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人日:立春要开始“咬春”,驱散一冬的寒湿浊邪,唤醒潜藏的脾胃阳气

健康   2025-02-04 07:01   上海  

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今年是正月初七,立春后第一天,是一年振奋精神的开端。


大年初七,也是中国传统的“人日”。人日这一天要喝七菜羹,古人也称之为“七宝羹”,祈愿健康长寿,“羹”寓意“更”,寓意万象更新。


吃七样菜、食五辛,以辟厉气。——唐《食医心镜》


所谓“七菜”,即传统五辛盘。


《本草纲目》中记载:“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气味辛,温。热病后食,多损目。岁朝食之,助发五脏气。”


冬天养生重在“封藏”,是一个“关”的过程。春天养生重在“发陈”,是一个“开”的过程。

早春时节,可以吃一些带有浓郁辛香味的食物,有祛秽气、通阳、开胃的作用,可以帮助升发阳气,排出身体内积累了一个冬天的毒素和废物。


比如——

大蒜:祛寒气

小蒜(葱或荞头):去恶气

韭菜:醒脾气

油菜苔、芥菜苔:利肝气

萝卜苗、萝卜缨:消食气

芹菜:去风气

香菜:通阳气


辛味食物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立春吃五辛,意在祛散阴寒、散发五脏之气。


也可以多吃一些芽菜,比如豆芽、韭菜、蒜苗、洋葱、豌豆苗、韭黄、春笋等。


“辛甘发散为阳”,纯粹的辛味太过发散,搭配一些甘甜的滋养,能生发身体的阳气,又不耗伤正气,升头上火,这就是春天饮食“增辛”的正义了。


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菜、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帝京岁时纪胜》


为了顾及口感和脾胃的养护,便开始烙面饼包裹春菜食用,谓之“咬春”。

身体阴邪盛、气弱、消化力差的人,吃这道菜,可以帮助通阳、消食、祛恶气。


但需要注意,有炎症内热、溃疡、阴虚上火、发烧等,舌苔黄红的人不宜食用。


初春,代表着万物生发,生机蓬勃。


春吃辛,就是抢先吃一个春天的鲜灵气儿。


从今天开始借助天时,把郁了一冬天的阳气疏通,唤醒阳气更好地升发,也能让心情更加舒畅。


更多中医知识,更多疑问
免费扫码咨询和交流

素问轩
我们不创造中医,只为做最好的传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