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
文化
生活
2023-10-10 21:03
青海
自从感冒好得差不多了,睡觉就很香。最近几年,我觉得睡觉是人生最享受的事。睡一觉醒来,看见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蓝狮子,知道该做的事情,但是很难坚持下去,如何能持续地坚持做一件事情?”是真的不知道。有些事我也知道该做,但我也很难坚持下去。当然,我也能靠头脑编一个答案来回答,或者求助AI。这些方法有没有用?应该有用吧。但我不知道,也不用装知道。“蓝狮子,大手印和大圆满,哪个更厉害,最后的境界是不是都一样?”“蓝狮子,现在生活太苦,压力太大,我又没有一技之长,现在很迷茫,我该何去何从?”“蓝狮子,我小孩要上大学了,现在哪个专业更合适一点,以后方便找工作?”我是真的不知道。学佛我是半路出家,很多知识都不知道;修行我也是刚入门,怎么教人我也不知道;上过大学,专业知识早就忘了,上过班创过业,但出家有些年了,如何赚钱的事,我也不知道。
当我回答“我不知道”的时候,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不知道,我也不觉得是多丢人的事。有人做过总结,人的成长,有几个过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以为自己知道,相信自己知道,会越活越复杂。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不用掩饰,也不欺骗,更不担心,会活得简单。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那些知识越多的人,越有这种“特点”。知识是二手的,是借来的,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智慧是一手的,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经历,有体验。知识是复制品,有知识的人总是在重复他人的话。而智慧是鲜活的,是流动的,是无法复制的,有智慧的人只说自己的话。知识来自外部,可以学,可以借。而智慧来自内部,无法给予,也无法获得,只能自己生长。知识需要相信,需要各种逻辑证明。而智慧不需要,智慧是知道。当你知道了什么是不生不灭,你根本不需要说服自己相信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存在。知识是用来加强“自我”的,知识越多的人,“自我”往往越明显。而智慧是用来摧毁“自我”的,智慧越多的人,“自我”越弱。有大智慧的人,没有“自我”。我学过很多知识,但都忘得差不多了。我也不担心,用的时候,再去学。我也没想靠某项知识来谋生。我有多少智慧?我不知道。我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沮丧,发现我好像没什么智慧。上次有朋友问我:你在山上过得好不好?缺什么东西吗?我帮你寄过来。我回答说:除了修行不好,我什么都好!除了智慧,我什么都不缺。有人觉得我这是谦虚。可能算吧,但我确实如此啊。我看见很多人修行比我精进,持戒比我精严,布施比我大方,辩才也比我厉害。我修行不好,是事实。至于智慧,该如何衡量呢?既然是最智慧的,也是最愚蠢的。那说明我的智慧不是一直都在的。有一次在线上和大家分享交流,很多同学觉得我的分享非常有智慧,我后来看回放,也觉得分享得很棒!忍不住自己又听了一遍。就像有时看见自己以前写的某篇文章,我觉得写得真好,自己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嗯,我好像有些自恋。但那种状态不是一直都有的。不是每次分享,都很有智慧,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写得很好。这说明智慧本不属于我,它只是偶尔出现。德国诗人歌德说:美是神秘的自然法则的显现。神秘的自然法则向诗人显现,被诗人捕捉,并凝固在他的笔下。昨晚在必经之路群里,有一名女同学给另一名女同学公开写了很诚恳的道歉信息,为几个月前的一件事情道歉。同学回复说:大山如何爱着每一棵树?大海又如何爱着每一条鱼?我不知道。只是在当下我很感动,脑海中出现了那两句话。
(AI说:这就是大海爱着每一条鱼)掌握了某项知识,我随时可以拿出来用。我会解鸡兔同笼的问题,那随时问我,我都能回答。智慧不行啊。灵感无法一直都在,生活中的问题也都不一样。我无法像使用知识一样来使用智慧。什么时候智慧会出现?如何才能让智慧出现?这两个问题,我琢磨过一段时间的。最后的结论是,我不知道。也没人能知道。但有个方法可以增加智慧出现的概率。我没有智慧,我只是一根芦笛,空心的芦笛。如果有人觉得我的分享很好,文章很好,那只是智慧偶尔流经芦笛,发出的悦耳的声音。
当我越不考虑自己,自己的贪念越少,智慧流经芦笛的概率越大。这就是方法。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永远骄傲不起来。一根芦笛有什么好骄傲的?
【七哥闲谈】
答应给出版社做《人生必经之路》图书推荐的,差点忘了,没看过的同学,可以买来翻翻,当当网上购买会带有写给读者的一封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