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2024年11月10日上午9:30,中山大学哲学系第二十七届哲学月开幕式暨哲学月“智慧之光”名师讲座“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系列讲座第一讲“伦理道德与现代文明的‘中华基因’”在中山大学锡昌堂103室举行。哲学月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张伟教授致辞;讲座由东南大学樊和平教授主讲,中山大学朱刚教授主持,中山大学陈乔见教授评论。
张伟主任致辞并宣布开幕
张伟主任在致辞中追溯了哲学月系列活动的悠久历程,他提到,历届哲学月活动的举办主要有两点重要的传统:首先,哲学月旨在点燃学生对哲学的热爱,哲学月活动由同学们自主策划执行,因此能够极大激发同学们对哲学研究的热情和活力,并释放才华,培养其综合能力;再者,通过举办哲学月活动,能让同学们更多关注哲学、喜爱哲学,让大家对哲学有更多了解。值此百年校庆、百年系庆之际,本届哲学月以“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为主题,不仅回望过往辉煌,更展望未来愿景。随后,张伟主任宣布第27届哲学月正式开幕。
朱刚教授主持
在哲学月开展的众多活动中,“智慧之光”名师讲坛是重中之重,每一年由哲学系各学科轮流主办,邀请海内外名师举行讲座,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场学术盛宴。朱刚教授介绍,今年的“智慧之光”名师讲坛由伦理学学科牵头举办,主题为“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朱刚教授强调,伦理学自古关注的就是何为美好生活以及如何才能实现美好生活,而美好生活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伦理条件,其一是内在美好的道德心性,其二是外在良善的伦理秩序。因此,第廿七届哲学月“智慧之光·名师讲座”以此为主题,并隆重邀请樊和平教授带来本届哲学月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伦理道德与现代文明的“中华基因”。
樊和平教授主讲
樊和平教授在讲座伊始便指出,西方理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在西方问题或西方立场中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应有自己的立场和思路。对于当代中国的种种问题而言,人文科学要想找到解决思路,就不能完全从西方理论中演绎,也不能全盘从传统文化中推演,因此需要开展一些实证的调查研究,从现实中了解情况。他强调,人文科学的重要使命在于保持自身的立场和气派,要让现实指向理论,而不仅仅是让理论联系现实。因此,樊和平教授进行了包括4轮全国性社会调查在内的十余次调查,形成了考察当代中国社会大众的伦理道德发展的重大研究成果,并据此发现现代文明的中华基因。
《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2007-2017,7卷12册,一千多万字);
《伦理道德发展报告》,7卷,近七百万字
《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2017-2022,5卷10册,七百多万字)
樊和平教授从中国伦理道德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入手,认为中国伦理道德为人类文明提供了一种文明范型和文明观,并且,中华文明至今仍在其作为一种文明范型的基因范围内发展,这种基因没有被篡改,并且也不可被编辑。樊老师强调,要理解这一点,就要超越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的窄化定位,在文明形态和文明观的维度上理解伦理道德的“中华”意义,在“中华基因”的意义上理解对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文明史意义。
樊老师指出,四轮全国性社会调查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的发展形成了两大精神轨迹,其一是从“多元多样”转向形成“文化共识”,其二是由“文化共识”走向追寻“文化基因”。至此,现代文明以三大“中华基因”开启了现代化的“中国式”之旅:在认同中坚守的“中华美德”、在传承中转化的“伦理型文化”、在转化中创新的“伦理文明观”。
一
中华文明的伦理道德基因
樊老师首先从宏观视角对“中华文明的伦理道德基因”进行了论述。他指出,这一基因即一种对礼义之邦的文明认同:重礼义之邦、以礼义立邦和以礼义兴邦。樊老师指出,中华文明中的礼,就是伦理实体的概念,义则是道德。礼义之邦就是伦理道德之邦。他强调要警惕伦理道德沦为空洞的躯壳,只重道德而忽视伦理。樊老师由此指出,文明因子应在文明生态之中进行理解,我们需要形成三大文化自觉与文明自觉:对中华美德的基因认同、对伦理型文化的基因转化、对伦理文明观的基因创新。
二
中华美德与“中华基因”的现代表达
樊老师指出,就2017年至2022年调查数据来看,在中国社会道德主流中,传统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所占百分比在提升中走向稳定,而西方文化影响而形成的道德、市场经济中形成的道德占比不断下降,这一实际数据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在个体道德判断依据的问题上,传统道德获得了最大的共识,同时也是五年内最稳定的要素。其中大众对“中华美德”的基因认同中“诚信”占比最高。而在2013年、2017年和2022年关于“新五常”(见下表1)的三次全国调查中,均出现了爱(仁爱)、诚信、孝敬、宽容这四大传统美德因子,体现了中华美德的基因传承。
表1:五种最重要的德性
三
伦理型文化与“中华基因”的现代转化
樊老师进一步强调,从历史结构来看,伦理道德对中华文明具有建构性意义。中华文明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国家”文明,“国家”与“country”的含义有天壤之别;二是“不宗教”,而非“无宗教”。这两大特征构成了文明形态的“中华气派”,而现代中国文化依然是这两大特征的延续与现代化转化。
一方面,现代中国文化依然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伦理仍是发生利益冲突时调节人际关系的首选方式。比如,在个人道德素质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性的问题上,也即在德性论和正义论之争中,德性论传统得到回归;又比如,对于“亲亲相隐”问题的态度呈现为一种伦理折衷,主流为督促家人自首但不告发;形成了“家人-朋友-邻居-同事-领导-陌生人-外地人”的信任谱系,而这一信任谱系折射出信任诞生的精神历程。这些发现佐证了现代中国文化依然是一种伦理型文化。
另一方面,伦理道德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其调节能力全面上升。中国“不宗教”(而非“无宗教”)的原因在于其伦理文化力量足够强大。樊老师以伦理信念指数(大众对于道德与幸福的信念指数)及伦理信心指数(道德与幸福一致的实现指数)的上升态势为例,表明“有伦理,不宗教”的文化力量在四次全国性调查中的提升趋势;此外,在关于伦理道德对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的约束力的调查中,数据也显示伦理调解率和道德约束力的良好率均呈倍数上升。这些实证调研的发现都说明伦理道德文化力量的实质性影响。
四
伦理文明观与“中华基因”的创新性发展
根据上述发现,樊老师认为伦理文明观的要义在于,“以伦理为本位”,以伦理看待文明,以伦理构建、评判文明。而伦理文明观的现代表达方式即是从“以伦理为本位”转化为“学会为伦理思考所支配”。
具体而言,首先是要以伦理看待文明。樊老师以中国“超载”的老龄化问题为例,指出“老无所养”在社会大众最担忧的问题中从第三名落至第五名;而关于现代家庭最担忧的问题,婚姻问题位于第一位,代际关系问题位于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超载的老龄化之下,伦理守望体现出一种坚定性,而社会大众对好的老龄生活或是理想养老方式的构想首选,也是“与子女在一起”。因此,社会大众对于老龄化问题的态度体现出了伦理文明观的一种创新性发展,即由“老龄化”到“老年文明”。
其次要以伦理看待世界。樊老师基于2022年的全国调查数据指出,新冠疫情中社会大众的伦理实体意识增强,呈现为一种“天下-国家-家庭-自然”的伦理实体意识提升谱系。对于中国对其他落后国家的广泛援助计划,社会大众的支持度提高;面对西方孤立和打压,社会大众的国家意识增强,这都体现出在文明冲突中社会大众对家国情怀的坚守程度提升。
最后,樊老师总结道:伦理文明观是“中华”基因,是现代文明和现代化的“中华”战略,也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的“中华”贡献。
在对谈环节朱刚教授指出,哲学系的学习基本上是由观念到观念,由书本到书本,而樊和平教授以社会调查的研究方式将我们从观念带回到了大地,带回到了鲜活的土壤上,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中华传统文明的基因在现代生活中的痕迹与其深远的作用。
陈乔见教授与谈
陈乔见教授高度赞同樊和平教授对于伦理学理解的气象之大,既解答了“伦理学是什么”,又回应了“中国何以中国”的追问:一方面,樊老师从文明的视角看待伦理学、思考伦理学,能帮助我们突破当前在英美占据主流地位的规范伦理学与元伦理学等问题框架。此外,樊老师把伦理学提高到文明类型的高度,其所提出的伦理学首要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一起”,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我应当做什么”或“我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等伦理学的传统理解。另一方面,樊老师的讲座让我们理解“中国何以中国”,一言以蔽之即“以其有伦理道德也”,或者说中国是礼义之邦。陈乔见教授还高度赞同樊和平教授对于“礼义”的理解,礼是伦理,义是道德,伦理和道德有所区分,伦理优先于道德,而这样一种理解必须上升到文明的高度上来进行探讨。中国传统优秀伦理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虽经受各种批判和遭遇,仍流淌在我们现代中国人的血液中,这大概是樊教授使用“基因”一词的隐喻所在。
自由讨论环节
在接下来的自由讨论环节,刘作副教授及现场同学们就伦理与道德的区分、当代人道德冷漠现象及道德实践的风险等问题与樊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樊老师回应时指出,我们需要有思想准备,更要有一种情操,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唤醒那些沉睡的中华美德基因等。讲座在现场师生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师生合影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中山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