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得不多却总踢被子?当心是脾虚及肺!

健康   健康   2025-01-28 08:04   吉林  


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半夜爱蹬被子,只要自己晚上睡得沉一些,没及时给盖上,第二天就开始咳嗽、嗓子疼。

听到这里,我总是要反问她们:“你真的确定孩子是因为蹬被子而着凉的吗?”

很多家长听后很不理解再仔细想想,确实也是,明明盖的被子不厚,家里的温度也不冷,但为什么孩子第二天会感冒呢?



脾为肺之母
脾虚及肺

事实上,当孩子开始蹬被子时,就已经意味着感冒已经开始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体表感受器的感觉不准确才会蹬被子,这种感觉失灵就是中医的肺出了问题。

中医讲“肺藏魄”“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意思是,身体对痛痒的感受、对压力的感觉是中医肺的功能之一。至于为什么是肺,而不是心、肝、肾,是因为中医的肺主皮毛。

所谓“皮毛”,就包括了裸露在外的皮肤,也就是全身最大的“压力感受器”。晚上不热却照样蹬被子,是因为肺气被堵或是有热,不能很好地感知外界,所以才说蹬被子已经是感冒的症状之一了。


家长不妨再仔细回想一下:孩子是不是晚餐吃撑的时候,更容易蹬被子?

这其实就是能知痛痒和冷热的肺气失职了,也就是脾虚及肺的表现。

中医讲“脾为肺之母”,从“中医五行学”理论,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所以肺气的好坏仰仗于脾气。反过来,脾气虚时,肺气一定最先受连累,所以孩子的感冒以及误认为是感冒原因的蹬被子,普遍都是因为积食。

正是这个原因,中医有个用于治疗肺气虚而感冒的名方,叫“玉屏风散”,其中只有三味药,即黄芪、白术、防风,前两者都是入脾经,健脾的药物,为的是通过健脾使肺气自然强壮而抵御外邪。


孩子蹬被子、睡不安稳
健脾为先

中医的脾被誉为“后天之本”,孩子的脾普遍是虚的,要到学龄前后才开始健运。但这之前,家长唯恐孩子营养不良,很容易让孩子过食,而一旦孩子过食,本就虚弱的脾胃就会因运化不了“超标”的食物而出现食积。

食积,通俗来说就是脾的负担过重。长此以往,脾虚就会发生,感冒也在食积、脾虚的基础上随之发生了。所以,才有那句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反过来,对于孩子来说,适度的饥饿、不过食就是健脾,就是在预防感冒。


从这个角度上说,与其说蹬被子是感冒的诱因,不如说食积才是!而如果在这时及时给孩子消食,很可能就此躲过一场感冒,但如果继续饱食,接下来的就是嘴里有口气、大便干,然后咳嗽、嗓子疼、发烧等问题接踵而至。

那么,怎么才能消食呢?

有经验的家长会在平时睡觉不安稳、半夜蹬被子,或是一次性吃了大量食物后,给孩子吃一些健脾的食物,或是用这些食物泡水喝,比如山楂、鸡内金、白扁豆、陈皮等等。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吃完后,夜里就不再折腾了,甚至也不会感冒了。原因很简单,脾气健运惠及到肺气,肺所主的皮肤能正常的感知温凉痛痒时,就算偶尔着凉,也能躲过感冒。



END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音频电台等服务,请移步微信公众号菜单栏

有用请给我在看!

健康新佟学
18年的学医从医经历,16年的医疗新闻记者生涯,8年的电视网络健康节目主编兼主持人身份。我理解医学知识,直击医疗现场,结交医学专家......与我一起关注你的健康,关心你的饮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