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便的诊断意义
大便主要是食物代谢(包括部分水液代谢)的生理产物。
而水谷代谢的异常,
首先导致二便的改变。
所以二便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大便的形成与排泄——
是脾胃运化、胃阳温煦、肝胆疏泄、三焦输布、小肠化物、大肠传导等共同完成的复杂生理过程。而脾肾起决定性作用。
Ps:本期没图了,懂的都懂!
二、正常大便的标准
✍🏻✍🏻✍🏻大便日1~2次,色黄成形,量中等,便时畅通为平人。
三、大便的诊断意义
观察大便,主要包括畅度 性状 色泽 便质 次数 便量等六方面。
1 、便溏泻
大便的一般辨证为“寒则溏,热则垢”(朱肱《活人书》引华陀);
经常溏泻,或先硬后溏——日2~3次,无其它痛苦,精神食欲较常人稍差,为脾虚有湿;
黎明必便,不能自禁——脾肾两虚;
泄泻——
色淡,腹满时痛,或兼呕吐,食不下,为寒湿;
色深而粘腻不畅,便时自觉灼热,为湿热;
所泻夹杂食物残渣,痛即欲便,便即痛减,为兼夹食滞;
所泻夹杂红自粘液,便时里急后重,为气血同时阻滞;
痛泻势急,痛即欲便,色黄或青,为风泻;
飧泄完谷不化,为脾土虚寒,
暴注下迫则属火热;
水泻颜色极淡,完谷不化,手足厥冷,为阳虚寒盛;
2、便结
便结色黄或草黄,——虽秘结多日而无多大痛苦,乃津亏便难;
秘结深黄灼热,腹满痛拒按——为实热;
习惯性便秘多为能食而腹无所苦,需要和脾约鉴别(大便难小便利而无痛苦);
色黑成粒如羊屎——
①暴病而有满痛拒按灼热者,为热邪兼入血分
②经常如此而无多大痛苦者,为血亏失润,黑而大便反易,或先血后便,或先便后血,为有瘀血;
下利青水味臭或有灼热,腹满拒按,为热结旁流,病势危重,热实而至于阴伤及血兼现谵语神昏,病势危急;
3、大便黑
黑而焦(枯)色(大便难)者——热极反见水化也;
黑而有光如漆(便反易)者——瘀血也;
黑如尘腐者——即如“屋漏水”,为“肾败”也,乃死症耳。
4、大便里急后重的变例
不光为湿热滞气(或为肝气、风克土);
也有属肾虚者,例如“数至圊而不能便,必茎中痛......褚(澄)氏所谓大小便牵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赵养葵《医贯》)。
5、补充几种情况:
(1)下利清谷或清水者
俗名“漏底伤寒”(吴坤安《伤寒指掌》),是少阴病特征之一;其证清冷稀散,水与完谷杂下,此里寒不杀谷也,与热不杀谷之粪必灼热稠黄不同。少阴病,“热结旁流”,则“自利清水”(《伤寒论》),为热邪传阴甚急,粪“质清而无渣滓相杂”,“色青而无黄赤相间”(马冠群《医悟》);与虚寒下利水谷杂下有别。
(2)泻痢脓血(赤白)
“肠风先血后粪,血清鲜,出于胃经;脏毒先粪后血,血污秽,出于脾经。结阴即肠风脏毒,久而不已,已而复作出脾经”(汪必昌《医阶辨证》),仲景以先血后便为近血,先便后血为远血,是知粪血先后,可分属于脾胃(太阴阳明)者;
泻和痢有先后而至者,“先泻后痢为脾传肾,难愈;先痢后泻为肾传脾,易痊”(刘完素《河间六书》)。泻无脓血,每为痢的前驱症;痢兼赤白,转泻为欲愈之征。五更泄泻,为脾肾两虚;反复泻痢,为余邪未尽;
下痢红白者,白多于红为湿多,红多于白为热多,此一般可以这么说,但严格说来,白多于红为偏于气分,红多于白为偏在血分。以红白归之寒热,历代都互相否定,不好这样分,如若蕴酿蒸变,下利非常垢腻滞重,虽白冻多,仍偏于热,而下利较畅快不垢腻,虽赤但色暗如豆汁,或有鲜血不多,仍偏于虚寒。
下利“便脓血”者,里急后重为协热,滑泄不禁为里寒;前者为厥阴病的白头翁汤证,后者为少阴病的桃花汤证。痢有赤痢、白痢,其中白痢下如“鸡卵清”、“鱼脑浆”样子而全无臭气,此肾伤也。
(3)便秘
大便秘属于胃家实者多,亦有脾约者(脾阴虚秘),也有属肾阴虚者,有属肾阳虚者。肾阴虚则津液不足而水不行舟,其证腹不满而舌干口燥;肾阳虚则火不生土而脾气不运,其证腹胀满而舌润不渴。
关于小便的诊断意义,看上篇文章
姚荷生老先生简介,看这篇文章
👉👉👉姚荷生:三次给毛主席看病,批注伤寒论61年,中医泰斗的传奇故事
参考文献:《脏象学说与诊断应用—脾脏部分》;《从诊断的普遍意义体会“脾胃为后天之本”、汪栋材老师的硕士毕业论文
版权声明:本文正文部分版权归原作者姚梅龄、汪栋材及原出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