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功能障碍:社会发展中的隐秘危机
当我们谈论中国经济的隐忧时,可能首先映入脑海的是房价的起伏与债务的压力。然而,一个悄然蔓延且影响深远却常被忽视的现象,正逐步渗透进无数家庭与个人的生活——那便是男性性功能障碍(ED)的日益高发。
一、ED 现象:不再只是“中年危机”
据沙利文发布的《2024 年中国抗 ED 药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在中国 60 岁以内男性群体里,ED 患病率已达 38.17%,已然成为一种常见疾病。更为惊人的是,在 ED 患者中,21 - 30 岁年龄段的占比高达 38.03%,仅次于 31 - 40 岁的 44.79%。考虑到当下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已推迟至 28.67 岁,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男性在未婚之际便遭受 ED 的困扰,“未婚先萎”已不再是个别现象,它正无声地侵蚀着年轻一代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
从个人层面而言,ED 无疑是难以启齿的隐痛。
但当我们将视角放大到宏观层面,会发现它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与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互为因果,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高强度工作模式,如普遍存在的 996、007 工作制,使压力如影随形。科学研究早已证实,长期处于高压之下,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诱发 ED。
而在社会层面,ED 又与出生人口减少、消费动力不足紧密相连。许多夫妻因 ED 对生育二胎望而却步,年轻人也因它对恋爱结婚丧失兴趣与信心,导致结婚率持续走低,躺平之风盛行。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深水区,我们似乎正滑向一个“去性化”的时代,而 ED 与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深邃。
二、ED 倾向:“中产病”的新困扰
在发病率上,ED 呈现出一种令人深思的倾向:越努力,越易患病。白皮书数据表明,ED 与工作经济状况、压力及职业前景密切相关。在 ED 患者群体中,年薪 10 万至 50 万元的男性占比高达 60.74%,中等至较高收入群体成为 ED 的高发区。
穷人忙于生计,富人忧心财富,而中产阶层则在双重压力下疲于奔命,性与爱逐渐被抛诸脑后,难以重拾。
从城市维度来看,大城市的 ED 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一线城市 ED 患者占比 38.04%,新一线城市为 28.83%。
这种现象与大城市结婚率、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以上海为例,2023 年其生育率低于韩国,仅为 0.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0。这意味着若无外来人口补充,上海人口将在一代之内锐减 70%,几近丧失“人口再生产能力”。
大城市凭借资本与机会不断“虹吸”小城市人口,这不仅违背均衡发展理念,也凸显出 ED 问题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社会矛盾。
在此背景下,抗 ED 药物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兴起。
三、抗 ED 药物:市场格局与国产崛起
提及抗 ED 药物,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伟哥”,其学名为西地那非。
自 1998 年上市以来,凭借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势迅速风靡全球,成为辉瑞制药的标志性产品之一。
随着科技进步,2003 年新一代抗 ED 药物他达拉非问世。
相较于伟哥,他达拉非不受食物影响,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且药效持久,尽管上市较晚,却发展迅猛。
如同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传统燃油车一般,在全球抗 ED 药物市场中,他达拉非销量稳步攀升,并于 2015 年超越西地那非,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他达拉非价格高昂,成为其广泛普及的一大障碍。
进口他达拉非原料药价格高达 5000 元/KG,按人均年用药量计算,每年费用可达 13000 元,令众多患者望而却步。
这一市场格局为国产他达拉非产品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近年来,以惯爱为代表的国产他达拉非品牌异军突起。
其成功秘诀在于国产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售价仅为 3 - 6 元/粒,且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疗效不逊于进口产品。
在用户满意度方面,惯爱在市场主要产品中用户推荐度得分 41.83,仅次于万艾可,位居国产品牌之首。
国产他达拉非品牌除价格亲民外,还具备多重优势。
其一,他达拉非市场缺乏如万艾可般深入人心的代表性产品,消费者选购时更注重性价比与疗效,降低了国产品牌的市场推广难度。
其二,ED 病症复杂多样,包括心理性、器质性和混合性等类型,且病情轻重有别,治疗方案各异。惯爱凭借丰富且针对性强的产品线,实现对男科疾病的精细化治疗与管理,有效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
其三,电商时代的到来为他达拉非产品销售注入强大动力。线上平台使产品触达消费者更为便捷高效,为惯爱等新兴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多方因素共同推动下,他达拉非市场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他达拉非药品销售额达 19.7 亿元,占比 25.0%,预计到 2028 年将飙升至 58.3 亿元。线上销售方面,2023 年在淘京拼三大平台,他达拉非月销量超 2500 万粒,占主要男科用药的 53.58%,超越西地那非成为线上男科用药主流。
惯爱全系列产品 2023 年线上线下总销量突破 1 亿片,累计用户评价超 10000 条,好评率超 99%。
尽管抗 ED 药物市场发展迅速,但 ED 的治疗并非仅靠药物就能解决,社会的理解与接纳同样至关重要。
四、社会接纳:解决 ED 问题的关键一环
ED 作为一种疾病,心理性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据主导地位。
数据显示,工作压力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理因素在 ED 发病原因中占比高达 76.69%,远超不良饮食习惯与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因素(68.71%),更远远高于生理性因素与药物副作用。
此外,超过半数男性认为社会对 ED 的接纳程度严重不足,对该疾病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甚至存在诸多误解。
传统性别观念往往将男性性能力与尊严划等号,使得部分人将 ED 视为个人缺陷,社会中对 ED 患者的隐形歧视现象屡见不鲜,这无疑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强烈的病耻感。
如此恶性循环,越焦虑病情越严重,越严重越难以治愈。
可以说,ED 高发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去性化”倾向。现代社会的压力、心理负担以及性心理障碍等因素深刻影响着男性性功能,而整个社会氛围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将“追求成功”置于“满足自我”之上,将性与爱等基本人性需求视为禁忌,甚至将其贬低为“耽于享乐、思想堕落”的象征。
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真的需要以压抑人性为代价吗?
在现代社会,消费与生产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催生了繁荣的餐饮产业,对娱乐的追求孕育了风靡全球的游戏与短视频行业。
同理,若没有人性中对性与爱的渴望作为驱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将失去重要支撑。
正如《闪灵》中那句经典谚语所说:“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过去,“去性化”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如今其负面效应已逐渐显现。
药物治疗虽能解一时之困,但要从根本上扭转全社会“去性化”的趋势,唯有减轻生活压力、转变社会观念,才能让人们重新找回失落的人性与生活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