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杂谈:程砚秋,行腔之要诀

文化   2024-10-19 13:46   广东  

程砚秋先生


唱的姿态(高低长短快慢轻重)叫做腔。

唱的方法(抑扬亢坠吞吐纵放)即是怎样唱法,即是“行腔”。


古诗说牧童的“短笛无腔信口吹”,因为收童骑在牛背上,随便吹笛玩玩,所以()没有意义,()没有节奏。那就是“信口吹”,纵有些长短高下,亦等于没有腔,所以说它“无腔”。

戏台上的唱,

纵然有节奏,有腔,

若没有意义,

或不问戏情,

只为讨好出风头,

就是“花腔”。

字音不正,

板眼不准,

用法不合,

就是“油腔”。

都是有腔等于无腔。


有感情,有音节,才能生出好的真正的腔。怎样生出来呢?《乐府传声》有一句话是:“唱工之妙,全在顿挫,顿挫得法,神理自出。喜悦之处,一顿挫而和乐生。伤感之处,一顿挫而悲恨生。”这是关于戏情的。又说:“一人之声,连唱数字(),虽气足者亦不能继续,则顿挫之时,因而歇气换气,亦于唱曲之声,大有裨益。”这是关于唱的诀窍的。


现在举出《探母》的两个旦角,两个倒板作实例,说明一下。

公主唱:“夫妻们打坐在皇宫院。”

太后唱:“两国不和常交战。”

()都是小嗓的唱工。()都是大倒板。(不能平唱的。)()而且下三字(即往上提高的一节)都是一个阳平,一个阴平,一个去声。真是巧极了。


陈德霖先生(太后)唱一个,

王瑶青先生(公主)唱一个,

陈的嗓音高亢,而低音不能宽裕。

王的宽音有馀,而高处差着劲了。

倒板提神,全在下三字,照例把前两个字念足了字音之后,往下沉一沉,再激起末一字往高里去。这就是“顿挫”。


这样的顿挫,是显而易明的,人人必须如此的,是大路的(公共的)。分别全在末一字。


陈唱“战”字,是振吭高扬,

一气上升,

似乎是一股道儿上山,

而实际其中亦有些小的顿挫,

不过不太显而已。

王唱“院”字,

是宛转着上去,

而气口充足,

亦能完成“大倒板”的韵调,

这就完全是“顿挫得法"。


陈彦衡的《探母》曲谱里说:“瑶青创新腔全在顿挫之妙。”这是很对的。但“顿挫”的作用,在《传声》里先说过了。


“顿挫”之外,还有“抑扬亢坠”。

抑是往下落一落。

扬是往高里提起来。

亢亦是“高扬”,是加重了口劲的高扬。

(凡抗辩、怒骂等唱句的高扬,多少有些“亢”的音调,所以《击掌》《骂殿》的提高,都与其他唱腔的提高,自然是两个味儿。)

坠是更活泼的“抑”。

仿佛一样东西往下滚落,眼看要落地了,忽然一翻腾上去。又像“辘轳”打水一样,凭着轴子的转动,使那根绳子,忽然下落,忽然上升。

这在唱法,

全在“气口”控纵得法。


《骂殿》的快三眼二黄,句末一字,有些腔带着“小过门”与胡琴的音配合严密(所谓揉弦),宛转如飞往下去,仿佛要落下去,这就是“坠”。然后再往上一提,接着下一句头一字,格外有劲,这是“亢”。


明白“亢坠”之法,

能有绝处逢生的腔调,使出来,

使戏情格外显明,

听者格外有兴味。

京剧名段
弘扬国粹京剧,分享京剧名段,传播京剧文化!每天为您推送经典的名家名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