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从某种意义上讲,丧葬仪式是人的一次过渡仪式,从中可以看出逝者身份经历了分离、过渡和重组的全过程,自此逝者身份和位置逐渐发生变化。丧葬仪式使得生与死的界限更加清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殡葬行业正依托科技力量,实现数字化转型。
“云上清明”
数字殡葬01
通过手机等智能产品进入AR虚拟墓园祭扫,在“云上”表达思念,在线上写下纪念文字,可添加亲人照片、上传短视频,敬献虚拟用品。还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分享、追思。
“黑科技葬礼”
数字殡葬02
例如日本殡葬公司对机器人Pepper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模拟人在葬礼上诵经和说法的僧人,代替真人法师来为过世的人超度。
人生电影
数字殡葬03
制作人生电影、电子纪念册,讲好逝者的人生故事,进行生死间的对话,传承逝者精神。
智慧殡葬政务信息
数字殡葬04
提升殡葬服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助推殡葬管理服务创新。
然而,许多人对新型殡葬形式依旧持观望态度。有人认为数字殡葬为生者和逝者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悼念方式。有人则认为殡葬仪式背后有着很复杂的意义,数字殡葬形式虽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虚拟的数字代码和冰冷的智能机器总给人一种疏离淡漠之感。“透过对于死亡与其意义的思索,会蓦然发现,我们的‘死’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死亡。”(尼采:《快乐的科学》,第152节)究竟何种殡葬形式能够被接受?死亡对于自我和他者又意味着什么?本期推文邀请了10位来自不同高校的同学分享自己对以上相关问题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田天增
山西大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人机共生、人工智能伦理
智能机器发展的时代,人与技术的同构关系并不能分割,死亡也许重新调整自我和他者对有限性边界,以及生命意义的理解,会提醒我们行动的意义。
死亡总是与生命意义联系在一起的。阿尔贝·加缪在《鼠疫》一书中写到:“世界的秩序是由死亡塑造的”,书中提及伦理学家伯纳德·威廉姆斯基于捷克戏剧《马克洛普洛斯实践中》对人生有限性的理解:“活的太久可能会让人感到‘无聊、漠不关心、冷淡’”。故事讲述一个靠“长寿药”活到342岁的女人在药效即将过期的时候,决定停止使用药剂迎接衰老与死亡。威廉姆斯阐释了这部戏剧的寓意,即人类不适合永生,而死亡意味着人的有限性、有限性塑造生命的意义。
但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在不断挑战有限性的边界。医药技术不断延长人类的寿命,生物制药技术有效延缓衰老、脑机接口乃至意识上传使得人们“数字永生”,如果人类的生物生命得到巨大的改变,海德格尔所谓的有限性的“此之在”、“向死而生”都要受到巨大的挑战,也正是如此,赵汀阳先生亦指出我们在面临一种“存在论意义”上改变。
也许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没有最终的答案”。也许我们关于各种让生命有意义的方式,并不存在哪一种比哪一种更好有价值和标准,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来评判各自的选择,平等的标准也许只是一种人类生活方式的选择。但死亡会提醒生命的意义还有“行动”。年轻人憧憬诗与远方,追寻无限与永恒,但要紧的也许更应该是当下的行动,生命的意义就此开展。
金琦
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正义理论
生死之外无大事,殡葬关乎“养生送死”,涉及人们如何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死亡问题,能够反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伦理和社会意义。随意丢弃、焚烧人的遗体不光是对逝者不尊,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殡葬行业,尊重生命、正视死亡、尊重逝者及家属,传承慎终追远的丧葬文化,努力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殡葬方式。
杨祖行
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伦理学研究
2022年6月23日,深圳对《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进行修订。指出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医院要尊重患者的意愿,让病人平静地走完最后时光。深圳也成为全国第一个为“生前预嘱”立法的地区。此举可被视为推进“尊严死”立法进程的一大助力。“尊严死”,一定程度上与安宁疗护的理念相近,都是为了临终人群的生存质量以及个人自主意愿所做出的考量性措施。减轻临终人群生命末期的生理痛苦和不适以及疏解其心理上沉重的负担,使他们能够自然而有尊严地离世。但“尊严死”立法在充分考虑到临终群体趋乐避苦的人类天性以外,还应为这种天性寻找道德诠释,为与临终群体的利益相关者,诸如医生,亲人等的幸福寻得伦理出路。在这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如何为死亡与幸福建立匹配性,死亡向来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但在死亡不可避免的生命终末期,临终群体及其利益相关者对死亡的理性接受与对幸福的追求应当有其正当性,“尊严死”的立法不是鼓励死和逼迫死,而是对临终群体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幸福追求的回应。道德多倾向于个体,而伦理则存续于交互之中。因而“尊严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进,进而提升社会整体文明水平。
沈洁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应用伦理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这是意味着死亡不仅是生物意义,也是社会意义。我们并不是毫无关系的自由抽象个体,我们活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生活之中。数字时代的丧葬形式是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多样性,其情感表达及意义依旧还是取决于人自身。弗吉尼亚·赫尔德的关怀伦理理论强调“满足需求”,不仅要满足自我的需求,也要满足与我处在关系中的他人的需求,应关怀自我与他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寻求有效的方式识别明确需求,给予并满足在具体情景中的他人合适且易接受的关怀。我关怀你的需求,你获得满足并回应我,我为自己的关怀感到欣慰与满足,同时也使自我被认可的需求得到满足。关怀体现在关系中,相互关注与回应可以提升并维持关系。在此基础上,丧葬仪式反而更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维系关系,形成互相关怀的状态。
宋强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科技伦理
殡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孝道的重要表现。殡葬的诞生带着美好的祝愿,寄托着人们对于逝者的哀思,体现了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由于对于死亡的不同见解,不同民族和文化的殡葬方式有所不同,目前殡葬方式主要有土葬、水葬、树葬以及天葬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殡葬出现并受到人们的欢迎。人的物质生命是有限的,精神生命是无限的,数字殡葬收集逝者生前的声音、图像以及生平经历等数据,将逝者的生命过程记录下来,保存逝者的思想和意识。通过科技手段,数字殡葬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制造视效和音效,家属可以沉浸式地回忆与逝者的过往并寄托哀思。数字人技术可以使家属与逝者进行沟通交流。目前数字殡葬的主要应用有数字殡葬礼仪、数字安葬、数字祭祀以及数字纪念。相比传统殡葬,数字殡葬挖掘人的生命意义,传承逝者的精神,在未来,数字殡葬将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
郜慧敏
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伦理学要研究人,就必须思考人的死亡问题。人固有一死,死是自然的必然性。对于自我而言,死亡具有两重意义:一是死亡是肉体的死亡,是生命形态的转换;二是死亡表明了生存的有限性,但是高尚的生命所承载的社会价值将在历史洪流中成为不朽。对于他者而言,死亡具有三重意义:一是面对最爱的人离开,生者失去了情感寄托,只能将亲人深深地镌刻在记忆中;二是反思人生的意义,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更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三是使生者正视死亡的必然性及严肃性,理解生的可贵感及尊严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只有直面死亡,才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自由地做自己。
曹玥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应用伦理人为什么要敬畏生命?许多人时常会思考我们没有选择自己出生的权利,为什么选择死亡却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一方面,生活中不论是正常生活还是一心求死的人或是其他动物,在面临死亡时,总是会进行激烈地挣扎,所以,从对生的渴望以及对死的畏惧这一层面足以让人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人自诩为高级灵长类动物,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创造出了恢弘的社会文明,人之生命的存在就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肯定,这时更应对生命价值怀有敬畏之心。
李鑫
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国哲学死亡属于命的范畴,人无论如何去作为都只能俟命,都免不了死亡的终局,每个人最孤独的处境就是死亡。对于个体讲,死亡让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失去,是对个体存在的否定。
死亡是人之有限性的最大体现。然而人的个体生命固然有限,人的思想则拥有使人超越界限成为无限者的潜能。形体之有限性人与动物是无异的,但人之超越性则在于人有主动思维实践以创造的能力,亦即人之主观能动性。人生命的过程可以通过人的创造活动不断绵延。死亡固然是人个体生命的终结,人却可以通过主动的创造活动使自身的影响得以延续。
付圣莹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应用伦理受到宗教、环境、习俗等不同因素影响,丧葬形式多样,土葬和火葬最为普遍。人工智能技术浸入了人生命的终点,形成了“数字殡葬”。
无论是哪种丧葬方式,丧葬仪式的举行在于对逝者的缅怀与追思,是生者的精神慰藉和情感传承。数字殡葬的出现不仅实现了环保性,AI纪念形式也让缅怀更加具有情感性和互动性。
死亡对于自我而言,是个体生命的终结,意味着与社会关系的脱离,对于他者而言,则意味着失去了逝者的联系和互动。数字化复活技术却能在情感上实现与逝者的联系和纽带,让逝者以另外一种方式实现“精神的永生”。
王可心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
研究方向:伦理学“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诗句之美描绘出人生之境。生与死连接着生命的两端,如何看待生死是哲学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如果生是偶然性地“被抛”,那么死就是不可避免的宿命,而让生命完美谢幕是对生的总结、对死的释怀、对个人尊严的全面关照。由死观生,人的道德与理性就不再是空洞的词藻,而是人生的书写,是个体的“小我”融于人类的“大我”!了悟生死,看懂人生,也就看清了自由,也就明晰了如何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完
编辑丨李佳辉
审核丨张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