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IC会前讲座 | 斯文德·埃里克·拉森:“全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记忆”

学术   2024-10-30 16:16   湖北  





10月26日下午4点,丹麦奥胡斯大学荣休教授斯文德·埃里克·拉森应中心邀请,在中心A321会议室举办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记忆”的讲座。讲座由中心研究员曹皓副教授主持,吴世文教授、陈波教授、刘子琨老师以及40位学生来到现场。讲座中,拉森教授阐释了历史、个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内涵与联系,选取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希的小说《在古老的土地上》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创伤记忆与艺术、文学的关系。

拉森教授在会议开始从记忆的定义入手,指出记忆与历史息息相关,随后引出个人记忆、文化记忆的概念,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对事例与现象的分析对其进行阐述。
图1 拉森教授讲座中

一、历史、个体记忆和文化记忆

拉森教授认为纪念馆对于重现创伤记忆十分必要,他将中国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称之为“活的记忆”和“活的历史”,需要从记忆与历史的方面进行深入理解。他指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一种对事实的记录,纪念馆中照片、档案等记录构成了真实的历史。历史需要对过去事实的当下解读,在这个过程中,调查、验证、选择和组合事实是关键环节。拉森教授强调,历史记忆并非简单地复述过去,而是需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深入调查和验证,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意义的事实进行组合,最后公开陈述重点事实。这一过程需要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以确保历史记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个体记忆是每个人对过去经历的独特记忆,它构成了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拉森教授指出,个体记忆具有情感性和想象性,它更多地关注个人经历中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出的回忆,可能并非客观事实。个体记忆的公开展示并不是必需的,但也可能发生,这出于个人的选择。个体记忆与历史的区别就在于个人身份的出现,它反映了个体的身份认同、情感与想象力。

文化记忆是集体对过去经历的共同记忆,它超越了个体的范畴,成为连接个体与集体的纽带。拉森教授认为,文化记忆具有物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属性,它既是物理空间中的实体存在,也是文化空间中的精神象征。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公共和官方的参与和支持。事件嵌入公共和官方机构的参与中才能成为持久的文化记忆,同时实体文化空间的建成与公众参与增强了文化记忆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可以通过持续的个人和集体参与来保持活力。此外,文化记忆的审美对象也极为重要,因为它们刺激我们的情感与想象力,加深身份认同。
历史、个人记忆和文化记忆。它们既有重叠,也有区别。拉森教授推荐了四本有关文化记忆的书籍,包括How Societies Remember、Voices of Collective Remembering、On Collective Memory、Cultural Memory Studies。拉森教授认为,这四本书是进入文化记忆这一话题的重要参考作品。历史即使被压制或遗忘,事实仍然存在;个体记忆与过去的关系随着个人的死亡而不复存在,但也可能是历史的一部分;文化记忆通过持续的集体和个人参与来保持活力并维续存在。

图2 拉森教授讲座现场

二、历史小说:《在古老的土地上》

拉森教授以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希的历史小说《在古老的土地上》为例,探讨了历史小说与文化记忆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高希借助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塑造,展现了印度与穆斯林传统和信仰之间的冲突与对话,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成长。拉森教授从历史记忆与文化记忆两个维度对小说进行了分析。

拉森教授指出,《在古老的土地上》中的主人公阿米塔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记忆的承载者。他通过档案研究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入挖掘,将历史转化为自己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并通过小说创作将其呈现给读者。这种将历史与个人经历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深度,也促进了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发展。

在本书中,高希通过开放式的对话和情节设置,展现了不同文化记忆之间的碰撞与交流。然而,随着中东战争的爆发,这种交流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文化记忆之间的联系随之断裂。拉森教授认为,这种断裂不仅体现在个体之间,也体现在集体之间。它导致了文化记忆的碎片化和边缘化,威胁着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的稳定。

总而言之,《在古老的土地上》通过融合过去与现在、个体与集体等手法,保持了文化记忆之间的联系和活力。拉森教授赞赏了高希在小说中对文化记忆的探索和呈现,认为本书为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化记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三、创伤性记忆、艺术和文学

创伤性记忆是指个体或集体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形成的深刻记忆。拉森教授指出,创伤记忆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反应和心理创伤,对个体和集体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然而,文学创作却为创伤记忆的表达和治愈提供了可能。他引用了多位作家的言论和作品来阐述这一观点,如作家Jorge Semprún就曾言:“我创造出这个(虚拟的)人物是为了让他陪伴我,我们一起在虚构的小说中经历这次旅行;这样,我就消弭了我在现实中的孤独。”

拉森指出,创伤记忆具有鲜明性、重复性和情感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创伤记忆在个体心中难以磨灭,并时常以梦境、闪回等形式反复出现。同时,创伤记忆的形成机制涉及神经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层面,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接下来,拉森教授探讨了创伤记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他认为创伤记忆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还促进了文学创作手法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文学创作也通过再现和重构创伤记忆,为个体和社会提供了理解和应对创伤的新视角和新途径。这种互动关系使得创伤记忆与文学创作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艺术和文学作为表达创伤记忆的重要媒介,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艺术的创作和文学的叙述,语言会为创伤性记忆与人之间建立距离感,创伤记忆得以被赋予形式和意义,从而得到表达和释放。这种表达和释放不仅有助于个体和集体面对和接受创伤性事件,还能够促进社会层面的疗愈和重建。

讨论环节
图3 陈波教授、刘子琨老师、付东晗博士后提问
讲座最后,拉森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

陈波教授和拉森教授共同探讨了以文化纪念场所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的结构。拉森教授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例,强调该场所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事实的纪念馆,更是一个纪念地,通过营造精神空间来唤起情感共鸣,这与之前提到的情感和想象力在研究中的必要性相呼应。拉森教授还指出,纪念馆或博物馆通常包含三个空间:物理空间、精神空间,以及物理与精神交织的空间,这是判断文化空间价值的重要标准。此外,拉森教授还提到了“无形历史”或“社会习惯”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记忆表达方式,他强调对非物质文化的理解需要发挥想象力,探究其具体体现和发生的过程。因此,他认为纪念馆和博物馆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普遍的宝贵价值。

对于曹皓副教授关于文化记忆异质性的问题,拉森教授指出在越南战争纪念馆中,由于物理空间的区隔,文化记忆呈现出分裂的状态。这种分裂使得越南战争纪念馆难以成为一个焦点,无法成为美国人可以共享的记忆,也无法形成一种集体身份。他特别提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不仅展示了历史事实,还通过特定的设计体现了记忆的整体性。这种设计让参观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重量和复杂性。历史记忆是复杂和多样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决定了纪念馆和博物馆的呈现方式。

刘子琨老师就文化记忆分析方法向拉森教授提问,拉森教授以南非社会调解组织TRC(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为例,分析了在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下实现和解的路径,指出在经历创伤后推动社会和解与国家重建的重要性。另外,他也提到历史小说可以通过文学手段为冲突提供语言,帮助人们理解和处理创伤。例如,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作品通过文学创作超越了简单的事实描述,触及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和人性。

对于付东晗老师有关情感文化理论框架的疑问,拉森教授探讨了情感的历史变迁及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表现形式,特别是以英国为例,分析了社会规范如何影响个人情感表达的方式。他特别提到社会上存在一套“得体”的行为准则,这套准则要求人们在公共场合表现出特定的情感,然而这种情感表达的标准化可能导致人们在公共交流中缺乏真诚和深度,同时也限制了个人的情感自由。此外,拉森教授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他认为,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意识到社会规范的历史性和局限性。对于某些群体,如心理健康问题患者或自闭症患者,自由表达情感的能力可能带来挑战,因此需要适当的社会支持和规则来帮助他们适应社会。拉森教授总结到集体价值观非常重要,也鼓励个体发展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文字:张尤然

图片:杜慧怡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定期发布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