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养猪业内卷已有时日,降本增效被视为躲过内卷刀锋的神招之一被屡屡提起,其中,疫病的清除被视为降本的利器之一,甚至被视为大招。从业以来,笔者有幸参与、设计过多项疫病的清除包括蓝耳病(经典&高致病性毒株、单点&两点&多点)、猪瘟(单点&两点式猪场)、伪狂犬(经典毒株)、支原体肺炎(单点、两点式猪场)、仔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胸膜肺炎(两点式)、内外寄生虫,有功成也有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并获,现总结一二供诸君笑谈。
一、是否需要做疫病清除?
以时下的技术信息和技术力量,实施一项疫病清除的技术、资金和资源难度不大。但建议在实施清除计划以前需充分回顾以下关注点:
1、当初这种疫病是如何侵入猪群的?入侵路径是否得以管控或者切断?
2、场区的地理位置/运转模式预计可在疫病清除后维持阴性多长的时间?
笔者曾通过唾液交叉感染+封群的方式来清除蓝耳病(高致病性毒株,800&1200头后备母猪-单点式、生产商品猪),成功后维持的时间分别为4个月和8个月(仔猪阉割断尾液抗原+100日龄抗体监测),再感染的流产风暴和生产再平衡时间成为一时的剧烈痛点,此两疫也一再的提醒:不是每一个场区/猪群都适合进行疫病清除。
三、是否合适做疫病清除—非技术方面?
疫病的存在有其负面的影响如生产效率的降低、日常管理复杂化、化药疫苗成本的增加,但这些负面影响也许正好是某些人的需要:疫病为借口掩盖生产管理能力的低下/惰政,疫病为借口的化药、疫苗采购/使用寻租。若上述需要存在,可以推测这些力量在疫病清除的过程中会扮演何种角色,在这种背景下,疫病清除成功则夺人衣食父母—遭人恨,疫病清除失败则落井下石—遭人埋。
综上,疫病清除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需要综合性考虑整个系统的健康管理需求,同时,非技术性因素也需要关注:功成他人食,事败兽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