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火盆的岁月!

乐活   2025-01-04 21:04   陕西  

     莫言说:五十年代的人是比较纯正的,六十年代的人是十分疯狂的,七十年代的人是相当胆怯的,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观色的,九十年代的人是极其邪恶的”,其实仔细想想,莫言还是很深刻的,他站在文人的角度,给那些个时代做了定义,生于那些个年代的人,只是被贴上时代的标签而已!

     有时候我想,一个时代的底色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人经历了几十年的沧桑,多多少少是会变化的。站在这个意义上讲,莫言好像只是给那些个时代涂了一层底色,一切都非他说的那样。

     就拿我来说,一个七十年代初期出生的人,我承认我的底色是胆怯的;因为,我听过祖辈述说“遭年馑”的苦难,看到了他们珍惜粮食的一点一滴;更听过父亲多次说“低标准”的时候,半夜就被饿醒了的无奈;即使是我,也清晰地记着那缺衣少食的日子,以其整天吃杂粮和玉米馍的岁月。

     说心里话,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我的手脚每年冬天都冻得红肿,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又极痒无比。小学、初中的时候,学校管理的人性化,还可以笼火盆;上了高中,可能是由于是县里重点中学的缘故,不让笼火盆,就是一个硬冻。

     会想起笼火盆的日子,那真是即快乐、又心酸。村里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有铸铁打造的各式火盆;他们的大人好像也会制作木炭,人家总是洋洋活活、高高兴兴的。

     我的祖父不善于制作木炭,更没有老式的火盆给我,机灵的母亲找来用废了的洋瓷碗,从邻居栓录爷那儿要些粗一些的铁丝做个把手,就算我的火盆了。每天天不亮,母亲就早早起床给我笼火,我也是借着火盆的火光,在家里花花狗的护送下,每天日复一日去上学。

     我的火盆由于是现笼的,续柴的时候只能是续干柴;因此每到续柴的时候,就烟雾滚滚,所以就会被老师点名,让把火盆扔到教室外面去。相反,有木炭的小伙伴就没有这份尴尬,木炭不光耐烧、还没有烟雾。

     扔到教室外面的火盆,等到下课再去看,大多数时候都熄灭了。于是,就有邻居的哥哥姐姐在学校里现收集柴火,再次给我笼起来;哥哥们最酷的表演,就是抡火盆,火盆在他们手里像玩杂耍一般,抡出大大的火圈,甚是好看!

     有的小伙伴,在课余用火盆烤馍、烤红薯片吃;有的更奇葩,把铁皮文具盒放在火盆上,里面放些玉米、黄豆,做爆米花和炸黄豆吃。我是一个比较讲义气的人,看着几个玩伴也想过一把爆米花的瘾,于是就把自己的铁皮文具盒捐献了出去;现在回想起来,那都是一个令人高兴的冬天!虽然,事后因为铁皮文具盒烧报废的事情被母亲罚站了好几个小时,但是心里依然是乐的!

     到了初中,笼火盆不再是那么盲目了,同桌两人可以商量着一人带一天火盆。那时候,父亲从单位带回了好几草袋子优质木炭,这可让我在同学们面前长足了脸面;那个冬天谁和我做同桌、谁高兴,我天天笼火盆,不过火盆还是母亲受制的火盆,不过洋瓷碗换成了最大号的那个而已!

     女儿上学的时候,学校就有暖气和空调,为了鼓励她珍惜好岁月、认真学习,我给她讲了我们小时候上学笼火盆的事情,她说真好玩,你们哪是上学,就是去玩!那时,我就想:“一代人永远无法理解上一代人的灾难,也许等到他们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好!”

     有时候,我真想直白的对女儿说:“爸笼的不是火盆,是一种苦难!”可是回头想想,作为长辈,真的没有必要给自己的孩子们贩卖苦难!我们只是希望他们比我们过得更好而已!

     你小时候,笼过盆吗?假如有,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缅怀那些曾经的岁月!

     假如您认可我的观点,请您点在看、点赞,并转发和关注下面的公众号,您的支持是我前行最大的动力!


             2025年1月4日写于中国西安


雨峰观
传承忠孝文化 颂扬真善美实 感慨时代生活 分享工作乐趣 计划未来养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