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墩又称坐墩,是中国传统家具凳具家族中最富有个性的坐具,有六方、圆形等,腹部大,上下小,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墩。墩与凳同义。绣墩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介绍:“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唐代以前人们一般席地而坐,家具多为低型,唐以后起居方式改为垂足而坐,家具也随之变为高型,绣墩作为垂足而坐的一种家具形式也由此而产生了。受佛教莲台影响,唐代妇女坐具多作腰鼓式,称为“基台”或“荃蹄”。这些坐具在宫廷中使用,上覆盖绣帕一块,故又称“绣墩”。宋代绣墩被视为等级更高的一种坐墩,主要出现在宫廷场合。经宋代的沿袭至明清,绣墩已成为一种坐具。为凳子中的佼佼者,不仅灵秀,而且富丽。明清两代的绣墩,不仅在室内使用,也常在庭园、室外陈设。
此对绣墩呈六方鼓形,器形硕大恢弘,各面上下塑鼓钉并通体五彩装饰,有如意、回纹等。腹部通景绘四妃十六子图案,仕女身着华丽的服饰,脸庞丰满,眉如弯月,发髻高管,长裙曳地,风韵美丽,气质高贵典雅。童子三五成群,各有不同神态,有的执莲,有的骑竹马,有的追逐嬉闹,形态各异,童趣盎然。画面中红彩艳丽,黄彩似同蜜蜡,涂施的红、黄彩为黄彩托红;以赭紫色描绘树干,黑彩勾勒边线及叶脉;绿彩有大绿及淡绿,特别是画面中多处使用孔雀绿色装饰。尤为难得,于明朝晚期五彩器中所鲜见,彩头与日本京都有邻馆藏品明万历景德镇窑万历五彩镂空龙纹坐墩极为相似。各种色彩的使用都极具晚明时期五彩的特点,对比强烈,十分醒目,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俱高,十分难得可贵。
四妃十六子图,又名庭院婴戏图,它是明清时期瓷器人物画常见的题材之一,也见于年画、瓷塑、竹木雕等艺术门类。有关“四妃十六子”中“四妃”的典故起源,据宋代高承所撰《事物纪原·帝王后妃·四妃》云:“三代有夫人而无妃号,汉有贵人,魏始置妃,此夫号妃之始也。唐初皇后而降,有贵,淑,德,贤,是四妃也。”除此之外,亦有称四妃为黄帝四妃四:嫘祖、女节、彤鱼氏、嫫母;或说帝喾四妃:安源氏、简狄氏、陈丰氏、女取訾氏。“十六子”则是十六相或十六族的引申,指古代传说中的高阳氏的后代八恺和高辛氏的后代八元。此为舜向尧推荐的十六贤臣,因各有大功,皆赐姓氏,故称十六族,也称十六相。不言而喻,此题材纹饰的运用无疑是表达一种国运昌盛,政通人和,家庭幸福,多子多孙的吉祥寓意,同时也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执着追求。
喝一壶清茶,写几行小篆,看一剪流云,赏一回古瓷。带着世俗的温度,品味岁月的痕迹。本期古瓷图文由京兆堂艺术旗下的“旦月阁”提供。汉有“旦月”品评人物,今有“旦月”品评古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