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代表性的三味滋阴药:麦冬、阿胶、地黄。那我们就来比对分析一下这三味药的用途。
首先它们煎出来都是黏滑的,我们知道有黏质则能滋阴,其实黏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祛瘀。所以这三味药同时还是祛瘀药。
何为瘀?就是人体里面一些淤积的粘稠物质。据同气相求原则,只有粘稠的物质才能去掉粘稠的物质,就像肥皂或汽油才能洗掉油渍血渍一样。
麦冬微寒,色白,且兼有一股轻升的香气,是入上焦的,所以说麦冬能润肺化痰,痰就是上焦呼吸系统里的淤积。
地黄微寒,色偏黑,味沉稠,是入下焦的。以祛下焦的瘀血为主。鲜地黄主要是祛瘀;干地黄,也就是今天说的生地,祛瘀和滋阴皆可;熟地黄,也就是蒸晒过的地黄,以滋阴养血的作用为主。
阿胶是驴皮熬的膏,性平,不寒不热,色红,腥厚又有清香。腥气是能祛瘀血的,所以祛瘀血它很擅长。现在的阿胶腥厚之味少了,祛瘀作用也随减。阿胶滋阴性质平和,后世又称之为补血养阴的圣药,是因为它养阴的作用很合中道:平和均衡,既具黏稠之性,能入下焦养肾阴,又清香,能入上焦养肺阴,所以用途很广泛,是可以常服的滋补调理之品。
这三味药的主要作用还是滋阴,尤其是地黄和阿胶,是滋阴药里补津血最快的。麦冬的滋阴效果略弱。这三味药的共同之处是只有在人体有虚热,有阴虚阳亢的时候才更能起作用。
何为阴虚阳亢?就是津血少,脉偏细或弱;同时脉的跳动疾速或有力,有上火的反应,这种反差就叫阴虚阳亢。这种类型的上火要慎用清热药和泻药,因为会更伤津血,要用滋阴药来补津血降虚热。这就是滋阴药的适应证。
真正的热证也不能用滋阴药,哪怕微偏寒凉的麦冬生地也不行,因为有滋养作用,用了如同火上浇油;真正的寒证也不能用,《伤寒论》的大原则是从阳引阴,真正的阴证只能用温热药来生化津液,阴上加阴是死路。至于在这两者之间的情况,只要有津液虚,我们可以用这几样药合芩连石膏,或者合姜附来调节我们所需要的寒热阴阳配比。
如果是治内脏的病,尤其是肝病和肺病,哪怕没有阴虚阳亢,也可以适度的加入滋阴药以补养津血。因为肝里面主要是血,肺里面主要是津液,在疏肝和宣肺的同时,如果不及时将津液和血液补进去,里面的结构像海绵的网格一样,一旦空瘪了,还会继续被瘀血和痰饮填满,甚至形成硬化和结节,起不到疏肝和宣肺的作用。这个原则在治疗严重的肝肺疾病的时候尤其要注意。
补肝血和肾阴,地黄好用;补肺里面的津液,麦冬好用;阿胶适应面广,上下都可以兼顾。
《天才成群而来—刘希彦讲唐诗》
岳麓书社
《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伤寒论(第二版)》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