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Why开始

职场   2024-10-06 07:03   上海  

「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

西蒙·斯涅克的黄金圈法则说的是,所有的思考和对外沟通都应该从Why开始,然后是How,最后是What。这与我们日常习惯的顺序不同,我们一般习惯于先说What,然后是How,最后是Why。

而且经常,会优先省略Why,而后牺牲How,最终只保留What。这是大多数人,大多数团队遇到的问题。

我在接触到黄金圈法则之后,在所有的语音分享中,总是优先说Why。当然,我做了一些改进,先说Why,然后是What,最后是How。这样便于给一群人讲一个新鲜而陌生的话题。当然,在讲的过程中发现,其实最不重要的、往往被一笔带过的是What,Why和How的比重会大一些。

为什么我们思考,都应该从Why开始?因为Why帮我们建立认知,而且是共同的认知。没有共同的认知,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协作。

最近和一个团队讨论工具系统的改进事宜,对方一上来先提出了改进意见。我听完之后建议:我们是否能回到原点?先讨论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改变?改变的出发点是什么?继而引发我们思考整个工具系统设计的出发点。

讨论完之后我们发现,的确需要改进,因为下一阶段组织要引领业务,而工具系统要支撑组织。所以工具一定要走到前面,这样才能真正支撑组织的需求。而为了做这件事,我们就必须彻底思考组织前进的方向、特点,由此引发我们对于工具需求的认知升级。

所以谈到这里,大家明白,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功能升级,而是一次巨大的升级,类似于Windows XP升级到Windows 10。而为了能做好这次升级,我们需要的是重新回到原点,一起把更多的Why想清楚。因此我们决定重启工具周会机制。而第一次会议,就要通过会前作业和会上讨论的方式把有关工具升级的Why彻底想清楚。

其实最近有很多类似的案例,都是各个团队在共创的过程中深入地讨论Why,比如:

为什么是我们?我们到底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完成目标?需要怎样的资源?…

日常工作中,更多接受到的信息是What和How,但是很多时候并不理解为什么。

最近有了方法,大家可以坐下来一起讨论清楚Why,而且立足于团队的根本讨论Why,这会带来很大的不同。

当然,这种讨论的过程本身很艰辛,我们可能要花一个早晨时间,才能对一个部门的定位达成共识。但是讨论的过程中大家也比较兴奋,因为这种从根本上理解Why的过程是团队认知的集体开悟。

为什么分享、讲演的过程也要从Why开始?很简单,因为这是与听众建立共识,触发共鸣的最好办法。

如果上来就说What和How,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比较懵,而后可能会有抵触的情绪。所以如果上来先不要说「你要做什么」,而是说「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Why」,这会带来根本性的不同,因为最终的答案(What)和方法(How)是在共创的方式下完成的,而非单向的灌输。

好的讲演就是一场共创,而从Why开始践行了共创的理念。

其实很多伟大的公司都善于问Why,比如丰田公司有著名的「5Why工作法」,简而言之丰田认为,问题的解决之道就是连续问Why。这种方法最初是由丰田佐吉提出的。

丰田生产系统的设计师大野耐一曾经将五问法描述为:「…丰田科学方法的基础…重复五次,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办法随即显而易见。」

又比如Tesla创始人Elon Musk执着于第一性原理,也是在追寻事物的本质。Elon Musk说:「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建议:不断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并质疑自己。」

要想开始质疑,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问几个Why。其实儿童是非常善于提出Why的。只是在后期的教育中被影响和改变,更多的关注知识的获取而非认知的建立。我们若想重新获得创造力,就必须回到Why,从Why开始。

相关文章:时间与目标的闭环
上一篇:认知升级的闭环效应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驱动人生的一页纸(2023版),复盘与更新」。

不断问自己why,将关键问题的答案写在一张纸上,用以驱动自己的人生,那就更好了。2018年的时候,我在知识星球上发布过驱动人生的一页纸,在过去的几年,辉友们持续呼吁我更新这页纸。正好,我也一直在梳理自己的人生,在探索破局的道路。2023春节期间正好有突破性的发现,于是借此机会对2018年版本做了复盘,也在复盘基础上做了更新。

如果你正在探索自己的人生,正在寻找破局之路,这篇语音可能会非常适合你。因为我发现,一旦我们被恐惧或者焦虑所笼罩、所驱动,大概率是因为我们忘记自己是谁。而梳理自己的「驱动人生的一页纸」,就是让我们重新梳理和发现自己。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5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辉哥奇谭
和我一起,探索财富与精神自由之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