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不应该是死亡率的背锅侠

科技   三农   2022-01-08 21:16  

        前几天看到讨论如何降本增效,不少意见认为是健康管理出了问题—降低死亡率是降本增效的关键因素,认为健康管理是经济效益的短板,似乎提高了健康管理,降本、增效、盈利均可迎刃而解。

 影响猪场运营结果的不外乎遗传、营养、环境、健康、管理这五大因素,这些因素各自独立地发挥着其影响同时又交叉影响,很难界定那个因素更为重要或者那个因素影响力更大,类似水桶理论其中任何一个短板都将根本性的影响整体的效能。

遗传

       中国猪养殖市场主要品系不少:地方品系、美系、加系、丹系等等,每个品系都有其相对的优势。请注意:相对优势。窝产活子数高对于饲养管理能力量好、营养水准高的猪场是优势,对于饲养环境较差、营养补充不足的猪场不仅不是优势,其运营结果可能还不如产活子数少但抗逆性强的品系。对于同等硬件水准和管理水准的猪场,窝产活子数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窝产活子数16比窝产活子数10的猪场每年的猪场折旧低至少75%,这可是真真正正的输在起跑线上了。前者断奶前死亡1头的死亡率是6.25%,后者死亡1头的死亡率是10%,这个3.75%的差异与健康管理有几分钱的关系?

      在窝均总产仔数不足12窝均断奶数不足10头的遗传表现下,认为健康管理是运营结果的第一大挑战,估计搞遗传育种和兽防工作的同志得哭倒一片了。

营养

      占生产成本约70%的饲料营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品系的营养需求差异是不小的,对于体量不大又使用商品化饲料的猪场,即使有定制饲料的承诺,落实定制饲料又有几家?在饲料厂既看不到专用成品料仓又看不到专用的吨袋,而猪场可随时地得到定制饲料,饲料厂的魔术能力真是非同一般。宝马越野车配上拖拉机四驱轮胎,仍可纵横天下,是发挥了这轮胎的效率还是发挥了这越野车的效率,只有使用者知道。

稳定品系的营养需求是经过多年磨合而确定且不断更新的,对于品系尚不清晰的或者尚未固化的准品系产品,配套的营养需求尚在摸索中,对于这些“准品系”的营养不成问题的自信来自WHO?

以上两大因素导致精准营养的落实成为巨大的问题,细节上的营养问题遑论再述。

环境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环境对猪虽然没有像橘枳影响那么大,但环境对遗传性能的表达、非特异性抵抗力影响巨大,密度、温度、湿度、风速、粉尘、氨气浓度无一不对生产性能产生直接影响:高密度是咬耳咬尾常见诱因、高温厌食乃至窒息、低温相当于烧饲料来代替烧天然气、皮肤丘疹以及产房仔猪拉稀常和高湿相伴、低风速造成有害气体蓄积导致呼吸道疾病频发。集约化猪场逐渐将环境的管控权让渡给程控、智能设备和各种探头,设备厂商和养殖现场对于养殖环境参数的理解差异以及设备的可靠性、养殖现场环境的多变性,这些不确定因素不时让环境成为健康问题的基石。

健康

      病原会导致直接的临床症状、病理损伤和死淘的发生,刨根寻底,诱因有病原直接所致,也有其他非疫病因素的引狼入室或者助纣为虐:错位的营养配方与某品系的生长阶段不适配—导致肢蹄疾病的大面积发生、过剩的蛋白质水准+环境中大量致病性大肠杆菌共同催生出水肿病、断水断料不仅仅容易诱发胃溃疡也是常在平衡病原如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成为致命病原的诱因、产床冲洗消毒不彻底导致产房仔猪拉稀、怀孕母猪饲喂程序错误导致的乳房炎等等。

       核武级的疫病如非瘟爆发、PED爆发或者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发生给人以极为惨烈的印象,软刀子割肉类型的饲料浪费、能源浪费、遗传退化如温水煮蛙般的消蚀着猪场的利润而被漠视。

管理

猪场管理的缺位既有技术知识的匮乏也有绩效考核的导向问题,一度火爆的养殖行情拔苗助长了不少一线的管理者,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会弥补技术知识匮乏导致的管理能力不足,绩效导向的管理缺位则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博弈的体现:提前断奶冒充合格断奶仔猪或者隐藏不合格断奶仔猪不是在技术上不理解全进全出的生产防疫理念,是绩效考核指挥棒下的利益选择。年底突击出售后备母猪而不管来年满负荷生产目标是因为出栏的头数关乎年底的奖金。育肥阶段猪只采食保育阶段的饲料不是打料错误而是出栏任务压力下的选择。绩效导向的管理缺位往往从决策层面无视健康管理的风险,赌一把的心态的结果要么是奖金等身要么是扫地出门,最终受益的往往不包括公司。

公司的运营效益与遗传、营养、环境、健康、管理都有密切的关系,疫病以及其他方面的不足或者缺陷最终表现在健康方面—死亡率和淘汰率增加,深入的剖析之后往往会发现,最终形态的死亡或者淘汰不过是披着健康管理问题外衣的非健康问题。

兽医,不应该是死亡率的背锅侠!


猪八诫
共享和探讨中国集约化养猪工业兽医防疫体系相关实践性的经验和问题,客观包容、穷物格理、力达细节、科学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