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阶段因幼儿成长需求的特殊性,家园共育更显重要和必要。上海市徐汇区紫薇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紫薇幼儿园”)办园20多年以来,始终以生命教育特色为基础,以生命教育课程高质量实施为主线,力求汇集园方与家长的合力,以治理的理念和思路,探索不同形式的家园合作,从教师单向指导到互动合作,再到生态化协同育人,稳步实现家园合作的晋阶和组合式推进,形成了系统化的认识和操作路径。
01
特色教育视角下家园深度共育的内在需要
以大教育观主导的幼儿生命教育
呼唤家园合作
紫薇幼儿园提出了时间角度的全时程教育,空间角度的全方位教育(倡导“家”“园”“社区”三位一体),人本角度的全主体教育(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发展),发展角度的的全人教育(品格、认知、情意、人格、体魄和谐发展)的幼儿生命大教育观。在大教育观的引领下,紫薇幼儿园构建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持续努力、良性互动的生命教育课程,使幼儿园家庭教育合作成为学校课程构建的必然研究内容。
基于儿童生活世界的幼儿生命教育
离不开家园合作
生命教育课程是基于儿童生活世界的生命教育,“儿童生活世界”即儿童生活其中并获得经验的全部生活场域,更是指幼儿生命发展的规律,因此,幼儿生命教育必须是基于儿童生活世界的全部场域和经验的教育,而家庭(亲子)互动则是儿童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的幼儿生命教育课程中,家庭教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整体推进的幼儿生命教育课程
需要更多的实施共同体
生命教育课程构建倒逼家园合作模式的创新,在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中,转变传统的以幼儿园为单一主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构建起以亲子间教育伙伴关系为特征的家园深度合作的育人生态共同体,并以生命教育课程为主轴,开展深度合作的实践探索。进一步设计家庭生命教育个性化课程,构建家园深度合作的幼儿生命教育实践框架,以实现幼儿、家长和教师三个主体提升生存技能、提升生活幸福、提升生涯潜力、提升生命质量的生命教育目标。
02
走向家园深度共育的方式与组合
有活力的家园共育,一定要结合年级、幼儿特点、生命教育的阶段性任务、家长的实际情况等,有差别地推进,实现多功能、多样态的组合。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紫薇幼儿园提出了三阶组合式的家园共育。
园方为主的单向指导
这个阶段家园共育的特点是,幼儿园作为主动方和发起方,是指导者;家长作为被动方和参与方,是被指导者。指导什么,怎么指导,何时开展,皆由园方决定,当然,做决定的过程中也会参考家长和孩子的情况与需求。
紫薇幼儿园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了多种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方法,包括亲子游戏感悟法、月度电话指导法、专家引领指路法、资源共享增能法、展示分享现身说事法、社会实践参与体验法等。
如亲子游戏感悟法,是在游戏互动过程中增进亲子情感,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参悟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幼儿园举行的各种亲子活动,都要求家长参加,在参与中关注幼儿的成长,共同丰富亲子活动内涵,感悟育儿“真经”。
幼儿园每个月都会举行系列亲子活动,其中有园内和园外的亲子活动。如在国庆节前夕,幼儿园举行大型的亲子国庆游园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求设计相应的国庆联欢活动方案以及系列亲子活动,由教师设计并准备好游戏中需要的材料等,教师全程指导活动的各个环节。每个亲子游戏,都促进亲子间的互动,并指导家长如何通过各类活动来引导幼儿的全面发展。园外的亲子活动,如参观上海博物馆等,教师们设计好活动方案,针对每个环节提出相关的要求等,并鼓励家长全程参与、全程记录,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基本都是教师对家长进行引导,家长则根据教师的指引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家园互动合作
显然,第一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便于幼儿园根据整体情况加以统筹安排,有助于增加家园共育的计划性、一致性。但是,一方面,对家长角色的定位(被指导者和一定程度的参与者)过于单一,这种角色功能与家长是“教育的伙伴”不太相符。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实践中,单向指导过于倚重指导教师的能力,在指导教师专业素养尚不足以支撑时,就会出现对象摇摆、目标不清晰、内容碎片化、形式单一等问题,影响着指导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这种局面呼唤家庭教育指导的转型与丰富,我们开始构建以亲子间教育伙伴关系为特征的家园互动合作工作模式,并以生命教育课程为主轴,开展合作的实践探索。
注重互动的阶段,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园方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如学校推动家园共研,即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在家委会内设立课程研究部,课程部的主要成员皆为相关领域的家长,他们与学校的教师共同参与幼儿园生命教育特色课程的研发与实施。另一种是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家长沙龙活动是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家长沙龙倡导由家长自行组织、策划,形成与生命教育相关的话题并邀请教师或园方共同参与,构建出一个氛围宽松、自主、自由的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共同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为了通过家长沙龙活动促进基于幼儿生命教育的家园深度合作,特别是对新进园的小班家长开展活动进行示范和帮助,每年幼儿园组织有经验的班级在全园范围内进行一次家长沙龙活动的展示,各班班主任和家委会代表列席。然后再由各班根据本班情况自行组织班级家长参加家长沙龙活动。在沙龙活动中,家长们围绕生命教育探讨教育中的热点话题,在互动中学习先进家教经验,了解科学育儿方法。
幼儿园和家庭把自己作为主体,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双方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在互动中共赢,在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物理→化学→有机。物理的组合只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时存在,互不干涉;化学的结合是指两者发挥作用,但是作用的好坏并无统一标准;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够促进合作向深度进展。
生态化协同育人
家园深度合作需要构建起以亲子间、园社间等多重教育伙伴关系为特征的育人共同体。生态化协同育人以发展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从生态学视角和路径出发,构建幼儿生命教育家园深度合作生态圈模型,形成家园深度合作的实践机制,从目标、课程、制度、机制、项目、方法等系统层面构建家园深度合作。
基于上述认识,紫薇幼儿园以机制构建为主要抓手,建立“三会两群”制,不断深化生态化协同育人(见图1)。
“三会”即幼儿园战略智囊会、幼儿园园级家委会、幼儿园班级家委会。战略智囊会由与幼儿园相关的教育专家、资深媒体人、法律顾问、企业人士、IT专家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组成,参与发展规划研制、课程研发、教育科研等顶层设计和重大战略研究工作。园级家委会由自愿、公平、公开的方式竞选产生,设有保教部、科研部、保障部、园务部、家园部等五大部门,作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同时也参与幼儿园发展过程中的评价与督促。班级家委会作为三级网络的末梢,是家园合作中最核心的团队,班级家委会协助园级家委会,主动、积极并规范地开展班级工作,履行好家委会职责的同时,也促进家园共育工作。
“两群”即互联社群、生态社群。(1)互联社群:依据兴趣图谱、社会关系、工作学习等多元需求聚合而成,基于多元选择、多种社会角色和生活场景的切换,一个人能因时、因地、因需地加入多个社群,也能把两个完全不相干的社群联系起来。一个成功的社群通过连接的力量,既能精准地满足每位成员的个性化需求,又具有丰富的多元价值来增强其吸引力和黏着度。连接社群的基础是信任,运行方式的核心是体验,持续活跃的核心是分享,最终创造价值。(2)生态社群:家庭、幼儿园与社会围绕幼儿教育的需求聚合而成的协同育人群体。家庭、幼儿园与社会能因时、因地、因需地为幼儿的协同教育形成伙伴关系,实现互动联合。
03
增强教师家园深度共育的指导能力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的一项特色工作,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能力”应成为每个幼儿园教师必备的素养。
开发园本化《“家园合作”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是家园合作的核心实践者,其专业水平可能最终决定家园共育的效能和效果。为引导和提升教师家园合作的能力,紫薇幼儿园以“态度”“知识”与“能力”作为三项专业要求,以“与家长沟通”“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四方面作为家园合作主要任务,构建了《“家园合作”教师专业标准》(见表1)。
形成研训一体的序列主题
我们在园本培训中设置每月一次的家庭教育指导专题教研活动,通过案例分析、小品表演、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教师更为深入地了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具体问题,帮助教师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及综合素养。经过多年的积累摸索,已经形成了序列化的研训主题,建立了长程推进机制(见表2)。
任何特色办园都离不开家园的深度共育。只有当生命教育的理念成为共识,家长、教师、学校、社会成为生命教育的共同体,幼儿园的生命教育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生活、生态、生涯的“四生教育”。
本文源自《上海教育科研》,作者:张爱莲. 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徐汇区紫薇实验教育集团理事长,上海市首届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专委会理事。
在线论坛
推荐阅读
胡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与探索 华爱华:活动区材料如何投放才能促进幼儿发展?
王海英:园本“沉浸式”教研立足于教育实践
解决教师工作中的“真问题”
吴荔红:如何撰写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冯晓霞:《指南》社会领域要点解读
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故事的内涵、问题与对策
朱家雄:幼师培训应当把握教师的 “最近发展区”
李季湄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虞永平:让幼儿园课程评价情境化、真实化
|版权说明 学前智库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编辑:刘诗诗 美术:黄 琳 终审:刘 菁
电子邮箱:327792652@qq.com
联系主编:189 7114 464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