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梅龄教授 | 正常脉象具备以下特点

文摘   2024-07-16 19:07   福建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姚梅龄老师

今天讲正常脉象的特征。
正常脉象,严谨的提法还是相对较少。
因为像完全正常的人很少见一样,
正常脉象也很少见。
我一辈子恐怕没摸到十个。

 正常脉象 

指寸口脉的脉位正常,同时其脉体、脉率、脉律、脉力、脉势均为正常的脉象。其指下感觉一般是脉位适中,脉体直行、指感直径3mm士0. 5mm、寸口三部脉搏满指,脉率为60〜80次/分,脉律整齐、无搏动脱漏,脉力有明显的弹力而柔和,脉势流利而又和软的脉象。

注:正常脉象从容和缓,阳秘乃固,人体的大部分能量都潜藏着,它才不用足力量来维持呢,这就是正常生理。
严格界定

不知常,焉知变
  • 1、脉率正常

    • 一般在每分钟60—80次之间。极少数运动员、长期练气功或瑜伽之人可以在每分钟60次以下,婴幼儿每分钟可稍快5〜6次。

  • 2、脉体正常

    • 寸、关、尺三部在一条直线上;脉体的长度,应为寸、关、尺三部均应指而满指,有些人尺后尚有脉搏搏动,亦属正常;成人脉的横向宽度 (脉体大小)应当约为3mm±0. 5mm(小儿则按身髙臂粗与成人的大致比例缩小)。正常脉象可以与上述标准稍有偏差,如脉搏形体粗细还允许士0. 2mm的偏差等等。

  • 3、脉力正常

    • 软、略软或力度适中(不虚、不弱,有弹力而不弹指),寸关尺部沉取亦能感到脉搏的搏动。既有弹力,而又柔和。此即传统中医脉学中所说的脉“有胃气”,是正常脉象必须具备的特征。

  • 4、脉位正常

    • 脉位为浮、中、沉取皆应指,以浮取与中取之间的位置到中取与沉取之间的位置的脉搏搏动感最明显,且以中取脉搏明显而力度适中者为多;另外,正常人中的多数尺部脉位稍低(沉),一般在中取时方应指而浮取不应指,中取与沉取之间的脉搏搏动方显著,即古书所说的“尺脉以沉为度”。它还必须“有根”,即指沉取时,依然在指下感到脉搏有轻微的脉搏搏动,包括尺部脉亦能感到搏动。

  • 5、脉势正常

    • 来势流利,软而不弦不紧,甚至可以软中带有微微的滑脉之象。

  • 6、有胃、有神、有根

    • 古代医家特别强调脉象宜有胃气、有神、有根,其实脉之胃、神、根三者要领在于“和软”(有胃气)和弹力适中(有胃气),以沉取仍应指,尤其是尺脉沉取应指而力度适中(有肾之根)。从事实来看,不但正常脉象的胃、神、根均俱,即使是病脉,亦应有胃、神、根,若无,则病情往往非常危重。

  • 附——脉势
    • 主要是指脉搏搏动的流利度和脉搏搏动时脉管壁的紧张度。所谓脉搏的流利度主要指指下感到的脉管内血液流动的流畅度以及脉搏波传递的速度。“脉势”还包含有脉搏搏动的另一种势头,即脉搏搏动时脉管壁的紧张度, 亦即脉管壁此时是处于痉挛状态还松弛状态。所谓“正常脉象”,它的这种“脉势”往往是处于较松弛的状态,即“脉和软”。

  • 7、脉律正常
    • 脉律整齐,中间没有间歇。



常中有变

正常脉象的正常波动和变化
  • ——饮食、运动波动

    • 活动后或激动后的脉略数,饮食后脉略滑数,发怒后脉略弦,暑日太热汗出多后脉略虚大数等,而且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数小时),以后即恢复到正常状态者,则不属病脉,而属正常脉象的正常波动。

  • ——性别差异

    • 一般说女性的脉较男性的脉稍稍细弱,且至数稍快,脉形较细小。

  • ——年龄差异

    • 健康人的脉象随年龄的增长也可以产生各种变异:三岁以内的小孩子,脉跳每分钟一百次左右就是正常脉;而五六岁的小孩,每分钟八九十次也是正常脉;青年人的脉象较大且有力,老年人脉象多带点儿弦象等等,均属正常脉象。

  • ——体质差异

    • 在体质方面,身材髙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脉多偏浮,胖人脉多偏沉;如果是运动员,脉就多缓而有力,甚至是迟脉。以上诸种,均属正常脉象。

  • 生理性的六阳脉(脉浮大)和六阴脉(脉沉细弱)

    • 有极少数健康人(占正常人群的概率我们没统计)一辈子的脉象是浮取明显、中取稍差、沉取更差(与病脉中的浮脉相类),甚至比浮取还要表浅,但却长期无病,传统中医称这种脉象为六阳脉,属于正常脉象中的特殊情况。另外有极少数健康人与六阳脉的情况正相反,其一辈子的脉象是沉取明显、中取稍差、浮取则无(与病脉中的“沉脉”相同),亦长期无病,这在传统中医中称为六阴脉,亦属正常脉象的特殊情况。上述两类终生为六阳脉和六阴脉的人,在罹患一些临时性的疾病时,脉象的脉位可以不随疾病性质改变。

  • ——脉位变异

    • 有的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手背)还有出现于腕侧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特异的脉位,即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脉。

  • ——情志影响

    • 人处于一时性的恐惧、兴奋、忧虑、紧张等情绪变化时,常可导致脉象出现一时性的变异,当情绪恢复宁静之后,脉象亦常随之恢复正常。一般是喜则气缓而脉多缓;怒则气上而脉多弦;惊则气乱而可 脉动暂时无序。人在高谈阔论,或大笑大哭、或大发脾气之后,脉象皆有所变化,这时候病人的脉象我们可以摸,但在病人静下来后必须再摸一次,并以此时的脉象为准。

  • ——劳逸影响

    • 剧烈活动之后,脉多洪数;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之人脉多稍微偏大而有力。睡眠对正常脉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绝大部分正常的小儿、一部分成年人在睡眠时,其脉象均是滑脉,而醒后,脉反不滑;还有一些涩的程度不甚明显的湿脉,在睡眠时涩的感觉可能会消失。因此,要尽量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摸脉。例一个病人爬了三层楼梯到了诊室, 摸脉就可能有点儿数,或有点儿大,或有点儿滑,这时候就让病人休息一下,再摸脉很可能脉象就和原来的不一样了。

  • ——饮食影响

    • 饭后脉稍数而有力,酒后则更明显;饥饿时脉可缓弱。其中以饮酒的影响最大。人饮酒之后,其脉象可以变得数、或滑、或滑数,甚至脉有点大。若刚吃饱饭,人的脉象会比平时跳得有力,而且多数人会表现出明显强有力,甚至脾虚的人吃饭后,原来的虚脉都会没有了,相反,还会跳得很有力。例如十二肠溃疡脾胃气虚的病人,本来关脉沉,饭后,其关脉就会起来点儿。脉象受饮食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在病人餐后一到两个小时之后,脉诊的结果才会比较准确。

  • ——诊脉时间的影响

    • 在诊脉的时间上,《内经》强调“诊法常以平旦,要在病人平静状态下诊脉。对比早、中、 晚的脉,在一些特殊病人身上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如有的病人早上血压高,可能是肝胆的问题造成的;倘若有人白天血压高,则有可能是肾的问题 造成的;有的脾虚的病人吃过晚饭后,到了晚上9〜11点钟(太阴经旺时)的 时候,脉象就表现得比较从容缓和,而其白天的脉象可能是偏弦涩脉。特别是对于住院病人而言,如果医生对其脉象一时拿不准,就必须在早上再诊该病人的脉。

  • ——季节的影响

    •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日肝病,但弦无胃曰死”。春季有胃气的脉是稍微出现弦象,主要还是和缓(软、下同)的,这就是平脉,如果弦象比较突出,和缓比较欠缺,这是肝的病脉出现如果只是弦紧,毫无和缓之象,这就难免有死亡转归的危险。从临床的实际来看,肝病到春季只现微微的弦脉确是没有发作的趋势;如果弦脉显著,右胁痛苦,一定加重,如果弦硬弹指,发作一定很凶,并有肝之痞块已转硬化之可能。

    • “夏胃微钩(洪)日平,钩(洪)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夏季有胃气的脉是稍微洪大,主要还是大小适中的这就是平脉,如果洪大比较突出,中和比较欠缺,这是心的病脉出现,如果只是洪大,毫无中和之象,这就难免有死亡转归的危险。从临床实际来看,夏季只现微微的洪脉确是得了暑热伤心的征兆,如果洪大显著,壮热、大渴、大汗、心烦;那就是用人参白虎清热生津;如果脉现洪大无伦只有用大剂生脉散和连梅饮予以抢救了。

    • “长夏胃微濡弱(即是濡脉)曰平,弱少濡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日死”。简译为夏季最后十八天有胃气的脉是稍微出现濡象,只还能作到不硬不软不快不慢,这就是平脉,如果濡象比较突出,振作之气比较欠缺,这是脾的病脉出现,如果只是疲至于间歇的代脉出现,毫无振作之气,这就难免有死亡转归的危险。从临床实际来看,长夏暑湿最盛,只现微微的濡脉,确实没有暑湿伤气的征兆;如果濡脉突出,湿温发热,久久不退,便溏厌食,渴不多饮,极度疲乏而又无端烦闷,那就要用清暑益气甘温除热;万一吐泻交作冷汗淋漓脉代或伏,则急投大剂参附理中之类以振奋元阳,时间不可少待。

    • “秋胃微毛(浮散)日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秋季有胃气的脉是微微浮散之中还是有一定的充实现象,如果浮散多而充实少,这是肺的病脉出现。如只浮散毫无充实之象,这就难免有死亡转归的危险。从临床实际来看,肺病气阴两伤,秋燥只现微微浮散之脉,确是没有燥气耗散的征兆;如果浮散突出,干咳烦热,甚则带血、气喘咽干,津虚便难,那就要用清燥救肺或养阴清肺;万一浮散不收,心悸喘促,只得用大剂生脉、百合固金、紫苑、款冬、百部之类,斟酌加减了。

    • “冬胃微石(沉)日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简译胃冬季有胃气的脉是微微沉脉之中还是有滑利鼓舞之象,如果沉而弹指较多,滑利较少,这是肾的病脉出现,如果只有沉而弹指毫不滑利,这就难免有死亡转归的危险。从临床实际来看,肾病到了冬天,一般难耐严寒,冬季脉微沉,病情确是没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如果沉而弹指比较显著,怯寒肢冷,面目全身浮肿,小便反多,口干而不欲饮,动辄气喘,那就要用金匮肾气阴阳两救:万一沉紧弹指,毫无见起,更无滑利的转机,则参茸真武即当考虑。

    • 季节气候的变化,时时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从理论上讲人体为适应自然四季而进行的生理性调节,亦可反映在脉象上。正常脉象在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分别为微微弦、微微洪、微微浮、微微沉。有关这点,我们不知此论正确与否,仅录于此,供同道参考。

  • ——药物的影响

    • 尤其是降压药之类的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对脉象的影响极大,而且其影响作用十分直接。例如服用降压药后不到一小时,病人的脉象就巳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原来的弦脉就会变得比较柔和,虽然脉弦的感觉不会完全消失或者原来弦而弹指的脉象,现在却不弹指了;甚至,有时候还可以掩盖掉一点点动脉硬化而产生的脉硬的感觉。再例如,服用或注射阿托品后,脉象往往变为数脉甚或疾脉。

姚梅龄教授简介

姚梅龄教授,江西南昌人,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疫病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姚梅龄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原院长、原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研究室主任、江西省名誉名中医,1967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脉学等中医多个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创新颇多;近二十年来用纯中药治疗了不少公认的“不治之症”和疑难疾病,其中二十余种现代医学认为不可能根治的疾病中的半数以上已完全治愈;对急性发热性及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尤佳。


重点开展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内科疾病所致瘫痪、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皮肌炎、抑郁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牛皮癣(银屑病)以及发热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门诊诊治。除临床、教学之外,还悉心钻研、整理其父亲姚荷生教授(江西中医学院终身名誉院长)的遗稿达25年之久,使理论及临床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姚梅龄本人的代表论著有《临证脉学十六讲》《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实用手册 汗症部分》等。


本文所有内容摘自姚梅龄老师已出版书籍———脉学十六讲。
可点击下方二维码购买。

杏林真传
师承豫章姚氏,供给中医干货,提高临床水平,科普中医常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