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瓶是瓶的一种式样。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似凤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产品多为民窑无款,此青瓷凤尾瓶带有雍正年款比较难得。
此瓶具有修长的颈部和宽大的腹部,底部短胫向外展开,底内凹陷,足部较浅,底缘无釉,露出白色胎体。底心用青花书写着「大清雍正年製」的三行篆款。整件器物覆盖着仿龙泉窑青瓷的釉色,口沿装饰有七道弦纹,颈肩连接处有两道装饰,长颈上对称地贴饰着折枝菊花,圆腹则模印缠枝花卉,胫部则印有菊花瓣的纹样。
整体作品在装饰和形状上,展现出对元朝龙泉窑凤尾瓶风格的追求。尽管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出土的龙泉窑「青瓷缠枝莲纹瓶」或藏于日本的「青瓷牡丹唐草纹瓶」相比,此器在釉色和形状比例上存在差异,但从雍正官窑的仿制实例中,我们至少可以间接了解到雍正时期清宫可能曾经收藏过此类器物。
青瓷是一种表面涂有青色釉料的瓷器。其独特的色调主要源于胎釉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氧化铁,并在还原气氛中进行焙烧。然而,某些青瓷由于铁含量不够纯净,或还原气氛不足,可能会呈现出黄色或黄褐色。灰绿色的青瓷釉则是由于在烧结过程中,三氧化二铁转化为一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所形成的。
青瓷在西方常被用来形容一种灰绿色的色调。有学者认为,青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王仲殊在1982年提出,东汉时期(公元25年至220年)在浙江省的一处古墓中发现的陶瓷釉碎片,显示出这种陶瓷的早期存在;而到了三国时期(公元220年至265年),青瓷已经广为人知。然而,学者理查德·杜瓦在2002年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真正的青瓷烧制技术是在北宋(960年-1127年)初期才得以发展,炉温需达到至少1260°C(2300°F),而工匠通常偏好在1285°C到1305°C(2345°F到2381°F)之间,并经过降火处理。
此外,学者奈杰尔·伍德(Nigel Wood)在1999年指出,北宋时期制造的龙泉青瓷器皿展现出青色、蓝绿色和橄榄绿色的釉面,且其成分中富含硅和碱。这一技术的进步使得青瓷逐渐脱离了粗陶器的传统,最终促成了景德镇瓷器和德化白瓷的辉煌成就。
喝一壶清茶,写几行小篆,看一剪流云,赏一回古瓷;带着世俗的温度,品味岁月的痕迹。本期古瓷图文、视频由京兆堂艺术旗下的“旦月阁”提供,仅供观赏参考;汉有“旦月”品评人物,今有“旦月”品评古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