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秦安往事(7):1939年,秦安开办职校,历时15年(上)

文摘   历史   2024-11-18 17:31   甘肃  

点击上方第二组蓝字,关注成纪广林


成纪广林,讲述古成纪秦安的历史文化

尘封的秦安往事(7):1939年,秦安开办职校,历时15年(上)
文|王祖斌

学校的成立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南沿海工业基地,多被日寇侵占破坏,大批的工业技术人员、教授学者等,被迫向甘肃等地后方撤退。当时的“甘肃中学”(在天水)、“教师服务团”,是收揽人才最多的地方。
抗战初期,在甘肃新发展起来的轻重工业,不但缺少高级工程师,就是中、初等技术人员,也很不容易找到。因此,甘肃教育厅就拟欲开办初级技术职业中学,培养中初级技术人员,易于速成。当时,根据秦安文化教育比较发达、学生来源充足的情况,确定将职业学校办在秦安。

秦安织褐机
1939年(民国廿八年)就决定将“甘肃省立秦安初级职业学校”(简称职校)设在秦安。教育厅派杜守义专门来秦安作筹备工作,特加县长贾秉权为筹备委员,并决定秋季招收新生。在人选问题上费了很大气力,最后选定西北工学院教授崔玉田担任校长、西北工学院毕业生魏有道、丁祥兆分别任教务、训育主任,北洋大学毕业老教师陈雯(字云章)任工务主任。这年秋季招了4班学生,直至10月10日正式举行学校成立暨开学典礼。
校址问题
抗战时期,国家经济困难,成立一个新学校,建校经费大成问题,在尽量利用旧庙宇的基础上建立学校,秦安职校没有固定的校址。当时政府命令式的利用孔庙全部、文昌宫、衍圣宫、贡院、老师衙门、节孝祠和忠烈祠等。

学生来源,多是农村或外省外县来的,非住宿学校不可。就把东巷底张家公馆(即安氏施舍的节孝祠和忠烈祠)大院,改建成学生两院宿舍,房院狭小,后来每个房间里,都设上下两层床铺。1950年元月,天水新阳农校和秦安职校合并,校址更显得不够用,把后街两家居民的院子买过来,作为学校的伙房和后勤处用。
解放后,编组扩大,科系增加,教职员工人数也增多,学校就不得不租用民房,供外地教职员工居住。
学校科系的编制
1939年成立之初,是初级职业学校,设有机械、纺织印染、制革4个科。招收高小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学生,3年毕业。由公家分配工作,也有自谋职业者。1942年学校改名为“甘肃省立秦安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设高级科3个班,即机械科、纺织科、应用化学科,初级班将制革科改为应用化学科,纺织科和印染科合成纺织科。1943年学制又有变动,将高、初级三、三制改成五年一贯制,无高、初级之分,1950年元月与新阳农校合并后,又设立农科,直至外迁。
学生
学生来源于全省高小毕业者,外省学生也没有限制,招生广告上,每班级60名,秋季招生开学时,人数往往超过此数,以后中途休学、辍学、就业者不少,班级人数渐减,到毕业时,有一个班少到18人,最多的班级有30多人,全校学生最多的一年,我们知道的是1951年,有600余人(秦安县粮食局核查过)。学生最大的波动有两次。一次是1943年的参加“青年军”,一次是1949年解放后的参加革命工作,两次学生人数大减。
学生待遇,学校成立之初,就规定每人每月发给小麦4斗2升,每年按10个月计算。助学金每月3万元(法币),此外还有奖学金每学期评选一次,一次性发给。其他书籍费用自备,吃饭问题自己解决。1950年学校给学生不再发小麦和助学金,吃饭在学校,学校有伙食团,由学校和学生会共同主办。奖学金没有变动,另外还有其他给学生的待遇。

学生毕业的出路,解放后比旧社会好的多,各行各业都有秦安工校毕业的学生,一部分学生升入大学,继续深造,就业者以工业部门人最多,有行政负责人、有大学教授、有工程师、有中小学教师,也有一部分学生在政府或经济部门参加工作。(未完待续)

成纪广林
甘肃秦安档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