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秦安往事(6):渐行渐远的货郎担(上)

文摘   历史   2024-11-17 07:01   甘肃  

点击上方第二组蓝字,关注成纪广林


成纪广林,讲述古成纪秦安的历史文化

尘封的秦安往事(6):渐行渐远的货郎担(上)
哈丽娜/文图

肩挑一根扁担,手摇一把锣鼓相配的“拨浪鼓”,一边挂着一个装满小商品的木箱子,另一边是换来的粮食或物品这,就是秦安的“货郎担”!在全国商品短缺的20多年前,在省内和甘肃周边的许多地方,几乎都留下了秦安“货郎担”走村串户的足迹。

秦安,因“货郎”而闻名于全国,也因货郎而兴办起了在西北颇有名气的秦安小商品市场,然而,时过境迁,往昔的“秦安货郎”已逐渐退出了乡间小路,成为许多人记忆中的一道风景。
挑着担儿风雨走四方
处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秦安,山秃,水缺,土瘦,人穷。年年岁岁,秦安人过着“半年庄稼半年跑,半年不跑吃不饱”的生活。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末清初时期,秦安就出现了以物换物的“货郎担”。

当时,货郎们带的“货”,大都是一些棉布、食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或者是自制的手工工艺品。一个身强体壮、阅历丰富的成年男子,肩负一担货物,在本县或周边地区走村串巷,一路叫卖,常常是“出门跑外一担货,回家挑来一担粮”。这个过程,秦安人叫“转货郎”。多少年来,秦安就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半是农家半是商,走村串户跑他乡”,“半年庄稼半年跑,半年不跑吃不饱”,“出门跑外一担货,进家跑来一担粮”。
很早年间的货郎担,他们一根扁担一对箱,一年四季走四方,以维持生活,艰难度日。箱内分上、下两层,盛装商品,上层是首饰细货,下层是针头线脑。箱盖里面还挂着几排小巧玲珑的杂货。两箱各贴“招财进宝”、“四季发财”的红色吉言。进村手摇一把锣鼓相配的拨浪鼓,锣鼓响处,妇女孩子一拥而来。什么发卡首饰、针线顶针、儿童杂耍、文化用具、衣帽鞋袜,琳琅满目,尽现眼前,任人挑选,随心买换。“货郎担”的称呼,也由此而来。
披星戴月拿“搭手”心踏实
一根扁担一对箱,走乡串户常奔忙。早年间的货郎担,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起鸡叫睡半夜,披星星戴月亮;风里去雨里来,雪里去冰里回,来回往返,艰辛奔波。
常年跑外的货郎担,一根结实而耐用的“搭拄儿”随身不离。它用一根笔直光滑的木棍制成,顶端安有一个月牙形的木槽,刚好能容下扁担从宽处放入。货郎担每走一段路感到疲累时,就用“搭拄儿”支撑起扁担的前端,一头货箱放于地上,一头货箱悬于空中,货郎则扶着搭拄儿,原地歇息。乏气一除,去掉搭拄儿,挑担再走。
行路时,一肩挑着货担,一手拿着搭拄儿。搭拄儿的底端,呈三角形装有3个铁爪爪,支撑担儿时,铁爪爪自然插入土中,起到稳定固定作用。就像货郎担亲友伙伴的“搭拄儿”,是名副其实的“搭手”和“支柱”,它常常支撑的,何止是货郎的一副重担,它还支撑着货郎担的意志、毅力和决心。它又兼作护身防身的锐利武器,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用来打狗斗贼,以保自身平安。
商海淘沙练就一双“慧眼”
今年72岁的王全明是秦安县西川乡下王峡村村民,小时候家里穷,只上了三年学。从他记事时起,饥饿和贫困如影随形。王全明家居住的下王峡村,翻过一座山就是天水市北道区渭南镇。陇海铁路上的渭南镇车站,成了王全明走出贫困的新起点。他用自己缝制的布包,背上妻子空闲时加工的十几双布鞋,晚上摸黑从家里出发,在渭南火车站扒上了东去的列车。过了几年,王全明积攒下50元的本金,买来羊皮,加工成皮袄,拿到宝鸡一带卖掉,3件价值不足30元的皮袄,居然卖了100元。

1983年,王全明在信用社贷款600元,扩大皮毛加工的规模,一次外出时携带的皮袄多达30件。1985年,在上海市杨家渡摆地摊叫卖皮袄的王全明,看到别人经营的各种纪念章又轻巧又好卖,在返回时便批发了不少,没料到3分钱一个的小玩意儿,在秦安以每个5分钱的价格一下子发了出去。这一意外的举动,让跑了10多年“货郎担”的王全明,在47岁时转向了小商品经营。他南下浙江义乌,批发来大量小商品,在秦安县城的南下关,加入了摆地摊的行列中。(未完待续)
原载《兰州晚报》2012423

成纪广林
甘肃秦安档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