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人很不快乐——《倦怠社会》

文摘   2024-08-11 13:51   重庆  

本公众号作者——任彧——喜欢看电影聊人生。

作家,北京作协会员,影评家,欢迎大家点击上方蓝字“作家任彧”,关注本公众号。也欢迎大家购买我的科幻小说作品《超凡觉醒》,第二部《超凡觉醒:AI创世》已经在各大平台开始售卖了。

今儿是讲解两本书,也是我前些日子推荐过的,韩炳哲的《倦怠社会》以及《爱欲之死》。

书的内容也很简单,毕竟一本只有100页,一本只有80页,内容就是在解析现代社会,为什么人们看起来会很倦怠,爱情又为什么嗝屁了(书中的爱欲换个说法,就是我们心中理想的爱情)。
这两本书合在一起讲,也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理论和表象,实际上是有很多逻辑关系的。

当然,我标题说现代人不快乐,不代表古代人快乐,人的思维不能二极管,就好像对哲理的理解一样,不是说个正反话,不是别人说西,你说东,别人说北,你说南,哲理要是这么单纯简单,也就没有任何研究的必要了。

逻辑是螺旋状,一层层深入的。

就好比我前些日子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但有绝对的坏人,因为坏人可以穷凶极恶,而好人无法完美无缺。”
就有朋友反驳说,坏人也有好的一面!

实际上,这句话是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说的,很简单,比如一个人,他对于80个人来说是坏人,对于20个人来说是好人,那你站在20个人的角度来看,他也绝不会是完美无缺的,除非他真的能让这80个人完全闭嘴或者消失。

而对于这80个人来说,他们既不不可能去理解,也无法共情另外20个人

其实我从30岁左右开始,也发现过量的信息会造成过度思考以及更高的压力值,人们对于信息的处理速度实际上是有限度的,为什么你休假,去山里,去海边能放松,并不是城市有多压抑,而是周围的信息变少了,你的任务变少了。

比如你从手机上看到一条新闻,如果这条新闻是一个让人很难过或者愤怒的事情,你的情绪自然而然会被带动,你的大脑也自然而然地就会去工作,这是大脑的机制,你没法用精神控制大脑不工作,这是做不到的。

而现代社会,我们身边的信息,朋友的信息(朋友圈啥,社交媒体),实际上就是带来了无数信息,让你在不自觉当中,去吸纳和处理这接近无限的信息。
《倦怠社会》中,不仅说了这过量的信息,还提到了整体社会的倾向性,那就是过度肯定积极的生活态度。

积极成了一个绝对性的词语,但实际上这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压力。
为什么?
因为过量的信息对比,让你看到了大量别人的成功,你用充足到可以溢出的例子来和自己对比,但实际上,过度积极的态度加上未必能达成的最终效果,这两样在无限折磨着每个高标准自我要求的人,让人们产生自我剥削,让人们自我攻击。

人们也渐渐开始反思这种过度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才有了这两年所谓的躺平,因为实在自我折腾不动了,我怎么努力,都跟我内心,也就是社会宣扬的积极生活搭不上边,这种自我折磨实在太痛苦了,所以一部分人选择了躺平。
过度对比也完全摧毁了爱情,这就是《爱欲之死》的内容了。

现代社会的人最爱吐槽,现在没了爱情,但却没有发现,这是一种信息过载,以及社会洗脑的代价。
当所有的人、资本、社会都在宣扬一种生活,都在宣扬一种价值以及审美的时候,所有的爱情不过是货架上的商品,让人们发现哪款在热卖,哪款备受冷落。

没有爱情再具备独特性,每个人都想要别人也认同的“东西”,带出去可以像奢侈品一样显摆的东西。
这种背景之下,爱情不死才有鬼了。
信息过载,过度积极,爱情消亡,这三样,实际上都是与自我的湮灭。

信息过载导致你根本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去思考更深入的东西。
过度积极,则摧毁了你自身冷静下来的可能性,让你处于一种长期焦虑,而无法审视自我的漩涡中。

爱情消亡,则更是让你在看待一切事物时,都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你的评判标准变成了别人是不是也会觉得这“东西”很好,别人会怎么看待我的选择,TA到底是在热销,还是无人问津呢?

我在这里,也无法给出标准答案,去反驳这一切,今儿仅以推荐的这两本以及本文来引发大家的思考,就说到这吧。


作家任彧
作家任彧,每一个作家都是观察者,从残忍而客观的角度解读电影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