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给粟裕写信讨要火炮:如归还就和睦相处!粟裕:将炮拉出来展览

文摘   2024-11-09 12:51   吉林  
粟裕将军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朱德元帅对粟裕也不吝赞美之词。

当粟裕在苏中打出七战七捷的战绩时,朱德元帅高兴地拍手叫好,并评价道:“他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
朱德元帅曾写过一首诗《寄南征诸将》:
“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掌中。
国贼军心惊落叶,雄师士气胜秋风。
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这首诗赞美的将领中,就包括粟裕,解放战争中,粟裕屡立奇功,在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和淮海战役均取得巨大战果,朱德在高兴之余写下了此诗。
粟裕将军指挥的很多战役堪称奇迹。他不仅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抗日战争中也让日军闻风丧胆。
抗战初期,新四军来到江南发展抗日队伍,粟裕发现江南一带抗日士气极为低迷,很多老百姓都不相信这么一支武器装备落后的武装能领导抗日大任,为此,粟裕决定与日寇打一场硬仗,让老百姓知道,新四军是一支勇敢的抗日队伍。
1938年6月17日,经过充分准备,粟裕亲率新四军先遣支队部分人员,发起韦岗伏击战。这场伏击战达成了突然性,共击毙日军土井少佐以下十余名,伤数十名,击毁日军汽车4辆。
韦岗伏击战规模虽不大,但是影响却很大。这一仗是新四军在江南对日所打的第一仗,极大激发了江南群众抗战的决心和抗日热情。
此战后,陈毅司令员还专门写了一首七绝,庆贺新四军的初战告捷:
“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从此之后,新四军与日军开始频繁交战,尤其是日军第12旅团长官南部襄吉,他对粟裕的痛恨更是高于其他日军将领。
为何会如此,主要与一门火炮有关。
1942年6月,新四军第一师第七团在斜桥成功伏击日军,消灭70多个日军和130多个伪军,还缴获了1门步兵炮和两具八八式掷弹筒。
日军在此次战斗中损失惨重,就连尸体都无法从战场上运走,为了要回尸首,日军第12旅团长南部襄吉给新四军第七团团长严昌荣写了一封信,信上是这样写的:
“贵军的桥头伏击战,可谓是英勇神速,殊堪钦佩,出于军人之间的尊重,请归还我皇军士兵的尸首!”
严昌荣看完,觉得出于人道主义,尸体可以还,可是接下来接着看信,就发现南部襄吉的要求有点过分和可笑了,因为信中除了要求新四军归还尸体外,还要求新四军归还火炮:
如蒙归还皇军前所丢失之平射炮,尔后贵我两军当和睦相处……”
归还火炮就能和睦相处?这是开什么玩笑,日军是侵略者,新四军不仅不可能归还火炮,更不可能和侵略者和睦相处,南部襄吉的想法过于单纯了。
南部襄吉为什么这么在意一门火炮,因为按照日本军律,部队若丢失重武器,指挥官将会受到严惩,更何况南部襄吉刚刚到任不久就被新四军来了个下马威。
严昌荣将信交给粟裕看,粟裕看完也乐了,但他凭借着军人的敏感,说道:“这一下,你们七团可把南部揍痛了,没什么好说的,搬家吧,我和你一起搬。”
果不其然,为了要回火炮,南部襄吉调集400多个日军和1个团的伪军向新四军防区展开进攻。
更有意思的是,日军在进军途中,还在江南村庄各处粘贴标语:
“粟裕还我炮来,那两个掷弹筒我不要了。”
这标语打得也是极为幼稚。
当然,无论日军“扫荡”的多么疯狂,这门炮粟裕都没有归还,不仅没有归还,粟裕还下令,将大炮拉到广场上展览,周围几十里的老百姓、游击队,都兴高采烈地赶来参观,南部襄吉一时沦为所有人的笑柄。
时间进入到1944年初,粟裕针对当时的抗日形势,适时果断地提出:”苏中区的领导重心要由以坚持为主转变为以发展为主。”
粟裕在2月召开的苏中区党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发起车桥战役。
1944年3月5日,我5个团对车桥守敌发起强攻。此役,共歼日军大佐以下465人,生俘24人;伪军483人,生俘168人。
车桥战役,生擒重伤的日军三泽金夫大佐,是抗战中被中国军队抓获的最高职务的日本军官(被俘后很快死亡,死后被日军追授为少将);生俘24名日军。
车桥战役,粟裕主动发起的较大规模攻势作战,揭开了华中地区对日军率先进行战略反攻的序幕,对日作战的战略天平向我方倾斜。
抗战时期,粟裕将军领导新四军英勇抗击日寇,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率领第三野战军打的有生有色,在苏中打出了七战七捷,在孟良崮以雷霆之势歼灭国民党王牌74师,淮海战役更是成功分割包围并全歼黄维、黄百韬等兵团,此后江南传檄而定,粟裕功不可没。

粟裕用兵大胆、果断,善于在危险形势中寻机歼敌,他的军事才能毛主席都佩服,毛主席曾评价粟裕:“我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
谨以此文向粟裕将军致敬。在此向大家推荐一下《战神粟裕》,这本书我读过,写的很好,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上方的图片链接入手。我并不是靠卖书赚钱,卖书也不能发家致富,我只是将读过的好书分享给大家而已。

时代人物录
讲述每个时代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传递正能量历史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