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纪实丨“2024 年跨文化传播研究工作坊·反思与超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田野方法”广西行

学术   2024-12-09 21:45   湖北  

 学术

纪实

2024 年跨文化传播研究工作坊

反思与超越:跨文化传播的田野方法广西行


作者:

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肖珺、贾煜、刘子琨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 何清新

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 皇甫文玲


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自2004年成立以来,与学术共同体的成员们不断跨越我与他者的文化“边疆”,拓展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域和生生不息的可能性。为更深入地聚焦与世界互动的中国现象、中国路径,共同探索融入人类传播中的中国智慧,2024年11月,由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4年跨文化传播研究工作坊‘反思与超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田野方法’”系列学术活动在广西成功举办。11月的广西学术之行将学术讨论、边疆田野调查等工作创新性地结合,通过研究者走入广阔田野,实现对文化间“边疆”的不断跨越,把论文写在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大地上。

系列学术活动由三部分组成。11月9日,在广西南宁举办“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田野方法”的学术讨论,来自全国14所高校和机构的研究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29篇。10日至13日,联合田野工作组的24位研究者完成为期4天的“走在边疆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实践主题田野调查,细致观察边疆地区跨文化传播现象。14日,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团队专题调研南宁国际传播中心。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田野方法”


学术讨论的六个主题

9日,工作坊以主题“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田野方法”展开学术讨论。开幕式中,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谢仁敏,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单波分别致辞。作为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单波教授深情回忆自2004年以来,带领中心进行的学术探索过程。他多次强调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初心和使命,即成为文化间的旅行者,信仰对话与平等权力,努力学习站在他者的位置上思考,在跨文化中寻找人类和谐共生的家,梦想在文化间建立交流与理解系统,共同致力于人类社会的跨文化理解之路。

图1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田野方法”学术讨论大合影


其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外文局、中国农业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新疆大学、武汉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14所高校和机构的35位研究者,共举办5场主旨演讲、4组圆桌论坛,总计报告29篇学术作品。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贾煜、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楚卓进行学术总结。总体而言,学术讨论主要围绕六个主题展开。



一、

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框架与方法论

武汉大学单波在《走进跨文化传播的田野》的演讲中,探讨了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田野工作的重要性,提出“田野”的召唤性。他指出,文化人类学家正是顺着文化与传播同构的视角进入跨文化传播研究。后续的多学科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对文化差异的多样性、文化情境的多边性以及文化间交流的不确定性等问题的思考提升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国农业大学李红艳关于《田野中的“身体经验”:乡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观察》的演讲,通过乡村日常生活的自然实验,从身体经验角度出发将田野轨迹与文化观察相结合,对文化与传统做出相对客观与全面的评价,提出观察细节以及谦逊姿态是田野过程的重要底色。广西民族大学李富强回顾了对东南亚铜鼓文化的大调查,在《东南亚铜鼓文化调查的回顾与省思》的演讲中提出“美人之美”是田野方法的精髓和灵魂,跨国文化研究坚守中华立场之时,需秉持国际视野、跨学科视域以及与现代科技手段相融合都是田野调查的新趋势。新疆大学金玉萍在《田野书写:一项跨文化民族志研究的实践与反思》的发言中,从西方田野和我国田野的区分入手,讲述传播学民族志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过程,强调应该将田野视为社会空间,这种社会空间既是空间再生产,也是人类交往关系的再生产。广西艺术学院何清新聚焦《艺术博物馆:与审美相关联的一种跨文化传播研究视角》,从前人经验、问题缘起、审美人类学方法、艺术博物馆的跨文化传播偏好等四个方面,强调艺术博物馆里的“诗性”与“神性”。

二、

跨文化传播与文化认同

武汉大学谢天在《异文化群体信息的选择性接触: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中,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分析异文化群体在信息选择性接触中的行为,展现线上田野探查的方法路径。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乌日罕聚焦《非母语沟通的跨文化理解意义》,基于个人生活非母语沟通经验,从海德格尔语言存在体本体论角度出发关注跨语言交流当中意义分享的可能性,也就是非母语经验沟通的可能性。广西艺术学院孙丰蕊发表的《文化互动与共同体意识的养成:论刘三姐传播的三重进路》,从极具广西民族特色的个案中,探讨文化互动在共同体意识养成中的作用。广西艺术学院虞雪的《基于隐喻式抽取法的中越边境城市文化符号感知与共识地图研究——以东兴市为例》一文,描述中越边境城市文化符号的感知和共识地图的形成。


三、


艺术和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王润珏、高再红发表《从好奇柜到时空舱: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跨文化传播的逻辑与进路》一文,探究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外游客对中国博物馆的跨文化感知以及博物馆跨文化传播的逻辑和现状。中国外文局周夏宇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博物馆民族志研究方法与视野》的发言中,系统梳理相关民族志研究方法的理论演进过程,并结合中国博物馆跨文化传播的细节,提出从多方视角拼凑博物馆生命传记的可能性。华中师范大学辛静的《中国非遗传统技艺短视频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基于深度访谈的探索》分析海外受众对非遗技艺短视频的评价,以此来反观与反思目前非遗技艺短视频生产和跨文化传播的相关问题。湖北大学姜可雨的《物与非物:中华饮食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一文,以食为媒,用媒介考古、品尝民族志、海外民族志以及影像民族志等方法研究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何为饮食文化理解的偏差,提出进一步挖掘中国地方饮食文化遗产和世界共享的文化意义的路径。广西艺术学院张嘉玥在《中越音乐文化的纽带》中以越南天琴音乐家黄越平为研究对象,描述艺术家个体的“跨境学习经历”“双重音乐能力”等现象。


四、

跨文化传播与媒介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唐佳梅发表《跨文化传播系列研究尝试与反思》的演讲,以自身的系列研究为反思对象,提出文化间交流障碍、缺乏深度交流、方法不规范等不足对研究价值的影响。武汉大学刘子琨聚焦《医患沟通中的跨文化传播》,基于对微博中十大妇产科医生账号的内容分析,分析社交媒体上医生们从事的健康信息传播,提出他们与病患沟通的跨文化传播新兴现象。华东师范大学张洋的《在编辑室做田野:对跨文化行动者的观察与反思》一文,结合自己与30家媒体机构的70位国际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经历,通过跨文化行动者意义事件揭示新闻职业群体的可能性。武汉大学贾煜、罗嘉诺的《中国品牌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有效性研究:文化分域理论与框架联结理论的整合》研究,引入“文化属性—文化距离”二元概念,提出中国品牌应根据文化属性和文化距离选择对应跨文化传播策略。广西艺术学院陈晓宇分享《图片唤起式访谈:扶贫搬迁语境的方法实践与理论反思》,从政策——空间——行为的互动视角出发,选取图片唤起式访谈等方法,探讨白裤瑶人民在异地搬迁与旅游开发政策背景下交流空间重构与交往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南民族大学张路黎探讨《克利福德·格尔茨的跨文化平视理解》,分析该理论对当下研究的贡献。

五、

跨文化传播与东盟区域文化研究

广西艺术学院刘文军、陈健毛、皇甫文玲、曹斌、李绍飞等分别聚焦叶限故事中的鲤鱼象征、泰国郑王庙陶瓷饰片、天琴文化、越南笔塔寺千手千眼观音像、越南现代艺术黎谱早期绢画等研究对象,发表《叶限故事中的鲤鱼及其跨文化传播的意义》《泰国郑王庙陶瓷饰片文化传播的田野调查研究》《文化自塑与媒介他塑》《越南笔塔寺千手千眼观音像的年代、作者与赞助者》《跨文化互动下的越南现代艺术黎谱早期绢画艺术风格成因探析》等论文。


六、

跨文化传播与海内外社会变迁案例

武汉大学林川细致揭示《融入与区隔:流动群体的“附近”建构与交往内卷——以东北候鸟老人为例》的社会现象。广西艺术学院廖方容、杨柯、马冲分别发表三篇论文:《传统节日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基于孔敬府柴熙寺(Wat Chaisi)赎谷魂节 (Boon kaw Gee)的考察》《印尼西爪哇巽他族婚礼仪式音乐纪实——一个海外民族志案例》《持续的荣耀:麦凯博物馆“反对理性声音”展览中的“祖先崇拜”》,探讨传统节日、婚礼仪式音乐、宗教艺术等在东盟各国地方文化传统重建中的作用。

联合田野工作组


“走在边疆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实践主题调查


11月10日至11月13日,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中心与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成立联合田野工作组,24位研究者深入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开展为期4天的“走在边疆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田野调查。联合工作组探访历史遗迹,搜寻红色革命叙事,体验民间习俗,与边民深入交流,旨在探究边疆地区的文化传承与跨文化传播现状,深入考察当地的非物质遗产的跨文化传播以及边疆地区跨文化传播的多元叙事。


一、

探访左江花山岩画,调研文化传承与传播

左江花山岩画是此次调查的重点之一。这些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的岩画,以红色为主,刻画着大量蛙状人物、太阳纹、犬类、舟船等图案,其绘制方式至今仍是个谜。当地边民普遍认为这些岩画与祭祀、祈福有关。联合田野工作组通过访谈村民、查阅资料、参观左江沿岸文化遗址等方式,对岩画的绘制方式、图案含义、文化价值等进行深入的了解。

图2 联合田野工作组合影

二、

观察天琴禳灾仪式,探讨非遗传承内涵

联合田野工作组在板梯村巧遇一场天琴禳灾的家庭仪式。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老妇人坐在地上,抱持天琴弹唱。仪式中叙事细节丰富,洋溢着虔诚而神秘的交流氛围。在横罗村都宽屯,工作组则是赶上一场喜庆的天琴弄桥仪式。弄桥仪式在当地意味着家庭中新生小孩的满月酒,也是新生孩子父母的成人礼。随后,联合田野工作组在贵平村板烟屯探访花凤舞非遗传承人马贵益先生,并欣赏他制作的天琴和花凤舞道具。通过与马先生的深入交流,联合田野工作组对天琴相关各类仪式的起源发展、仪式流程等“异文化”内涵有了初步接触,从民俗视角打开一扇跨文化交流的诗性认知。

图3 武汉大学师生阅读非遗传承人家中传承的古壮字、越南语文献资料和手稿


工作组向民间艺人马贵益先生请教古壮字读音

三、

聆听微信跨境山歌对唱,领略民间跨文化传播的媒介途径

在大新县雷平镇共和村逐桐屯,联合田野工作组聆听了微信跨境山歌对唱,感受民间跨文化传播的智慧与魅力。微信跨境山歌对唱秉承传统的即兴创作山歌对唱形式,同时将原有的面对面对唱,改为借助手机微信与邻国歌手跨境对唱,歌词不仅比喻、幽默色彩浓郁,而且充满着鲜活的跨境生活体验,考验人的反应能力和想象力。联合田野工作组通过与歌手交流,深刻感受到边境歌手、边民对跨境交往的热情,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图4 联合田野工作组现场体验微信跨境山歌对唱艺术


山歌对唱

四、

探访中越边境,调研边境跨文化接触地带

联合田野工作组前往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了解了中法交往史和抗法戍边故事,并参观常设的法国艺术作品展。联合田野工作组还前往铁桥阻击战遗址、胡志明纪念馆等红色革命遗址,考察边境地区的红色革命叙事。联合田野工作组前往水口口岸,了解当前的边境贸易现状。边境作为日常的、流动的跨文化接触地带,蕴含着丰富多元的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联合田野工作组通过与当地边民的深入交流,对中越边境地区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民众生活等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

图5 联合田野工作组在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现场


图6 在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见证中国反帝斗争的重要历史事件

五、

深入村屯调研,了解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联合田野工作组深入龙州当地村屯,与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当地边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和发展信心。当地边民主要种植甘蔗、香蕉、火龙果等作物,了解当地边民的经济模式、教育状况、医疗条件、文化生活等,从田野体验中理解与阐释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与途径。

图7 联合田野工作组走访乡村振兴第一书记


图8 联合田野工作组深度访谈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农瑞群先生


武大团队专题调研南宁国际传播中心

11月14日,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贾煜副教授、刘子琨副研究员赴南宁国际传播中心,就南宁的地方国际传播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武大团队首先参观南宁国际传播中心的各个功能区,包括新闻采编区、多媒体制作室、国际交流厅等,详细了解中心的日常运作流程和技术支持体系。在参观过程中,团队了解到该中心下设国际交流部、文化传播部、外宣项目部、视听事业部等多个部门,并设有云上丝路工作室、光影环球工作室、In. 秀工作室、鲸创视听工作室等专业团队,致力于构建多层次、立体式、宽渠道的国际传播平台。

调研中,贾煜、刘子琨着重对南宁国际传播中心在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创新实践进行详细了解。南宁国际传播中心主任张婷、国际交流部主任唐彩虹分别就调研问题展开交流。张婷详细介绍该中心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创新策略和实践经验。她指出,中心围绕国家重大选题,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大事件,积极策划并推动一系列国际传播活动。通过180多家海外媒体的刊发,相关报道触达超过26.5亿人次的海外受众,有效提升南宁乃至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唐彩虹分享该中心在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的成功案例。她详细介绍“一场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一座城(南宁开放、活力、文明的城市)、一条江(邕江——珠江——平陆运河)、一筐果(沃柑、香蕉、火龙果等南宁水果)、一组节(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跨国春晚、跨国中秋诗歌晚会)”等多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活动促进的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和文化互鉴。

贾煜、刘子琨在交流中表示,南宁在国际传播领域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潜力。作为区域性的国际传播枢纽,南宁国际传播中心在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学界、业界可以加强合作,将南宁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细致分析。

图9 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调研南宁国际传播中心


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肖珺、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何清新作为本次系列学术活动的共同召集人,创新地将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同行者带入广西。大家通过扎扎实实行走在跨文化传播田野的方式,结合学术讨论、联合田野调查和对地方国际传播中心的实地探访等一系列工作,促使大家共同探索跨文化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助力提升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的理论和方法。

肖珺回忆道,2004年,武汉大学自设跨文化传播学博士点,其后开始招生。同年,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我国首个以跨文化传播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即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简称ICIC)在珞珈山举办。多年来,武汉大学在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学术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始终坚持跨文化传播的特色方向,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作品和专门人才,吸引和带动海内外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同行者。在这些充满挑战,同时也是满含激情和创新的学术探索中,跨文化传播的田野永远是研究者生命力的源头。何清新指出,广西蕴含极其丰富的艺术传播与跨文化传播资源,加上广西与东盟地区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广西人民与东盟各国人民在文化理念上存在较多共同点,歌乐传统、稻作文化、节庆民俗,这些构成了跨文化传播田野研究的肥沃土壤。肖珺、何清新表示,双方这次创新性合作,力求在跨文化传播的复杂性、多样性与挑战性中发展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的可能性。


摄影 | 覃建华 王文山

编排 | 牛嘉钰 皇甫文玲

一审 | 陈健毛

二审 | 肖 珺

三审 | 何清新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定期发布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