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第三周|参观博物馆,终于感受到了文盲的人生枯燥

文摘   2024-07-27 11:10   泰国  
这几天除了出去走,就是找有关东南亚的资料。有空就在家里查资料,读书。
目前有关旅游,网上人们做的攻略非常多,但大多数都是以几日游的形式总结的路线,无非是美食,沙滩,潜水,人妖和成人秀,以及夜市的小吃。
这些只是吸引游客制造出来的娱乐项目。无法达到我的需求。
我的更多兴趣在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新族群的文化模式。
通过不同的文化模式,去尽力感受不同的人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包括他们的权力分配,亲属关系。
他们对信仰的认识,对神灵的理解,以及对生命的理解,看看是否能对我有些启发。
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否则看不懂,必然就看不见。
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单纯的历史事件编撰,对一个局外人来说,短时间内很难看破其背后奥秘。
从刚到曼谷我就开始找书,一开始从Z LIBRARY找,发现专门研究泰国的人类学著作非常少,甚至连研究东南亚著作的也少。
只找到几本,包括《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以及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这位主要研究东南亚学者的其他几个作品。是从政治历史角度来分析东南亚民族认同的。
例如经典著作《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世界》。以及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田野工作回忆录《椰壳碗外的人生》。
他的这些作品有特定的研究角度,对于我了解泰国本土文化的参考性虽然有,但不是重点。
然后看到了郭建龙写的亚洲三部曲,其中有关东南亚的《三千佛塔烟云下 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我看了郭建龙的生平,觉得这个人真是厉害,之前本来是个IT行业的工作人员,教育背景是计算机。
中年前后就辞职开始旅行和写文化历史类书籍了。读了一些,相对专业学者来说书比较浅,但是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来说,能研究到这个深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我更加欣赏的是,他这一系列人生选择背后的忠于自己的那股精神。
还找到一本《泰国史》,英国的克里斯贝克写的,读了一下,是个菜谱式历史,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把泰国历史梳理了一遍。
我们都知道,历史本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能记录在文献中并且流传下来的资料,往往是当时的人们可以留存,并且可能带着主观色彩的资料。
除非历史文献特别多,后人可以在不同角度的历史文献中互相作佐证,才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如果文献不足,在任何国家,历史书都只是统治阶层的宣传册而已。
读了一下,本书作者在前面文献综述部分的一段话倒是和我想的一样。
他说他在前期做资料搜集的时候,发现世界范围内有关泰国的文献非常少,但是在泰国的图书馆里,发现了很多泰文的历史资料。
看来从他者的目光中 ,缺乏一个客观的泰国观察。看来确实不是我找不到相关资料,而是确实世界范围内对东南亚的研究要比其他几个文化核心地的少。
这本书我读了两天,没读出什么感觉来。一团乱麻。
由于对地理不熟悉,导致看到论述不同族群之间的迁徙,冲突,融合以及几个政权的建立和覆灭,第一次读捋不清关系。
此刻,我发现,我需要一张东南亚地图来辅助,也需要到博物馆去看看实物,从感知上获取体验。
其余的资料就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了,倒是不少,但都是在"一带一路" 的主题下做的研究,其中大部分是有关东盟新经济的,少数有关泰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
我对国内大多数的社科研究很失望,尤其对文化宗教的研究。
研究其他族群看待世界的方式,居然是站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去理解的。这不纯属瞎搞吗?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带着错误的偏见,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离事实甚远。
另外,真正有研究精神的人也不用多,大多数是为了评职称,套经费,雇佣研究生攒出来的作品,浪费时间。
如果大家有发现好的有关泰国研究或者东南亚研究的作品,麻烦给我推荐。
其实我最想了解的是有关泰国人的宗教信仰,以及普通民众对这块土地上流行的宗教的理解,这些理解又如何融入到生活中。
对任何一个人群都一样,只有真正理解了他们的宗教,才能理解他们面对生活中具体事情时的反应,感情,和选择。
才能理解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形成底色,以及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读懂当地人的眼神。
从了解知识,逐渐深入,直到能共情他们的遭遇,最终获得自己的深刻感受,和对理解世界的启发。
只有走到这一步,才能真正实现旅行的意义。
不懂知识,哪怕走万里路,也只是一个眼盲的赶路人;懂的知识,却不懂当地人的心情,只是一个心盲的局外人。
虽然现在的互联网号称能让人连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每个人的信息茧房让我们根本无法触摸到之前未了解的领域,除非有新鲜的因素触发,才能打开新地图。
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因为连自己不知道什么都意识不到。自己能想到的自己都知道,如果没有反思的能力,就以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明白了。
人最怕的是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没意识到什么,也一定忘记了自己忽略了什么。
读了几天书,由于刚接触,太陌生,没太读明白,这是接触一种新的文化必经的过程。我先去博物馆看看吧。
博物馆距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只有五公里,天气又闷又热,没法走路,于是打车。
GRAP打车平台和GOOGLE地图中博物馆的介绍里,居然是摩托车行驶的时间。
我们见识了曼谷的摩托车,穿梭在汽车中间,左拐右拐,速度很快,看上去安全系数不高,不能保证每个摩托车司机都身手敏捷,也不能保证路上的每个汽车司机都能随时留意到他们。
我不太敢坐。还是优先选择打车。
我们应该接受曼谷的堵车。第一天去博物馆五公里,打车走了一个多小时。第二天去附近的暹罗广场逛书店,两公里多,打车也是一个多小时。
这么频繁的堵车,看了一下也没遇到交通事故,大概的原因是交通规则设置的不合理,一个红灯的时间太长,导致车队堵了很长,后期放行时几个绿灯都动不了。
另外是机动车道上除了汽车,还有穿着车的缝隙飞驰的摩托车,这些摩托车的突然出现,让汽车必须时时躲避。
除摩托车外,还有一种拉人的三轮车,三轮车随时随地的停在路边,占了路面一部分,本来有些地方路就窄,还要绕三轮车。
 泰国国立博物馆收费,每人200泰铢。
每周三到周日营业,周一二闭馆。我们等了一周,周三去的。
博物馆的建筑曾经是王室庭院,本身就是文化遗产。先前原是给泰国皇宫二王的前宫。号称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博物馆,我以为一定能让我看的明明白白。
兴致勃勃的前往,满载困惑,失落和期待而归。
我以为我会看到让人目不暇接,玲琅满目的藏品。
从东南亚地区出现人类,到文明伊始,到不同政权更迭,从普通民众的生活场景,普通用品,到皇家贵族的珍宝,从他们的宗教祭祀用品,到日常劳作的工具,我都能直观的结合读过的历史资料,加深感性认识。
到了以后发现,这是一个建筑群,由于是古迹,都是建造奢华的平房。用数字编号标着顺序。
一个馆参观完,需要出来后,在庭院里寻找下一个馆。皇宫大院的建筑金黄高大,错落有致,尽显皇家气派,只是参观起来有些费劲。
这些馆也不是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整理的馆藏,前几个馆,基本展示的是皇家的生活气派。文物的说明是泰语和英文。
英文我能看懂,可是这些说明看不懂。
因为这些英文说明里,绝大部分是泰国本地的专有名词。只能用翻译软件翻译。内容也是简单介绍此物的,连由来和作用都说不全。
至于物品背后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底色,说明里肯定无法放下。
需要参观者自行学习。所以我找不到感觉。
但是突然能体会到,在国内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为什么我总是流连忘返,因为每一件文物,都能让我想起历史上的战争,民众的挣扎,生活中的理解,哲学中的理解世界的逻辑。
经常去博物馆,都能让我更加理解历史中那些活生生的人,能共情他们。也能收获很多启发,突然理解了现在文化中的某个特征,影响着人们,在历史中时如何起源的。
每次去国内的博物馆,总是有收获启发的欣喜,感同身受的唏嘘,艺术审美的滋润感。觉得度过一个丰满的精神之旅。
而我年轻时候的同行者,进博物馆总是匆匆来去,然后就催我赶快走,出去吃东西。
小时候因为看到我参观文物总是流连忘返,还总是被哥哥妹妹嘲讽,说我装,说我耽误大家时间。那时候的憋屈,无法言说的孤独感一直都在心里。
曾经有很长时间,逛博物馆和被同行者催促的焦虑一直联系在一起,为了不想被人催,后来我参观此类地方,都是自己一个人去。
直到后来,和个别朋友,老师们去逛博物馆。以及遇到赵先生后,和他一起逛博物馆。
他的知识结构,以及理解事物的思维模式和我非常默契,相近。我们都爱读书,也爱分析,反应速度也相近。
两个人逛博物馆的时候,都同样有兴趣,还能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各自的知识盲点。那种郁闷之感才消失了。
我之前总是被亲戚和亲人贬低,所以总是觉得自己有问题。为什么他们看看就走了,他们总说这些东西很无聊,是站在更高层面看的吗?
但是周三在泰国国立博物馆,我终于感受到了他们的心情。
因为没有知识积淀,所以根本不知道这些文物背后蕴含着什么,也就无法收获丰富的感受,没有感受必然觉得无聊。
此刻想想,能让自己获取感受的是什么呢?就只有口腹之欲了,或者聊聊闲言碎语,别人的八卦。否则就太空虚了。
我和赵先生因为看不懂,看了几个馆也觉得无法收获在国内参观博物馆的感受,很快就觉得无聊。在无聊之下,发现院内有一处咖啡店,就也去吃喝了。
此刻有个强烈的感受,精神上的享受和美食享受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那是一个博大,神秘,又多姿多彩的世界。
如果生活的快乐只能来自吃喝,如同一个生活在绿洲中的人,到了沙漠中,相比之下,这个快乐太浅薄而粗粝。
看上去我们都活在这个社会里,都是一日三餐,挣钱买房生孩子。但其实,不同的人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拥有丰富而深度的精神世界,和浅薄而无知的粗粝物质世界,这一生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体验不同,自然对生活中每件事情的理解和选择也就不同。这也就是人和人话不投机的原因。
逛了一半,我急切的想去买书补充知识,不能容忍自己在这片绿洲门外停留。
不过,从不懂得角度,用完全局外人的身份,参观了几个馆,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感受。
普通人就是沙滩上的蝼蚁,被皇家控制,被意识形态洗脑,过着粗衣麻布的生活,还要不断的为上流阶层歌功颂德,作为他们统治游戏里的棋子,扮演好他们生命中的群演角色。
这种感受,在国内的图书馆能明白,但不强烈。鱼在水中太久了,麻木了。
博物馆中,游客不多,但是遇到几波上学的孩子们,穿着制服排着队参观。与其参观,倒不如说在瞻仰。瞻仰王室贵族们的奢侈生活。
这是一件庞大的带有龙图案的镀金和琉璃装饰的棺材。推测有可能是政府官员用来装饰火葬仪式的。有可能是皇帝赠予拉玛五世时期的皇子,用来装饰其母皇妃的火葬仪式。
这个展厅摆放着几件皇室用的火葬棺材,体型庞大,一队泰国小学生在他们面前显的很渺小,仰着头看了会,又默默的出去了。
这是20世纪的作品,缅甸风格,雕刻技艺如此精湛,每个象牙上的佛像总数有29个。这样的作品往往用于宗教祭祀。
你会发现,民间的人才,往往会被社会力量推到为皇家服务,或者为宗教服务。历史上能保存下来的艺术作品,往往在这两个领域。
而宗教,除了纯粹的信仰作用。在每个政权中更多的是为了灌输意识形态,更好的为统治民众方便利用的工具。
墙上的壁画已经斑驳了。展示的是佛陀早期弟子耶舍,阿那律,以及他的几个表兄弟和仆人当时的生活场景。

第一次来,也没打算看懂,我们信步而走,遇到那个展厅进那个。参观了几个皇室的高贵和奢华之后,就看到了一些佛像。

这些佛像,是泰国在不同的统治时期的造像作品。有几尊是素可泰时期的作品,后来素可泰被大城统治,但这些佛像的风格也没变。

我第一次感受到佛像造像之美是在敦煌,中国历史上艺术水平最高的历史时期的艺术家,雕刻出了让人感动的作品,唐时佛像传递出的神秘感,庄严感扑面而来。

从此以后,打开了我对佛像审美的大门。

在这个展厅中,这些佛像虽然风格和中国不同,这是佛教本土化的特色,但是,其散发的宗教意味,和艺术和谐的美感也让人很触动。

逛了几个馆,由于对文化背景看不懂,所以美引发更多的兴趣,除了佛像之美带给我的艺术感受之外,有一点索然无味。此刻我很想去读几本书。

不懂文化,真的要成为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酒囊饭袋了,除了知道吃,就是聊闲话。身在文明之畔,却进不了门,想起来都觉得着急。

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曼谷最有名的书店。
去找书。

想看看有没有网上找不到的人类学研究,也想看看有没有东南亚地图。
很遗憾,中文区的书籍不多,不出意外,是台湾出版的一些被大陆禁的书不少。除了政治之外,也有一些和中国哲学社会相关的书籍。

很遗憾,中文区有关泰国的书籍很少。还是只有那本微信读书上的《泰国史》。

于是只能找英文,买了几本旅行者手册。阐述比较详尽,我先从宏观层面大体了解一下这个地方吧。
泰国的书比中国贵很多。不过我在买书上,从来不心疼。英文版读起来有些费力,但是为了不当文明门外的文盲,我能把他们读完。

虽然现在网络上的旅行攻略很多,但是和孤独星球出旅行手册比起来,博主们做的攻略干货不够,前几年我还经常参考马蜂窝和飞猪旅行。尤其这几年,打开小红书看看,全是各种吃,各种买。很难看到我需要的内容。

感觉整个传播领域的智力含量在下行。

这种情况下,总有一天会反弹的。
这是曼谷最著名的商圈,暹罗天地,其中的一个商场,暹罗百丽宫。

各国家各肤色的人川流不息,让人深刻的感觉,曼谷就是一个巨大的面对世界的旅游景点。

在世界经济下行,双边世界局势剑拔弩张的当下,这个旅游城市依然热闹非凡,歌舞升平。依然有这么多人在消费,娱乐。

世界之大,大到互不影响。

回到家后,就把地图贴在了墙上,给自己定了计划,先读书,一边读书一边出去走,争取尽快能真正的看到这片土地上发生着什么,沉浸式参与式游玩。

最近为了能找到人类学研究的感觉,又重新读《天真的人类学家》。

做一个人类学家,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好的生命形式。就算做不了人类学家,做一个人类学学习者,也不亏待自己这一生。

金刀慧见孙娟的书房
孙娟老师用社会学、心理学知识帮你理清认知,驱散生活迷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