严重剧透)—————

一、错位和归位

理解这部电影,可能要直接从整个故事说起,包括那个反转的结局。

导演在故事里埋藏了叙述性诡计,前面是个体叙事,讲的是二战后的罗马,普通中年女性迪莉娅(宝拉·柯特莱西 饰)四处受困,被丈夫家暴、被家人当作佣人使唤、外出工作也被看轻,只有闺蜜和旧情人能带她短暂脱离烦恼,旧情人决定离开罗马,她也决定要为自己的处境做些什么。

观众很容易就被代入这种叙事,以为她也将一同逃离,但她的决定是拿着自己的选票,行使了女性得之不易的投票权,完成了宏大叙事的转向。

这种转向,乍看起来是概念先行,但其实并非如此,纵观全局,女主的决定是一种必然。

在电影前面所谓“铺垫”的部分,导演通过多种技法设计,制造了很多错位。

这种错位并不在于说事情不合理,相反是说,人物的许多行为合情理,能找出理由解释,却又隐隐带着不对劲。

最明显就是前期的那场家暴戏,丈夫对迪莉娅的殴打,迪莉娅的惊恐、推拉和反抗,是通过相互配合的双人舞来表现,配乐也是反差极大的抒情,歌词“没有人,我发誓,没有人能给我整个生命中的礼物,和你在一起时,那无尽的喜悦”。

从叙事意义来说,你当然能想到理性的解释,它是在用艺术和暴力的荒诞交融,呈现家暴的日常化,同时巧妙规避了对受害者的二次剥削,但感性也很可能同时发作,认为这场戏存在着不和谐和不合适。

类似的这种能理解的违和感,电影里还有很多,比如迪莉娅过于隐忍麻木,被丈夫长期当作满足暴力、欲望和生殖需求的工具、被公公揩油都选择不反抗,即使每天都有机会外出,也没有寻找任何发泄的出口。

女儿也是,她明确地看见了母亲受苦,但却没有施以援手,而是选择向母亲发难,且在面对婚姻时没那么清醒,也陷入了男人的深情之中。

那为什么要不断刻意制造这种错位,就是为了让观众看得不舒服而加深共鸣吗?

这可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这些所有关于具体的人的桥段,之所以我们能找出理由来理解,又同时会感觉不对,那是因为这里面有且仅有一个可用的逻辑。

就是当父权制社会成为一种默认和前提的时候,女性个体的选择都会显得可理解,但没意义。

女性无论有没有自主意识,无论是否归顺于环境,压迫都不会消失,很难得到根本改变。

就像舞蹈戏的设计,里面共有两场,家暴这场是虚的,后一场是实的,丈夫因为听了自己父亲更为保守封建的劝诫,决定换个方式对待迪莉娅,但结果都是为了“更好地”管教迪莉娅,所以他邀请迪莉娅起舞,迪莉娅当然并没拒绝。

这就跟前面那场完成了意义上的互证,无论施暴以什么形式来表达,看上去跟暴力的相关性是强还是弱,权力都始终存在,迪莉娅只能配合,只能跟随着权力的形状被拉伸,变形,成为傀儡。

包括人物的言行也是如此,如果迪莉娅选择逃离家庭,那么受难的就是女儿,女儿如果选择帮助母亲,也只会一同被殴打,而不是减轻母亲之苦。

他们都处于一种左右走不通,又或者说左右怎么走,都不会动摇困境根基的境地之中。

因此迪莉娅最后决定使用投票权,某种意义上就是拒绝了旧情人的个体帮助,加入跟自己有着同等向往的女性群体,推翻前提,寻找让一切重回原位的可能。


二、门里和门外,母亲和女儿

这种寻找之所以必要,甚至比逃离当下更为必要,除了大的层面,更重要的其实正是个体层面,电影也给出了隐秘而充分的线索来暗示。

片里有两重彼此呼应的关系设计,一重是门里和门外。

门作为外界和小家的间隔,在片子里完成了对社会表面和内里的象征。

门的外面显得安宁和平,迪莉娅丈夫会和和气气打牌,迪莉娅可以和闺蜜抽烟谈笑,邻居们可以随意说话,挑衅迪莉娅甚至打架,人们还偶尔会在街上一起跳舞。

但门内的女性处境,是更关键的叙事中心,迪莉娅每次被家暴,都是丈夫狠狠关上门作为信号,他们的孩子和邻居都对此形成了习惯,甚至是漠然。

这便是以存在婚姻关系的一个普通家庭,来揭示当前所谓平和氛围的虚假,没有任何人能保证一扇门被关上后,会发生什么,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的背面便等同于社会的背面。

在这一基础上,迪莉娅逃离一扇门,也只可能是逃进另一扇相同的门,活在弥散分布的父权压迫之下,这是和她当下的痛苦一样确定的事情。

另一重是母女关系。

迪莉娅和女儿在经历上不断形成重合,她们遇到的男人在婚前都显得比较讨喜和正常,甚至取悦她们的把戏都是同一套,让女孩假装开枪,他假装中枪并顺势跪倒,制造出一种平等甚至自愿处于权力低位的假象。

这两个男人的本性也几乎一致,在即将结婚之际,女儿的未婚夫在谈笑间,突然严肃地跟女孩说:“你只能化妆给我看,你是我的。”

听到这一切的迪莉娅,为此用尽手段,阻止女儿结婚,更让女儿拿自己私藏的钱去读书,也便因此具备了迫在眼前的意义。

她的从前是女儿的现在,她的当下很可能就是女儿的未来,阻止女儿走向婚姻,也便是截断女性苦难的代际延续。

母女的关系还有一层隐秘的对应是,她们都做了利于“明天”,利于全体女性的选择,且同时都考虑了自身处境。

迪莉娅没有选择离开家庭,是抱着牺牲自己的信念策划、完成了一场投票。女儿在生活中一直不敢于帮助迪莉娅,不敢反抗父亲的家暴,但最后选择为迪莉娅送上了遗失的选票。

这样的描写便是落在了对个体选择的包容上,女性可以决定自己在婚姻里的去留,可以选择自保,即使有意改变自己的困境,也可以没那么干脆利落,没那么符合所谓觉醒女性的范式。

这是导演贯彻女性视角的宽容表达,更为这个“还有明天”的主题添了一层厚度。

毕竟,到底有没有明天其实我们都不知道,也只能是鼓励前进,期待“明天”,但少去苛责每一个活在新旧交替之间,仍未抵达“明天”的人。

也许也只有这样,我们前进的勇气才会更多一点,再多一点。

音乐/

配图/《还有明天》


3号厅检票员工
帮你捅破电影和生活的最后一层窗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