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国务院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中国推进能源转型,不是能不能做,而是必须做
财富
2024-08-29 13:59
北京
据新华社报道:8月29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白皮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之路、厚植能源绿色消费的底色、加快构建能源供给新体系、大力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白皮书指出,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实现能源永续利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世界经济提供不竭动力,已成为各国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白皮书介绍,中国的能源转型,立足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节约高效、绿色普惠的能源消费新模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深化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积极做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携手各国共建可持续能源的未来。
白皮书说,
中国推进能源转型,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也不是能不能做,而是必须做。
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稳中求进、久久为功。
白皮书指出,中国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广泛形成,非化石能源加速向主体能源迈进,新型电力系统为能源转型提供坚强支撑,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全面建成,能源利用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成为主体能源,支撑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以下是《
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各个章节中的精要部分。全文请点击文末的
阅读原文
。
前言
新中国成立75年来,能源事业加快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全球发展大势、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
一、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之路
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人均用能水平不高,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未来一段时间能源需求仍将增长;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资源环境约束长期存在。应对这些困难挑战,根本要靠能源转型。
2、中国推进能源转型,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也不是能不能做,而是必须做。
3、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补足能源储备调节短板,发挥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有效应对能源安全风险挑战。
4、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5、
中国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2023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6.4%,较2013年提高10.9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9.2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亿千瓦,占发电装机总量的58.2%。清洁能源发电量约3.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为39.7%,比2013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左右。十年来,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中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
6、十年来,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约39万亿元,显著拉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增长。一系列能源领域重大工程建成投产,建立起完备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新能源、水电、核电、输变电、新型储能等领域技术创新加快,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成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支柱。
7、
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十年来,中国向全球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推动新能源技术快速迭代,有力促进全球风电、光伏成本大幅下降。
二、厚植能源绿色消费的底色
8、十年来,中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节能降碳技术和产业,全面提高能源效率,能耗强度持续下降,累计节约能源消费约14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亿吨。
9、截至2023年底,共计发布能耗限额、产品能效等国家标准335项,能效标识覆盖5大用能领域44类用能产品。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2023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
10、深挖工业领域节能潜力。十年来,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36%,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平均降幅达9%以上。
11、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达326.8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4%,较2013年提升了近30个百分点,累计建成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超过4370万平方米。
12、大力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加氢、加气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充电基础设施近860万台,加氢站超过450座。
13、建立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将绿色电力证书作为用能单位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和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将绿电消费作为评价、认证和标识绿色产品的重要依据和内容,鼓励全社会优先使用绿色能源和采购绿色产品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形成低碳零碳的能源消费模式。
14、促进终端用能电气化低碳化。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040万辆,全国铁路电气化比例达73.8%。全社会终端用能电气化率达28%,十年来电气化水平提升约7个百分点。
三、加快构建能源供给新体系
15、
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跃升发展。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风电、光伏发电成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以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为重点,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累计装机规模达3728万千瓦。积极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推广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光伏+农业”新模式,打开了农村新能源发展的广阔空间。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4.41亿千瓦、6.09亿千瓦,合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5亿千瓦,占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40%以上。
16、截至2023年底,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3.7亿千瓦。稳步推进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截至2023年底,近4000座小水电完成改造升级,生态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17、截至2023年底,在运核电装机容量5691万千瓦,是2013年底的3.9倍;在运在建总装机容量10033万千瓦。
18、
推动绿色油气田建设,大力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建设“近零”排放油气田示范区。推进石油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可再生能源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备化工产品等研发应用。探索氢能管道输送,在传统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能源服务站。
19、
不断提升能源系统安全运行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能源管网互联互通。为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加快建设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的能源网络基础设施,提升能源大范围远距离输送能力。形成“西电东送”北、中、南三大通道的跨省跨区输电格局,输电能力约3亿千瓦,建成20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不断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形成以若干区域电网为主体、区域间有效互联的电网格局。
20、提升能源系统调节能力。深入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合理布局天然气调峰电站,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进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截至2023年底,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火电装机容量近7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5094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强化网间互补互济能力,挖掘可调节负荷、车网互动等需求侧响应能力。
四、大力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
21、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技术。建成完备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高效晶体硅、钙钛矿等光伏电池技术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量产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超过25%。陆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突破10兆瓦,单机18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顺利下线。水电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全产业链体系全球领先,世界最大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已在白鹤滩水电站投运。全面掌握“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大型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玲龙一号”小型压水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智能电网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建成柔性直流输电等标志性工程。新型储能和氢能技术加快发展。
22、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大力推进智慧电厂、智能油气田、智能化煤矿建设,提升企业决策智能化水平、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链条各类主体信息共享,实现全景可感知、全局可控制、主配电网有效协同、各类电源实时调控,提升电力资源配置效率和系统安全运行水平。
23、培育能源新业态新模式。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协同互动的供给新形态。结合工业、交通、建筑等典型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建设智能微电网,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推进虚拟电厂建设,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推广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地热、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余热利用等综合能源服务新模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五、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
24、持续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电网统购统销局面基本打破,发电和售电环节全面引入市场竞争,配电环节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综合能源服务商、虚拟电厂、新型储能企业等新型主体蓬勃发展。民营企业成为新能源产业的主要力量,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中民营企业约占60%,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组建国家管网公司,逐步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
25、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省、区域、省间交易高效协同,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有机衔接。组建电力交易中心、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和煤炭交易中心,搭建公开透明、功能完善的能源交易平台。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由2016年的17%提高到2023年的61.4%,2023年风电光伏市场化交易电量占风电光伏总发电量的47%,有力促进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26、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有序推动各类电源参与市场,不断完善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体系,全面放开工商业销售电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推动煤电由基础性电源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变。出台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政策,完善分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削峰填谷、错峰用电。构建起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激励约束并重的自然垄断环节价格监管体系。健全灵活反映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和国内供需形势变化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28、
加强政策支持。适应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健全清洁能源相关标准体系。制定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根据目录制定完善产业支持政策。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对清洁低碳能源项目支持力度。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加大绿色贷款投放,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优化清洁低碳能源项目核准和备案流程,简化分布式能源投资项目管理程序。
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9、
中国能源绿色发展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引擎。2013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年均占全世界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40%以上,2023年新增装机占全世界新增装机的一半以上。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大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4年至2023年,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3.6%增长至18.5%,其中,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量的贡献率为45.2%。
30、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和风电装备为可再生能源在越来越多国家广泛经济利用创造了条件。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了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的贡献。
31、
持续推动“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2021年,中国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绿色低碳能源已成为中国在共建国家能源合作重点。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一大批标志性能源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有效解决了所在国用电难、用电贵等问题,为所在国提供了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方案。
32、共同打造高水平能源合作平台。中国倡导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已达到33个,覆盖亚洲、非洲等六大洲。推动中国-东盟、中国-阿盟、中国-非盟、中国-中东欧、中国-中亚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等6大区域能源合作平台落地见效。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议机制。聚焦能源安全、能源转型、能源可及和能源可持续发展议题,为全球能源治理变革贡献中国方案。
结束语
中国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能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广泛形成,非化石能源加速向主体能源迈进,新型电力系统为能源转型提供坚强支撑,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全面建成,能源利用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成为主体能源,支撑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储能研究院
穿透全球市场迷雾,洞察储能产业趋势。知行合一的专业团队,为储能产业投资和可持续发展赋能。服务范围:储能企业品牌价值挖掘与传播、储能企业专题调研、国内外产业链关键资源匹配、主题沙龙定制、优质项目及案例的线上线下路演、项目投融资及企业收购并购。
最新文章
身陷纠纷泥潭 科陆电子三年亏近13亿元
「天合公主」升任联席董事长,父女携手掌舵400亿光伏巨轮
孚能科技:十五载辛苦耕耘 一朝易主
光伏行业内斗升级 晶科能源为何追着隆基绿能打
隆基绿能:2025年会否重回巅峰?
中国能源企业为何押宝乌兹别克斯坦?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预计年底完工,年产储能规模40GWh
赴港上市「官宣」 曾毓群能否海外再造一个万亿“宁王”?
硅料巨头「联合减产」 光伏价格或迎10%涨幅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要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突遭证监会立案调查!锂电大牛股「福能东方」爆雷
国家能源局迎新掌门:王宏志接任党组书记,引领能源行业新篇章
光伏行业寒冬持续 央企纷纷撤离背后有哪些隐忧?
深耕储能11年,华能清能院携生态伙伴谋「春耕」之计
润阳股份多个海外项目停产!通威50亿光伏并购案再添变数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副司长刘亚芳:储能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能源法》权威解读:明确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大利好!工信部出手 新型储能领域培育3至5家千亿元以上规模生态主导型企业
硅料企业步入严冬:通威营收锐减,「四大天王」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近百亿
光伏龙头前三季报出炉:晶科主营业务利润下降,隆基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17.7%
29日上市!光伏设备「小巨人」拉普拉斯轻舟已过万重山?
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双降,储能已成亿纬锂能新引擎?
1.6GWh!欣旺达为何押宝澳大利亚?
宁德时代三季报来了:净利润超360亿元,总市值已达1.1万亿元
海博思创科创板IPO获通过!释放出五大重要信号
新型储能龙头「海博思创」IPO再冲刺
半年巨亏31亿,通威股份凭啥继续狂奔?
杉杉股份业绩滑铁卢:10亿净利润蒸发,涉嫌18亿债务违约
超级干货!成都发布企业光伏和新型储能项目需求清单!100个项目,手慢无!
市值缩水至83亿,派能科技如何爬出亏损泥潭?
奇点能源发布的这款「储能宝」,能否打通工商业储能市场的任督二脉?
营收利润齐降,储能业务拖了鹏辉能源的业绩后腿?
光伏行业已处周期底部?价格战风波未平,专利战风波又起!
隆基绿能股价低迷,业绩巨亏引市场担忧
国务院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中国推进能源转型,不是能不能做,而是必须做
人民日报深度报道:佛山宝塘储能站何以“毫秒级”响应电力系统调节需求?
阿特斯上半年储能销量暴增3309%,预计全年出货6.5~7GWh,全球开发在建项目62.8GWh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储能业务营收为何首次出现下滑?
首个全面绿色转型顶层设计文件出炉: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微电网、虚拟电厂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要提升常规直流技术性能,实施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
三部委联合发文:聚焦储能系统调节能力,提高各类储能的调度应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河北省独立储能新政:不再单独配建100MW/200MWh以下储能,全省租赁;全年充放330次,禁止高充低放
我国新型储能领域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
宁德时代2024半年报:营收同比下降11.88%,储能毛利率29%
光伏行业迎来新一轮震荡周期!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呼吁共克时艰
三大巨头上半年合计预亏百亿!光伏行业为何集体陷入盈利困境?
刚因内幕交易被罚522万!赣锋锂业上半年预亏7.6-12.5亿
33个月缩水4500亿,隆基绿能市值为何持续暴跌?
沃太能源IPO终止 科创属性曾遭质疑
全球最大钠电池储能项目投运,业内人士这样看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