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研究》第9辑目录
名家论道·演讲实录
改革时期道德变迁话语的再思考
阎云翔(001)
“伦理”⽂明的话语体系及其中国⽂化密码
樊 浩(016)
道德哲学与道德形而上学
决策论的后果主义与最亲密者反驳
弗兰克·杰克逊(034)
新伦理何以可能:百年前中国式现代伦理的开端与进路
王 强(047)
分体论视域下的⼈格同⼀性问题
张洪铭(058)
道德共识问题解决的新向度——共识何以⾛向共⾏
孙正 蒋艳艳(068)
中国传统伦理的转化创新
以法弘德:传统道德资源创造性转化的⼀种实践路径
李 超(077)
儒家“德⾏伦理”的道德评判原则及其现代意义
李海超(085)
《中庸》“柔远⼈”:儒家的“他者”交往之道
杨晓薇(092)
乱世与失贞:明清⼥诗⼈关于贞烈的⾃我辩护
——以明清⼥诗⼈的离乱诗作为底稿
刘倚含(099)
道德社会学与伦理人类学
驯化与野化
——西南藏区⼭地的农业实践与道德化的作物
胡梦茵(107)
道德多元化与道德能动性:以中国⽹商的商业伦理之争为例
钱霖亮(114)
书评专栏
人作为语言动物的能力
——读查尔斯·泰勒的《语言动物》
王琼(128)
道德哲学与道德形⽽上学
新伦理何以可能:
百年前中国式现代伦理的开端与进路
王 强
摘 要: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以批判旧伦理、确立新道德的五四思想开启了中国式现代伦理的开端。回溯这一历史,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思想源头上的根据。构建新道德历史地呈现为“伦理立科”与“道德革命”两个方面,新道德的知识史与观念史同步推进。一方面,基于对旧伦理的批判加剧了道德知识论危机,构建新道德不仅是学科范式上的,还表现在自由、民主等道德德目的古今之变上;另一方面,旧伦理危机根本上是道德意识的危机,新道德被赋予现代世界价值重估与秩序重建的革命性使命。因而,新道德并非新旧类型上的变化,而是指现代性道德原则的确立。这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得以在古今与中西、普遍与特殊两个方面展开。其一,对于中国伦理的现代开端而言,面对民族罹难的伦理觉悟,新道德担负起构建现代民主制度的个体权利要求与新国民身份认同的政治功能。于是,新道德内在的个人主义与群体意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二元张力就显现出来,即张灏先生所说五四思想深处“两歧性”。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版”伦理-道德区分的源头,并由此规定了现代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样态——“有道德无伦理”,表现在当年有关黑格尔伦理与道德区分的论战中(张君劢与张颐)。其二,新道德最终在引入马克思主义之后,在政治-经济的社会革命基础之上获得创新性发展。这表现在现代意义上个人自由、权利意识得以确立,但个体性原则并没有成为“组织社会”的原则(即市民社会);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解体了,但是国家与家庭一体的伦理精神结构并未解体;维系传统伦理社会的机制解体了,但是伦理纽带的社会连接机制仍在发挥作用。即以民族整体性的“伦理原则”(以伦理组织社会)超越个体性市民社会原则开启中国式现代伦理生活的社会主义实践。综上,中国现代伦理建构逻辑就从伦理道德的“新旧之争”,转变为单一性与普遍性的现代性原则冲突,再到马克思对政治国家(天国的生活)与市民社会(尘世的生活)的颠倒,由此规定着现代中国人伦理生活的可能样态与历史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道德;旧伦理;中国式现代化;五四;开端;进路
分体论视域下的⼈格同⼀性问题
张洪铭
摘 要:分体论是一种研究部分-整体关系的逻辑理论,也是本体论的一个分支。经典分体论系统的公理和诸多定理都可以表达为包含同一关系的哲学命题,时间分体论中的命题也通过个体的时间部分关系解释了时间区间上的同一关系。分体论作为一种既研究部分-整体关系,又研究同一关系的理论,为人格同一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路径。对人格同一性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的历时同一性问题的考察表明,人的历时同一性解决既与部分关系基本性质相关,也与问题的本体论假设密切相关。因而,分体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能够人格同一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分体论;部分-整体关系;同一问题;人格同一性问题;人的历时同一性
道德共识问题解决的新向度
——共识何以⾛向共⾏
孙正 蒋艳艳
摘 要:在共在的存在论前提下,人与他者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伦理问题的关键。而共识是解决伦理问题的前提,达成共识才能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罗尔斯的重叠共识、哈贝马斯的商谈共识与甘绍平教授的伦理委员会的理论研究说明形成共识的可能性与路径。共识在形成之后,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共识如何推出共行,共行的首要要求是稳定的共同体,帕累托累进与艾克斯罗德的博弈论实验说明了合作互惠策略优先的合理性。因此这种良好共在状态所需的基本原则,可以尝试作为共识走向共行的机制。而共在问题在生发共识问题的同时,共在本身也是共识的前提与完成条件。共识问题的解决应从共在状态、共识形成机制与实现共行三个方面综合地进行考量。
关键词:共在;共识;共行;帕累托累进策略
中国传统伦理的创新转化
以法弘德:
传统道德资源创造性转化的⼀种实践路径
李 超
摘 要:我国有着丰富的道德资源,随着近现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传统道德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道德资源的破坏与社会道德问题的产生是互因果的。从道德资源的角度来分析社会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道德问题提供更深刻、更有力的资源支持,还能够为重建伦理秩序提供更为广阔的道德视野。因此,道德资源问题理应成为解决社会道德问题的关注点和出发点,如何实现传统道德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更应成为伦理学关注的重点。在实践上,司法裁判具有以法维德、以法弘德的现实作用,且能够让人们从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因此,以法弘德应该成为实现传统道德资源创造性转化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以法弘德;道德资源;创造性转化;实践路径;社会道德问题
儒家“德⾏伦理”的道德评判原则及其现代意义
李海超
摘 要:儒家“德行伦理”并不是规则主义伦理、德性主义伦理、后果主义伦理等多元伦理学理论的杂糅,而是具有融贯理论根据的、较力中道的“情理”伦理。通过理论上的阐发,此种以仁爱情感为本源, 以“缘情用理”为根本方法的德行伦理或情理伦理可以开展出一套集德行评价、德性评价、德操评价一体的道德评判体系。在以法律和制度规范为治理基础、生活情境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此种德行论的道德评判体系比德性论的伦理学更能够认可并激励良善行为,更能够对善政、善法做出公允的评价,更能够修正心性儒学传统对制度规范制定者过高的德性要求,因而具有广泛的时代效用。
关键词:儒家伦理;德行;德性;美德
《中庸》“柔远⼈”:儒家的“他者”交往之道
杨晓薇
摘 要:“柔远人”作为《中庸》治天下国家“九经”的方略之一,试图将君子“慎独”的修身之道介入到“群治”的公共空间,从而彰显人的主体性,为儒家君臣观、夷夏观的展开提供了有效的路径。而作为一种方法论,“柔远人”是儒家“中庸之道”的具体践行,揭示了儒家的伦理符号、政治原则的形塑是建立在对“他者”的认识与转变中,这一转变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中庸》;“柔远人”;儒家“他者”
乱世与失贞:明清⼥诗⼈关于贞烈的⾃我辩护
——以明清⼥诗⼈的离乱诗作为底稿
刘倚含
摘 要:明清社会中,当直面离乱现场时,女诗人们会以殉死的方式回应妇德规范,但这并不是所有女诗人的选择——事实上,女作家们的绝命诗之所以能够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审视,相对稀缺是重要缘由之一。因而,在讨论离乱中女诗人关于贞烈的自我阐释时,我们需要关注另外一个群体对于离乱中妇德贞烈的反响:一些女诗人在离乱中为了生存不得不失贞,在自己的诗中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个相对合理的原因。本文以明清女诗人的离乱诗作为底稿探查明清时女诗人对于失贞的辩护,并从作为“读者”的男性及女性文人的阅读体验中再次肯定贞烈观念的精神束缚对女性的影响,而与之相关衍生出的女诗人关于贞烈问题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前溯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从行为意义上说,女性关于失贞行沟的对话在某种程度上亦打破了性别的秩序。
关键词:明清女诗人;离乱;贞烈书写;失贞
道德社会学与伦理人类学
驯化与野化
——⻄南藏区⼭地的农业实践与道德化的作物
胡梦茵
摘 要: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茨中村的葡萄种植实践为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日常伦理的实践提供了较好的经验例证。农业伦理被视为一种关乎人与自然之间的流动方向以及人与自然(物种)相对位置关系的观念。通过驯化(主动)以及野化(主动或被动)的过程,葡萄这一作种得以进入或者离开当地村落社会生活的场景。驯化可以被看作是这一物种进入当地文化中合适位置的过程,是一种文化性的调试,也整合了社会中的多个系统。而野化的过程也对应于文化性因素的变动与调整。详细剖析葡萄在当地藏区社会中被选育与驱逐以及回归的过程背后的社会动因,可以揭示出当地社会场景中对于葡萄的道德化表述与伦理定位。
关键词:驯化;野化;农业实践;农业伦理;道德化作物
道德多元化与道德能动性:
以中国⽹商的商业伦理之争为例
钱霖亮
摘 要:针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研究,长期以来存在一个学术分歧:一些学者与公众的观点一致,认中国社会正在经历道德危机;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传统的道德观念在当下一直有所延续, 或者在中断后复兴了。网商是近些年中国社会中新兴的职业群体。尽管在经济上崛起了,这一人群在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方面与其他普通中国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文章通过考察这一群体在经商过程中的道德轨迹,发现了相较于上述学术分歧更复杂的道德状况,即道德、不道德和道德分裂的主体同时存在于这一群体的道德理念和实践之中,反映了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形态植根于个体的道德能动性,它产生于一个相对自由的社会空间,而这一空间的生成又是中国社会转型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策略共同造就的结果。
关键词:商业伦理;道德;道德能动性;电子商务;道德人类学
书评专栏
⼈作为语⾔动物的能⼒
——读查尔斯•泰勒的《语⾔动物》
王 琼
摘 要:查尔斯•泰勒近年出版的专著《语言动物》是泰勒30年语言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本书系统讨论了语言的本质问题,是泰勒哲学非常重要的构成。泰勒在书中通过探讨人作为语言动物究竞意味着什么问题,从语言学视角剖析了现代哲学,为当代语言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语言;框架理论;建构理论;内在正确性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辑刊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