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 ◆ ◆ ◆
《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系统的文件,又称癸卯学制。
虽然古代学制不规律,开学时间也不固定,但无论古今,教育都是中国家长的头等大事,古代家长们要操心的事儿,一点也不比现代的少。
在小孩入学前,拜请老师是家长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因为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像官学那样,有朝廷指派老师,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进得去官学,所以私塾在民间便起到了一定的学堂作用。但私塾也不完全一样:有些家境不错者可聘请教师到家中,为族人子弟教书;大部分的普通家庭,则是乡里乡亲们自发组织起来,借助寺庙、祠堂等场所,请老师来授课。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
学生们穿着正式长袍、黑缎子马褂和戴圆形黑缎帽站立,寓意表里一致,提醒做人的行为要正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老师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学堂。既相当于理清了思路,同样也是对先贤、老师的尊敬。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步入学堂后,先要行拜师礼。
而在对老师行礼之前,学生要先对一位更重要的老师行礼,那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不仅学生拜,老师也同样跟着拜,要行“三跪九叩”大礼。
拜完了孔子,学生们再拜老师,只需“一跪三叩”就可。
行拜师礼
行完大礼,学生向老师赠送礼物——“束脩”。束脩最早就是咸肉,《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说明早在孔子的时候,就有送“束脩”投师的礼俗了。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束脩”就不一定是咸肉了,也可以是丝绸等,再后来基本上就是指拜师费了。《二刻拍案惊奇》中写道:“黄公道:‘今日这边所得束脩之仪多少?’ 郭信道:‘能有多少?每月千钱,不勾充身,图得个朝夕糊口,不去寻柴米就好了。’”《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二回:“你既然有志学洋话,为什么不去拜一个先生,好好地学上两年?一个月只消花上一两块洋钱的束脩。” 还有巴金的《春》:“人家每个月拿八块钱的束脩,教你们这样的学生,也不好意思。”等等,这里的“束脩”就是酬金、工资的意思了。
束脩没有定额,只要礼数尽到,根据家庭条件适当奉送即可。若家中实在穷没钱交,物也可代。据《学记》记载,古代寒门学子,入学若出不起银两,可用“茶”和“炭”代替。
《儒林外史》曾提到一个叫周进的人,被乡民们请去当私塾教师,收到了各家送来的学费。结果打开一看,“只有荀家是一钱银子,另有八分银子代茶,其余有三分的,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钱。”
除了束脩,条件好的家庭还会奉上“六礼”,通常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学生的诚心实意。
朱砂开智
“击鼓明志”来源于《学记》,其中曾提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意思是说,学堂以敲鼓为令,学生听到鼓声后,就要打开书包,读书听讲,以示对读书的重视。
最后是“描红开笔”,由私塾老师带领着学生写下人生的第一个字,一般来说,都会写“人”“一”这种笔画较简单的字。虽然笔画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描红开笔
在有些私塾里,最后还会“拜笔师”。据说秦国的大将军蒙恬发明了毛笔,被视为毛笔制造业的祖师爷,这在有些学堂也受到尊奉。
完成了上面这一系列程序以后,“入泮”即宣告结束,代表学生已经正式拜在老师门下,开始踏上“路漫漫其修远”的求学之路。
当然,学生入学礼另有其他多种不同的层级和情形,如考中进士者入太学、皇族子弟开学等等,场面自然更为热烈,出席的来宾身份也更高贵,但其流程则多是依照《礼记》等传统经典,并没有太大差别。
古时的入学礼看似非常复杂,却蕴含了很多道理,处处体现着严肃的仪式感。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开学典礼都是希望学生们能够用心读书,未来能够一展宏图。
END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