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主要在做中医的研究和教学。自从北京中医管理局成立了刘希彦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室,教学工作就更多了,经常要给北京航天总医院以及全国各地的医生带教《伤寒论》。关于固定出诊的问题,目前的条件还不具备,除非在传承工作的范畴之内。具体的说,就是各地有行医资质的学生,如果手上有治不好的病,可以带过来作为教学案例以培养医生。
我近期会抽时间陆续把这些医案整理成文字,附上详细的讲解。将多年研究《伤寒论》的心得,以及我所破解的经方的组方规律,都放在这些真实的医案里面来阐释,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和受益。
今天先来分享一个类风湿加抑郁症的案例。
大家可能会奇怪,这个患者怎么会同时有两个这么麻烦的病。其实他还不止这两个病,还有高血压,脊柱也有问题,小毛病更是一大堆。问其原因,是工作压力太大,长期熬夜,且情绪压抑所导致的,看上去整个人都有灰黑之气。
主诉是类风湿和抑郁症,但《伤寒论》的立论基础是整体辨证,且以治理大循环为先,而非只针对某个局部。这就是所谓的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人体规律而言,本来就没有孤立的问题,局部的现象都关乎整体,关乎整个系统。如果只凭着患者的主诉去追着一个一个的病跑,追着现象跑,既麻烦,又很难真正的解决问题,也不符合经方(《伤寒论》中记载的古方)的基本理念。
既然经方的基本理念是辨证施治,而非辨病施治,患者主诉的病就不用管了吗?不是的。把主诉的病也当成一个证来看,和其它的证一起来综合分析,多证合参,取大局立方,这才是《伤寒论》的基本法度。
《伤寒论》之所以不立病名,是为了不将眼光局限在局部,看问题才能更宽广更本质,才能更好的治疗具体的病。病人常有这样的经验,自己提到的病治好了,没有提到的病也同时治好了。有一次治感冒,用的是小柴胡汤加生石膏,烧退了,顺带把病人多年的失眠也治好了。就诊的时候病人并没有告知有失眠。这就是整体辨证的奇妙之处。
既然是整体辨证,就必须全面取证。我们来看看这个类风湿患者的证:
胃口好,却容易胃胀;刷牙有呕吐感;心下有痞结感(里证,胃弱且有胃热)
头晕、脚凉(上盛下虚)
抑郁、胸闷憋气、面色黯(气滞血瘀)
几处关节有痛风(表证)
上述是主要的证。证多了,就容易混乱和没有头绪。如何梳理和取舍?一般来讲分两步走:
黄连、干姜、法夏、红参、炙甘草、大枣(上热不明显,减掉了黄芩)
气滞血瘀加枳实、桃仁、川芎、元胡。
服药后,诸证明显减轻,尤其是抑郁的状况迅速得到了改善。
患者因为身体的缘故,工作已经停了,复诊一次之后,又重新开始工作。工作了一段时间,类风湿又有复发的迹象。患者很紧张,再次前来复诊。
这次复诊发现脉象的流畅度还可以,说明气血循环总体是向好的。脉沉,略细而亢,这属于阴虚阳亢的范畴。
患者的工作需要经常熬夜。熬夜、思虑多、过食辛辣容易造成气血上亢,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变成阴虚阳亢或上盛下虚。运动少,尤其是走路少也会上盛下虚。
这两者同属于亢证,但又有区别。阴虚阳亢是津液虚且有热亢,这就需要地黄、麦冬类的滋阴药来平衡;上盛下虚是气血壅塞于上,下部相对就虚了,可以用敛降的药来调节。
这两种情况现在挺多的,因为上述的不良生活方式对于现在的人来讲是常态。这就容易有心血管、甲状腺、肺结节之类的上焦疾病,也容易有肌肤和骨骼上的顽疾。上次在一个中医的座谈会上,请有甲状腺问题的举手,居然举起来将近一半。关于生活习惯大家还是要引起重视,顽疾多是从生活习惯来的。
再来看整体的证状:
膝关节和手指有痛风发作的迹象,穿衣少(表证,兼有表热)
这次的情况相对没那么复杂,脉是阴虚阳亢,大循环上偏向于表,略有表热,再加上气滞血瘀,随当下证组用清热滋阴药和祛瘀药:
患者因为要赶飞机去工作,药煎好是装在矿泉水瓶里带走的。他说在机场喝了一次,下飞机的时候,类风湿发作的部位就不痛了,效果之快,可以说是覆杯而愈。
后续服用了一个疗程,至今未再复发。
今年最后一期《伤寒论》入门班报名了!!!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课讯。
《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伤寒论(第二版)》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