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织金彩瓷简称广彩,是中国四大名瓷之一。广州彩瓷始于明代的广州三彩,到清代发展成五彩,并在乾隆年间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时的商人从景德镇运回白瓷,在广州绘上色彩鲜艳的图案,再烧制而成。广彩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瓷器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洋工艺的精华。主要用于外销,已有几百年历史。
此瓶为花边口,折沿,束颈,肩部上贴塑四只上爬金彩蜥蜴,颈部饰有佛狮造型耳一对,叶状的嘴向外张开。颈部描绘家宴抚琴场景。腹部以开窗绘刀马人物故事图,直接描绘战争场面,展示双方的交战和拼杀,两军将领身披盔甲,手拿大刀、长戟,骑战马或神兽迎面而战,两军士兵手持长枪或步行举斧,或执帅旗,姿态各异,紧随其后,动感十足。画面布局饱满,画面以黑彩勾勒人物、马匹、山石、战旗轮廓,用平涂技法敷以红、绿、紫、黄、金等色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腹部另一面为开窗绘制花鸟不仅艳丽,而且生机勃勃,令人爱慕。
"刀马人"纹饰最早源于元代,是随着元代戏曲前身——瓦市勾栏的流行出现的。元末,反抗元蒙的民族压迫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一些“刀马人”纹饰开始被用作瓷器上的装饰。在中国陶瓷艺术的丰富画卷中,"刀马人"纹饰 赫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一主题取材于战争、狩猎和军营生活,借助戏曲小说和历史战争故事作为题材,将古代军人、武士、战马和武器融合在一起,以生动的形象和精致的描摹手法呈现出来。更为难得的是,这些纹饰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还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阳刚、英勇和力量的美学特质。“刀马人图”主要描绘古代战争或习武场面的人物:包括敌对双方的将、帅、士兵坐骑及各类兵器,内容题材常以戏曲小说和历史战争故事中历史人物。如《隋唐演义》《杨家将》《岳屹传》《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战争故事情节就成为清代瓷器“刀马人图”的主要装饰画面。
“刀马人”纹饰作为一种特殊的传统纹饰,在清康熙时期的古彩瓷绘画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与明清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信仰、礼仪以及当时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等诸多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是人们心态开放,心胸开阔的一个表现,使得这一时期的人物故事内容广泛,“刀马人”纹饰顺势产生,其作品纹饰描述的战争场景是古今中外艺术家的重心。人类在没建立更高文明时,相互厮杀中最能体现人类胜者为王的本性。康熙平三藩,征讨葛尔丹,出兵西藏,都显示其武力的存在,满族的民族特性以及马背上得天下的固有思维,也导致其秉承尚武的精神不变。因此这种“刀马人”纹饰当时深入民间,受大众所喜爱。
喝一壶清茶,写几行小篆,看一剪流云,赏一回古瓷。带着世俗的温度,品味岁月的痕迹。本期古瓷图文由京兆堂艺术旗下的“旦月阁”提供。汉有“旦月”品评人物,今有“旦月”品评古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