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湿气,防湿攻略及除湿药膳来了

文摘   2022-06-24 13:45   江西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南方春夏雨季长,空气湿度大,

墙壁、玻璃挂满水珠,

衣服、食物发霉发潮,

人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

容易形成湿邪体质。

并出现种种不适,如下所举。


ERSHISI JIEQI

湿气重,通常有什么表现


体型、精神】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体质。形体偏胖,动作迟缓多有湿邪。易疲倦,全身沉重乏力,犯困,睡不醒,流口水。

【舌象】舌苔偏白厚腻,或灰色,或黄厚紧,或黄白相兼,边有齿痕;伴有口气重、口粘、口甜、口淡。

【饮食二便】胃口欠佳,食多易腹胀,平时不喜欢喝水。大便偏稀,粘腻挂厕,不成型,解不干净。小便解不尽、不畅感,晨尿久置半小时有沉淀。

【汗出】汗出局部较多,下半身无汗,或者无法全身汗出。汗液有异味或染黄、染黑衣物,汗液较粘。

【皮肤四肢】面部皮肤及头发油腻。有痤疮、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雨季多发。头昏头重如裹物;腰酸关节酸,变天加重。另外还可参考狐臭、脚气、油耳、股藓等病史。

ERSHISI JIEQI
警惕以下招惹“湿气”的坏习惯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性缠绵,难以祛除。

防治湿气,既要预防外湿,

也要防止湿从内生。


预防外湿


01

远离潮湿环境(湿邪直接来源)


天气潮湿,室内用干燥剂、空调除湿等,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小雨天撑伞;

夜晚不洗头,若洗头则吹干头发;

洗澡充分擦干身体;不穿潮湿的衣服。

减少游泳、漂流等水上活动;

夏日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早晚关紧门窗,这两个时间段的空气湿度相对最高。


02

佩带香囊


用丁香、草果、紫苏、苍术、石菖蒲、藿香、艾叶、白芷等中药,碾为粉末装入香囊随身佩戴,中药释放的天然芳香药气,可化湿浊,孕妇及过敏体质者不推荐使用。



预防内湿


1.加强运动


运动有助加强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加速湿气从汗液、小便中排出体外。健走、瑜伽、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可疏通经络,舒展筋骨,调畅气机。


2.巧用艾叶(适用寒湿体质)


1.艾叶熏蒸:

每平方米用艾叶5-10克(或艾条1支)进行熏烟30-60分钟。醋熏:若家中有感冒患者应及时薰醋进行空气消毒。


2.艾灸穴位: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分别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有温阳补肾、健脾祛湿的功效。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中线下四横直,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处,养生家聚气凝神之所,艾灸可补脾胃之元气。




足三里为胃经要穴,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侧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屈膝或平卧取穴。具有疏风化湿,健脾强胃的功效。中医流传有“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

3.揉按穴位


配穴:丰隆穴 阴陵泉 中脘穴 足三里 复溜穴 曲池穴


手法: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在穴位上,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边揉,产生酸胀为宜,每次持续10秒,每个穴位重复6—9次,每天按摩2—3次。


PS:这些穴位艾灸、刮痧、火针等都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饮食宜忌


防止湿邪内生,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饮食。饮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某些食物饮品是湿邪的直接来源。


中医认为脾胃主运化,饮食直接影响脾胃的功能,如多食生冷肥腻等,不仅会滋生湿邪,还会损害脾胃。


1.少食生冷、水果、牛奶、凉茶

生冷、水果偏凉易生湿气,损伤脾气。

牛奶中含有脂肪颗粒和脂蛋白,低密脂蛋白为湿性蛋白,摄入多可直接助长湿气。低密脂蛋白升高的人往往舌苔厚腻。


2.少食糯米、芋头、红薯、蛋糕甜品、粗粮。

此类食物不易消化,在胃中停留久则易生湿。

中医认为甘味之品助湿,湿重的人要减少摄入高糖品。


3.少食动物脂肪,鸽子肉、狗肉、无鳞鱼、油炸品。

煎炸食物较为油腻,不易消化则酿生湿热。


4.减少饮酒,忌饮冰啤酒。

中医认为酒为湿热之最,过量饮酒易伤胃伤肝。


健脾除湿药膳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失运或者外湿困脾是湿邪产生的主要原因。


“要想祛湿,首先健脾”。健脾养胃是祛湿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饮食来健脾养胃,预防内湿。


下面介绍几款健脾祛湿,药食同源的食品,其药性平和,可长期食用。搭配煮粥容易吸收,口感顺滑;也可作为煲汤的材料,既能促进脾胃的吸收功能,又可达到健脾除湿的作用。


山药

功效:益气养阴,补肺脾肾,健脾安气。山药补脾气营,是一味偏于填补的中药,适合脾胃消化好的人服用。



扁豆

功效:健脾、化湿、消暑。补脾而不腻,除湿而不燥且性味平和,湿热体质或寒湿体质的人群都可以服用,夏天还有解暑的作用。



薏苡仁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清热。薏苡仁性味偏凉,适合湿热体质的人服用,寒湿体质服用后反而更加不适,夏季暑热夹湿也可以服用。


赤小豆

功效:利湿退黄、利水消肿解毒。中医认为赤小豆除了健脾除湿,还有养营血的作用,适合血虚而兼湿热的患者,因其性偏凉。


土茯苓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药性平和,有解湿毒的作用。汗液二便等分泌物有异臭,有关节痛、湿疹瘙痒等患者可煮汤服用。

PS:土茯苓与茯苓是两种药材。


五指毛桃

药效:补气化湿,舒筋活络,祛痰平喘。药性平和汁水丰富、味道甘甜,有椰汁的清香,非常适合体虚者以及奶水不充足的哺乳期妇女食用。


陈皮

药效: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家里常备有陈皮,无论煲汤或是蒸鱼,加入少许陈皮便可满屋甘香,做出来的食物既美味又有健脾祛湿、固护脾胃的功效。



中药茶饮方推荐
  1. 陈皮5克 茵陈10克,每日泡水服用。


  2. 扁豆花5克 木棉花5克 ,适用湿热体质,或夏季作为保健茶饮。


  3. 玉米须5克 荷叶5克;适用湿热体质,玉米须加荷叶可以降血糖降脂除水湿,同时具有减肥的功效。


  4. 茯苓10克,白术5克,煮水后代茶饮,适用于寒湿体质,脾胃偏弱之人,症见大便稀不耐劳等




ERSHISI JIEQI
药膳推荐





‖ 藿香茯苓鲫鱼汤



材料:藿香10克,茯苓20克,生姜3片,鲫鱼1条。(2人份)

做法:鲫鱼两面煎黄后,加入生姜、茯苓、开水,大火熬半小时,加上藿香、食盐,再煮5分钟后即可。

功效:芳香醒脾,祛湿开胃。

适应症:湿困脾胃者,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 党参扁豆排骨汤



【材料】党参20克、炒白扁豆20克、新鲜山药100克、生姜3片,红枣5个、猪排骨200克。

【功效】健脾祛湿。

【做法】1、把猪排骨洗干净斩成段,放入沸水里焯去血水,捞出用冷水冲洗干净,放入砂锅里。2、将新鲜山药去皮洗干净切成块状,洗净党参、炒白扁豆、红枣后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在锅中放入葱段、姜片、黄酒,先用大火烧沸。
3、待汤煮开后,再用小火煮30分钟,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禁忌人群】胃阴亏虚者忌服。

【适合人群】平素脾胃虚弱的人更易湿邪困于体内,常表现为大便稀溏、食欲不佳、上腹胀闷、嗳反、肢体乏力、口淡无味等症状,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五指毛桃大骨汤




材料:猪脊骨、五指毛桃、陈皮、生姜、少许盐。


烹煮方法

猪脊骨洗净、焯水;五指毛桃、陈皮、生姜、猪脊骨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一个半小时。


功效:健脾祛湿;益气不上火、补气不提气、扶正不碍邪;


适应症:阳虚、气虚以及平和体质的人群食用。







‖ 红豆薏仁白术粥




原料:红豆40g,薏仁30g,白术5g

做法:将食材洗净提前浸泡2小时,放入锅中加水煮烂即可。

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水湿内停的人群。





PS:每个人体质都不同,如果想判断自己湿气严不严重,是湿热还是寒湿,如何祛湿,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中医医生,面对面咨询。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随便祛湿,这样反而容易对身体有损害~



整理作者:王言嘉

参考材料:深圳卫健委、广东中医药等公众号

杏林真传
师承豫章姚氏,供给中医干货,提高临床水平,科普中医常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