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希彦
学中医,无论是学养生,还是学临床医学,都要先读懂人体的大循环。关于这个问题,要从人体的能量来源说起。
植物的能量来源于根部。所以植物不能动,扎根在哪里就在哪里。动物的能量来源于脾胃,脾胃在中间,所以动物是自由的,不用固定在一个地方。
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胃的处理,精微物质上输于脾,完成第一次向全身的输布;然后再上输于肺,经过和氧气的结合,再次向全身输布。这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在这个过程中,肝也会参与进来,帮助造血,然后再输送出去。
这种能量的循环像不像喷泉?位置越高的喷射得越远,低的则近一些。肺的位置高输布得远,脾和肝次之。这就能理解为什么有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主筋这样的说法。这都是可以真实觉知到的自然现象,比如咳嗽的时候,肺急剧开阖,浑身的毛孔就会有张开的感觉;发脾气的时候,肌肉会充血,就有想打人的冲动。
能量以津液的方式经过这层层的输布,化为了我们的动能,消耗掉一部分,但不是完全消耗,就像喷泉一样,总还有回收回来的水。人体的津液是回收到肾,肾是对称的,左右各一个,这个设计很精妙。回收的全是废水吗?不完全是,也带着养分,这些养分经过肾的过滤并储存,然后才将剩下的废水交由膀胱排出去。
《黄帝内经》里说这些津液在“上归于肺”之后,便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再加上浊重物质的下行,经过肠道的吸收,排除体外,于是便完成了整个人体的大循环。
都说肾主元气,这个元气的来源是什么?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这个回收储存功能。那这个储存功能有什么实际用途呢?脾胃的能量支持时间是很短的,过几个小时就饿了。手机都有备用电池,人体如果没有备用电池,如何能正常的使用?比如说,饿过了劲为什么就不饿了,照样有体力做事情,这就是肾的储备能量启用了。上体育课的时候,已经精疲力尽了,教练说再坚持一下就有劲了。为什么会这样,这也是备用电池启动了。你也可以抽象的说这是阴极阳生,总之这就是人体的循环之理,也是真实鲜活的阴阳转化之道。这些道理用到养生上,我们只需要记住一句话,人生的每一次坚持都是伤肾的。
在这个大循环里,脾胃既是起点又是中心。如果脾胃功能弱了会怎么样?大循环就会受限,不仅能量输布不及,人体的垃圾物质也会壅塞在上焦排不出去,这就是为什么脾胃弱的人总是容易上火,上火了还不能吃寒凉药,脾胃又受不了。
向上和向外的输布不能够顺畅,向下的回收自然也会减少,肾的能量补给也就不够了,就会形成下部的能量虚弱。中医里的说的上热下寒的局面就是这样形成的。这种上热下寒几乎是我们的时代病,表现就是能量上亢,容易上火,纠结焦虑,大脑停不下来,同时还身体虚弱,精力不济。越是大脑停不下来,脾胃就越弱,如此便形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所以做好第一步,保护好脾胃功能是关键。
如何保护脾胃功能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节制饮食,不是给脾胃过多的负担;适度的运动是增强脾胃功能最实用的方式,记住是适度;大脑是最消耗气血的,尽量少思虑,不要让大脑和脾胃争夺气血。
正因为脾胃功能的重要性,《伤寒论》里建中药的使用很普遍。《伤寒论》讲的是表里之学,是顺应人体的排病渠道去治病。人体的大循环既是能量渠道,也是排病渠道。传统的中医观念是顺势而为的,所以能达到上工十全九的境界。这也是《伤寒论》的心法之所在。
喜马拉雅听书 · 刘希彦讲唐诗(请点击上方图片)
《天才成群而来—刘希彦讲唐诗》
岳麓书社
《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伤寒论(第二版)》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