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瑞士,会让人想到很多代名词,比如瑞士军刀、瑞士手表、瑞士银行,还有与众不同的标签——永久中立国。很难想象,一个面积仅约4万平方公里,人口仅有860万,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的一个小国,竟然有这么多的知名标签,尤其是永久中立国,对于瑞士这样的小国来说,无疑是最佳的“护身符",仿佛永远都置身在国际纠纷与战争之外,一幅独善其身,左右逢源的姿态。也正因为是永久中立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士才得以维持着自己的独立和领土完整。那么这个永久中立国,瑞士是如何获得的,在历史中,瑞士是否又真正做到了永久中立?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还要追溯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1815年,拿破仑战败,欧洲各国为了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同时也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就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一次会议,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在维也纳的会议中,确认了瑞士永久中立国的身份。为什么欧洲各国要承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呢,主要的原因与地理位置和资源匮乏有关。瑞士位于中欧,北邻德国,西邻法国,南邻意大利,东邻奥地利。可以说周围都是比自己能打还不安分的强国,处于四战之地,而且瑞士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就决定了瑞士的地理位置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但是因为瑞士周边都是强国,这些国家谁也不愿意看到对方占据瑞士,所以当有一方想要占据瑞士时必然要遭到其他几方的强烈反对,这就为瑞士成为中立国提供了先决条件。瑞士成为中立国符合德、法、意大利等国的利益。而且瑞士成为中立国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资源匮乏,瑞士的矿产资源极为匮乏,仅有少量盐矿、煤矿、铁矿和锰矿,生产生活所需能源、工业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如果瑞士的矿产资源丰富,那么必然会引起周边国家的抢夺,就是想成为中立国也难了。就这样,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瑞士如愿地成为永久中立国。虽然成为了永久中立国,不需要介入战争,但是瑞士一直保持一支全民皆兵、全民动员的民兵制军队。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瑞士全境已建成各种规格的地下掩体,可供全部常住人口使用。随着国际战略形势和安全环境的变化,瑞士军队的规模在过去几年间已减少了三分之一,但其军队人数仍然保持在36万,属于世界人均最高水平。瑞士每年要花费55亿美元作为军费,属于世界上最昂贵的军队之列。所以别看瑞士宣布自己是“永久中立国”,但是在备战上却极其认真。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后,真的做到了中立吗?永久中立国的定义是:不论在平时或战时都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在欧洲的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中立国,如比利时,卢森堡,瑞典,荷兰等,但能坚持到最后的,没有几个。比利时和卢森堡曾于1839、1867年先后根据《伦敦协定》成为永久中立国,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两个国家的中立立场被德国破坏,1919年根据《凡尔赛和约》,两国的中立地位被废除。而瑞典则在二战时期与德国私下交换了很多利益,德军长期通过瑞典中转兵力和物资。据统计,截至1943年,瑞典帮助德国至少运送了214万名士兵和10万节车皮的军用物资。实际上放弃了中立立场,虽然现在瑞典名义上还是中立国,但是在二战时的表现一直充满诟病。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形势的变化,许多以前中立的欧洲国家都不再中立,尤其是当代,曾经的中立国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和挪威,都加入了北约军事防御联盟,彻底放弃了中立国的地位。所以,想成为中立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瑞士在成为中立国后,也面临很多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永久中立国作为特殊的国际法主体,享有特定的权利并承担特定义务。根据海牙第五公约:中立国和人民在陆战中的权利和义务公约的规定,中立国的权利主要是:“任何国家不得对其发动战争;任何国家不得迫使其参加战争;任何国家不得迫使其加入需要承担战争义务的条约;任何国家不得迫使其承担可能使之卷入战争的义务或采取此类行动。”其义务主要是:一、默许义务。永久中立国在本国国民由于违反中立规则受到交战国合法惩治时,应予默许。二、回避义务。永久中立国不得对交战国提供与进行战争有关的直接或间接援助。三、防止义务。永久中立国必须防止交战国为进行战争而利用其领土。理论上讲,在面对战争时,瑞士应该恪守中立,不属于交战双方的任何阵营,也不为任何一方提供帮助才对,说白了就是袖手旁观。可是瑞士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在面对同盟国和轴心国时,它选择谁也不得罪,对任何一方都提供帮助。瑞士根据《国际人道法》中的规定:一个永久中立国必须在贸易方面对所有参战国一视同仁。瑞士依据该条约,选择同时给两方阵营提供方便。据统计,瑞士国内生产的军火,90%均被运往德国和意大利,两国贸易也有超过70%的部分通过瑞士进行。著名的瑞士银行一共发放了1.5亿瑞士法郎的低息贷款,为德国初期战争扩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对于同盟国,瑞士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瑞士默许同盟国在自己的首都伯尔尼设立新闻中心,使得同盟军可以及时,准确播报德国战场的情况。与此同时,瑞士提供了大量的军火产品,支持美苏军队在德国境内的后勤。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骑墙政策吗,算哪门子中立,的确,在二战中,瑞士既充当着帮凶,又扮演着救人的角色,实际上已经放弃了中立原则。面对瑞士如此“吃里扒外”,德国为何没有选择将其占领,主要是瑞士一没有油气资源,二也没有大量农业用地,瑞士的主要产业是金融,而当时的德国还必须依靠瑞士银行,将掠夺来的犹太人财富兑换为货币,从西班牙和意大利进口农产品。同时,瑞士还是离岸金融中心,也是德国,意大利运输军火的通道。两个国家通过瑞士的圣梅达隧道运输战略物资。经过一番权衡,德国放弃了武力占领瑞士。但是不可否认,瑞士在二战中的表现已经不算是中立的表现了。不仅在二战中,就算是在现代的社会中,瑞士“永久中立国”的身份也岌岌可危。瑞士银行以“保密”、“安全”著称。但是在2009年2月19日,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为了避免被美国起诉,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做出妥协,被迫向美方支付7.8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并提供250至300名美国客户的信息。2013年9月,瑞士联邦议会在一片争议声中批准了瑞士和美国2012年底签订的一项双边协议,允许美国税务机构向瑞士银行中美国公民账户征收所得税;瑞士还将执行银行信息自动交换,向美国税务机构提供美国公民账户。这还不算完,瑞士既不是北约成员,也不是欧盟成员,却在2022年2月28日瑞士宣布将参与欧盟对俄罗斯的一揽子制裁计划,冻结俄罗斯有关个人和机构在瑞士资产,这一举动打破了其长期以来的政治中立传统。看完这些历史,你说瑞士还是“永久中立国”吗,在战火纷乱的二战中,在大国博弈的较量中,一个小国想靠“永久中立”独善其身,想保持绝对的中立,无疑是极难的事情,甚至说是不可能的事。世界上真的存在“永久中立国”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写文不易,欢迎大家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