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储能11年,华能清能院携生态伙伴谋「春耕」之计

财富   2024-11-15 10:28   四川  

初冬的浙江长兴,还未见有丝毫寒意。11月7、8日,一群致力于中国储能事业发展的行业大拿,对储能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商业前景进行了热烈讨论。这已经是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华能清能院)第三次举办发电侧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论坛了。

这次会议的举办时期也选得颇为“应景”。就在会议前一天,工信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要持续提升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加快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动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

而在会议结束当天,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下称《能源法》),能源法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华能清能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卫东在论坛上致辞。他表示,华能清能院深耕储能11年,目前业务范围覆盖储能电站、换电重卡、智慧运维、检测认证等多方面。颗粒归仓重要,谋划春耕更重要。

2014年,电动汽车和锂电产业开启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储能行业“微风渐起”。华能清能院也是在这一年投身储能,其储能技术研发团队聚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技术,从此在储能这条慢跑道上砥砺前行。

2017年,华能清能院在业内首次提出分散控制的电池储能技术,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储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华能清能院“分散式”储能的技术路线逐步成为电池储能行业的主流技术。

2021-2024年,储能行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行业起起伏伏,优胜劣汰,华能清能院作为长期耕耘储能行业的头部玩家,在这轮大浪淘沙中毅然挺立,业务越做越大,电池储能系统集成业绩累计达7GWh。

华能清能院储能业务分四大板块:储能电站、换电重卡、智慧运维、检测认证。

华能清能院在业内首创分散式电池储能架构,实现了电池簇的精细化独立管控,于2021年建成世界首座分散式独立储能电站,成为行业内技术主流。近三年,“3S”一体化系统、构网型储能技术、高安全泡沫消防以及35kv高压直挂系统等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换电重卡方面,华能清能院团队已构建动力电池系统、充换电系统、智能调度与数据管理云平台三大技术体系。开发大容量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包,首创矿山工程机械柔性吊装换电技术,并于2021年在魏家峁露天煤矿建成全国首座矿山工程设备柔性吊装换电站。

华能清能院于2019年开启储能数字转型,开始研发储能智慧运维系统,并于2021年6月底在华能智慧运维中心上线运行。系统面向生产实际需要,利用云端大脑,为电站提供电芯级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测与智慧运维服务,实现华能储能电站由故障检修向状态检修的跨越。目前已陆续接入安徽、门迪、山西、山东、内蒙古等地储能电站525MWh,预测警准确率达80%以上,有效降低电站各等级故障率50%以上,运维效率提升20%以上。

华能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于2021年建成,研发实验室聚焦电芯本体核心技术,研究领域高安全性半固态/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前沿电池技术,具备电池单体的核心材料研发、电池组装和电池性能测试能力;检测实验室已通过CNAS认证,具备电池-电池模组-电池簇多层级性能检测、储能电站并网检测等能力,建立华能储能检测标准、严格把控储能电站安全和质量,支撑电池储能产业进一步提升。

十年磨一剑,霜刃及锋试。华能清能院储能项目,目前已经遍布中国大地,东至山东海阳,西至新疆乌什,南至海南临高,北至呼伦贝尔。

华能清能院的多个储能项目,都创造了全球第一:世界首座百兆瓦级分散式独立储能电站—山东黄台100MW/200MWh独立储能项目;世界首座百兆瓦级构网型独立储能电站—山东莱芜100MW/200MWh独立储能项目;全球装机容量最大单层站房式储能电站—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配套储能项目;全球最大规模35千伏高压直挂储能系统—青海海南州150MW/600MWh储能项目。

其中,青海的格尔木时代新能源光伏储能电站项目,是中国首座规模最大的商业化光储电站。自2015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青海格尔木时代新能源光伏储能电站项目历经近一年的紧张施工与调试,于2016年1月26日成功并网发电。该电站主要包含光伏电站1座,储能电站1座。其中光伏电站容量为50兆瓦,全部采用310瓦多晶组件,设立50个常规集中式1兆瓦子方阵,以5回35千伏电缆电路接入站内35千伏母线,经35千伏线路送至光伏园区110千伏汇集站,经升压后并入电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电站实现了以储能技术平滑和调控波动电源、保障新能源发电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的成功应用示范,电站的储能系统与光伏系统的结合,可有效弥补和抑制光伏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对改善光伏发电品质,协助电网调峰,平滑输出电能,提高电网稳定性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电站通过两年多的运行,充分验证了大规模储能和新能源联合运行的良好效果。可以说,通过这个项目‘储能+可再生能源’模式正在不断发挥效应。

与一般研究院光搞研究不同的是,华能清能院一手抓技术研发,一手抓产业落地,真正做到了产学研一体化,开创了以“科技研发、检测认证、技术服务、科研产业”为四轮驱动的新能源科研创新格局,打造出了优才培育工程、数字管理工程、党建铸魂工程、文化再造工程、科技CYD工程(海上风电、CCUS)、产业链链长工程(储能电站、风电改造)、平台建设工程、产业培育工程(换电重卡、地热等)、一流保障工程九大工程。

华能清能院能够在业内脱颖而出,引领潮流,离不开团队每个成员的辛勤和付出,更离不开各个板块团队带头人的智慧和投入。

华能清能院储能团队技术带头人——刘明义博士,十年来深耕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他是项目现场的“黑博士”、出差大军中的“尖子生”,也是京华大地上的杰出工程师、储能行业的年度人物。

对于储能行业的未来,刘明义充满信心,但他也深知这个行业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些痛点急需解决,一些堵点急需疏通。

刘明义表示,发电侧配置储能的成本完全由发电企业承担,且缺乏相应的补偿机制,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在新能源平价上网的背景下,一些项目正处于盈亏平衡点,增加储能投资意味着发电企业在牺牲自身利润来服务整个电力系统,这无疑降低了发电侧配置储能的积极性。因此,当前要平衡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要加快电力市场的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同时辅以必要的政策支持。

储能研究院
穿透全球市场迷雾,洞察储能产业趋势。知行合一的专业团队,为储能产业投资和可持续发展赋能。服务范围:储能企业品牌价值挖掘与传播、储能企业专题调研、国内外产业链关键资源匹配、主题沙龙定制、优质项目及案例的线上线下路演、项目投融资及企业收购并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