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ArtAlpha
Interview
一条艺术中心开幕展“秋水共长天”现场
十年来,“一条”以当代艺术为纲,生活美学美物为领,遍寻国内外具有引领性的当代艺术,浸润于生活美学美物,不断积累、研判、传播对美的理解。
这个金秋,“一条”从线上走向线下,迎来一条艺术中心的开馆。开馆展览“秋水共长天”(10月31日-11月23日)设于杭州西溪湿地一栋国宝级的清代古建,前后分置两个展厅,隔小院而对望。
展览精心遴选80余件当代艺术作品与生活美物——包括丁乙、张恩利、余友涵、耿建翌、陈可、徐震、崔洁等艺术家的当代艺术精品;还有来自明清及当代的屏风、沉香、壁砚佛像、紫砂、瓷器等美物,与法国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并置展陈,不拘一格,呈现一场特殊的跨门类、跨时空对话。
一条艺术中心开幕展“秋水共长天”现场
对话“一条”合伙人
寻找属于东方的审美
一条艺术中心开馆
/ 01
在一条艺术中心开馆之际,我们专访了一条合伙人王淑瑾女士,一起来和我们了解下“一条”从线上爆款开辟线下空间探索的背后。
王淑瑾(WANG SHUJIN)
“一条”合伙人 艺术学博士
ArtAlpha: 能为我们介绍下一条艺术中心成立的背景吗?
王淑瑾: 我们线上已经做了十年,踏入艺术领域大概三年多,通过线上与艺术的接触,我们觉得要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美,艺术品非常需要线下的体验感,所以开设线下空间的想法其实已经酝酿很久了。
同时,线下空间也体现了“一条”的整体价值观,空间的内容是我们线上想表达的核心部分。
ArtAlpha: 为什么选址在杭州?
王淑瑾: 一方面机缘巧合,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文化和艺术的基因,比如有美院……这样深厚的当代和传统融合历史正好也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的空间是在西溪湿地的一个非常有历史氛围的街区中,整个建筑是清代的老宅子。这是我们主动选择的,过去的展览多在美术馆或画廊白盒子展厅,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特别的空间融合建筑和艺术,将更有温度和历史韵味的艺术带给观众。
这里将作为我们长期的线下展览空间,定期举办展览。开馆展后,预计在11月底会有一位青年艺术家的个展。明年初,我们还将举办一位上海藏家的收藏展。
我们还有一个待开放的空间,将来会用于艺术教育和器物展览。
一条艺术中心开幕展“秋水共长天”现场
ArtAlpha: 艺术教育是指?
王淑瑾: 很多人之前只能通过视频了解我们,为了和读者更近距离交流,我们会组织一些线下讲座和交流活动,从线上走到线下。
ArtAlpha: 什么样的器物展览?
王淑瑾: 我们计划以自己的标准推出一系列器物相关的展览。比如,在陶瓷的选择上,我们不会推传统的作品,而是选择一些用传统材质进行创新的艺术家。
这次展览我们就带来一位玻璃艺术家,他的作品虽然看上去是玻璃材质,但涂有银釉和金釉,与当代艺术形成了良好的呼应。
ArtAlpha: 这个空间是什么样的运营模式,对外售票吗?
王淑瑾: 我们一般采用邀请制或者预约制,不售票。大家了解“一条”最擅长的是线上,尝试线下空间,是因为我们希望把“一条”的美学标准,通过线下空间具体呈现出来。
ArtAlpha:你们的美学标准可以给我们描述下吗?
王淑瑾: 审美很重要,它让每个人在刹那间从现象世界中辨识美丑,进而从人生的每个瞬间具备当机立断的能力。
很多人有逻辑知性能力,但我们的展陈试图唤醒每个人自身有的另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通情能力。通过我们跨门类的展览展示打破壁垒,希望营造一个有体感、有温度的艺术空间。
一条艺术中心开幕展“秋水共长天”现场
ArtAlpha:线下展示的作品,是否都是来自于你们线上的一些内容或者会员及合作伙伴?
王淑瑾: 不是,我们不会限制这些参展艺术家仅仅为我们过去线上合作或者报道过的,而是面向所有人。
ArtAlpha:那是如何来挑选作品?
王淑瑾: 经常看“一条”的朋友应该比较了解我们,过去,我们一直在寻找和主流不太一样的生活方式或者个案,目标是记录默默无闻但执着于自己领域的人,寻找独特的故事。
这些年下来,这样的“非主流”慢慢也变成一种对于社会发展的记录,我们记下了很多张独特的面孔,甚至有一些“非主流”也变成“主流”,比如孤独图书馆不再孤独等等。
要总结我们整个记录的个案的大体特征或者审美方向,大概可以叫做“东方现代主义”。回到艺术上,现在的背景下,东西方艺术文化对冲带来的问题更加突出,而中国的现当代艺术直接生成于这个背景环境下,其所代表的美学取向是这个时代的文化艺术方向。我们想探索一条新的发展方向,从东方的历史脉络来梳理,这也是中国文化境界高度所决定的历史必然。
比如这次展览,我们在现场放置了十几件古代门类的藏品,比如王蘧常的册页、元代的古琴,融合在当代作品展陈中,每个门类都像一个很隐蔽但很深邃的入口,吸引大家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到这样一个艺术空间中。
ArtAlpha:是否会考虑别的城市继续开设这样的空间?
王淑瑾: 暂时没有这个计划。因为这个空间能够很好地传达我们的理念,非常适合我们,已经签了较长的合约,比较稳定。
ArtAlpha:这次展览中,注意到很多藏品都来自一条艺术基金会,这个基金会主要都关注哪些领域?
王淑瑾: 我们的基金会主要以推广中国本土现当代艺术为己任。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家收藏名单。在这个名单内,我们会进行填补,因为艺术品的收集过程往往需要时间。
我们有一个顾问委员会,负责筛选作品,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国本土现当代艺术。当然如果有机会,我们也会关注古代艺术品,比如这次展览有一把元代古琴,是来自一位著名藏家的借展。
一条艺术中心开幕展“秋水共长天”现场
ArtAlpha:这次展览的作品,除了一条艺术基金会的收藏,还有哪些来源?
王淑瑾:这次展览中还有部分作品来自画廊和藏家的借展,以及10月31日至11月22日期间举办的一条线上艺博会作品。
ArtAlpha:您提到未来有2~3个展览的计划,每个展览大约会持续多长时间?
王淑瑾:一个展览大约是三个月,比如下次展览将在11月30号开幕,春节后结束。
ArtAlpha:展览的策划逻辑是以你们的收藏为主吗?
王淑瑾:不是的,像接下来在这里个展的艺术家,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对话,艺术家的重要性和与空间的适配感都很关键。这位艺术家之前从未来过杭州,这让我感到惊讶。他此次专门为展览创作了一批新作品,效果很精彩。
ArtAlpha:这是否意味着你们考虑进入一级市场?
王淑瑾:我们其实没有太局限于艺术行业内的规则,希望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创造一个大家喜欢的空间,打破壁垒。
虽然现在整体艺术市场都面临困难,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这个空间给大家带来信心。其实我们一直在做相同的事情,我们相信美学能坚定大家的信心。
一条艺术中心开幕展“秋水共长天”现场
ArtAlpha:“一条”的线上内容保持日更,又增加了线下内容,如何保持高效的工作方式?你们是如何找到这些人物的?
王淑瑾:我们希望通过视频记录在美学领域默默耕耘的人和事,365天保持视频日更的频率,从一开始就不是跟其它纪录片团队比拼拍摄能力,而是基于互联网传播的“高品质、碎片化”。
之前的合伙人都是做生活方式媒体的,所以找到适合我们内容的人物,保持日更并不是最大的难点。记得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一个下午能找到几十个选题。
ArtAlpha:“一条艺术”成立3年,您觉得在“一条”中加入艺术内容的反馈如何?
王淑瑾:艺术家其实不太容易被报道,很多艺术家不愿意被写,也不想让大众知道他们的作品。
同时,艺术是最难用大众语言解说的,我们的定位一直是大众媒体,希望成为艺术家与大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但有些艺术家并不需要这种沟通。艺术家往往希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我们尊重他们的意愿,所以我们开辟了“内容漏斗”的方法。比如我们会从介绍藏家的家开始,吸引观众的兴趣,然后再介绍墙上的画和收藏理念,最后引出艺术。
这种方式的接受度很好,阅读量也相对较高。
ArtAlpha:这种内容策略很有效。
王淑瑾:是的,我们之前做过一个杭州藏家的案例,点赞和转发都很高,说明内容漏斗确实有效。
进行纯粹的艺术家采访比较困难,艺术家首先不太接受大众媒体的表达,同时绝大多数用户看到“当代艺术”四个字时往往会感到畏惧。
我们最近替一家艺术酒店进行策划。他们曾试图通过艺术品宣传自己,但传播效果一般。我们现在帮他们重新策划,突出酒店的设计理念和美食,最终再引入艺术部分。
一条艺术中心开幕展“秋水共长天”现场
ArtAlpha:您觉得将一条过去平台上的买家转化到收藏当代艺术容易吗?
王淑瑾:挺难的。不过,我觉得杭州的藏家挺厉害的,增长很快。他们有书画和器物收藏的传统,一旦对当代艺术感兴趣,转变速度很快。
ArtAlpha:对于销售艺术品,你们在内容传播上有什么特别的策略吗?
王淑瑾:我们的态度是让人直接感受到美,而不是强迫他们购买。我们更倾向于自然引导。
ArtAlpha:“一条”的线下拍卖和传统拍卖行有什么区别?
王淑瑾:我们主要还是依赖线上拍卖。线下拍卖是因为合作方希望有这样的展示,像紫砂这样的器物需要线下体验。
相比传统拍卖,我们更多还是希望用新的形式吸引新买家。我们相信中国的经济在经历周期后,会持续向好,东方也一定会崛起。这是我们对未来的判断,所以相对应的文化崛起也是必然的,因为民族自信需要有与之相印证的实物,中国艺术品就是实证,而且艺术往往有预言性,它兀自走在时代前面。
ArtAlpha:这听起来很积极。
王淑瑾:是的,我们从一开始就关注这一方向,所以线下空间选择了有历史韵味的建筑,借助老宅子来体现我们的理念。我们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的回归和现代融合。
走进“秋水共长天”
体验跨时空的艺术对话
一条艺术中心开馆
/ 02
此次开馆展览,“一条”精心遴选了80余件艺术佳作,包括当代艺术家的架上、装置和影像作品,远至明清、近至当代的中国器物艺术品,海外艺术家的雕塑作品、现代家具……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共处一室,发生有回味的对话。
展览空间古意森严,气韵非凡,其木构奢华繁美,雕梁、斗拱与整体繁复架构足供观赏赞叹,空间本身的“境”与“气”更是敞开了一个场域。
李颜珣
左:《粉斑绿苔梅瓶》,2021
来自明清及近现代的各类器物:古琴、屏风、佛像、器皿、赏石乃至棋盘……还有当代的瓷器、紫砂与沉香,雅趣十足。
几件重磅展品,包括一代学术名家王蘧常先生的书法转变之作《章草字典序》;明代的“神龙”古石;龙文的《六根清净套组》——一组六把形态各异的小竹根壶;陶瓷艺术家李颜珣新作《围木Ⅱ号》——以木桩为原型设计的琉璃彩釉台几。
丁乙,《十示 2022-7》,2022
亚麻布上绘画,180 x 180 cm
一条艺术基金会借展
陈可,《包豪斯德绍校舍No.1》2022
布面油画,200 x 130 cm
一条艺术基金会借展
当代艺术部分,既有余友涵、丁乙、张恩利、耿建翌、毛焰、段建伟、徐震、刘韡等重量级艺术家作品,也有陈可、孙逊、吴笛、肖江、杨伯都、张如怡、崔洁、周思维、廖斐、郭熙、关小、李颜珣等青年艺术家的代表佳作。
此次展出了丁乙近年的转变之作《十示 2022-7》,他用“十示”符号演绎流动的星空和海洋。还有陈可在“包豪斯女孩”之后的进阶之作,《包豪斯德绍校舍No.1》,聚焦于包豪斯建筑和美学。
余友涵,《2018.01-01》,2018
布上丙烯,60(H) × 50 cm
余友涵是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这次展出的作品,是其重要系列“圆”的延展。80年代受道家思想影响,余友涵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形象——圆作为画面主体,寓意着事物开始和结束。由黑白圆到彩色圆,他以相似的笔触创作造型千变万化的抽象作品。2008年开始,他把主要精力再一次投入抽象“圆”的主题,形态多变而自由,更大范围地打破曾经的绘画经验和语言限定,此次展出的作品足见其画面的丰富变化。
徐震,《山水-异形(110 cm-107cm)》,2024
水墨绢本,200.2 x 138.6 cm
徐震的水墨新作位于天井处,与四周建筑上的木雕交相辉映。
这次展出的《山水-异形(110 cm-107cm)》中,假山石被拼成了外星人的模样,象征东方传统文化的山水,和来自西方流行文化的“异形”并置,徐震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调侃着全球化,隐喻着文化的挪用和糅合,这也是他创作中一直关注的话题。
在他看来,这系列创作中水墨更多是一种文化符号,媒介本身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张晖,《组合2012.5b》,2012
布面丙烯,145 x 200 cm
展厅里,张晖的作品与桌上器物呼应。
张晖在创作中既画日常具体的事物与情感,也画抽象的精神。2006年从美国回国以后,他的作品更加简化纯净,颜色也更加明亮。与此同时他对于绘画的思考也在不断深入,在《组合》等系列作品中张晖通过颜色、形态等方面的“平面性”实践,试图消弭具体的情节,引领观众进入深层次的思考与冥想当中。
彭斯,《熔裁 NO.1》,2024
布面油画,220 × 180 cm
展厅里非常吸睛的作品,要属彭斯的这张热烈的红色画作。
彭斯,80后艺术家,2004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2016年就在中国国家美术馆举办了个展。之后他便搁笔,四处云游,再次开始创作时风格大变,从之前偏古典的风格转向抽象绘画,每张画蕴含着上万笔,而每一笔都是自我的观照。
在近年来的作品中,他大胆地采用了以往绘画中回避的鲜艳色彩。他摒除了柔和的自然光,将理想中应呈现的炫目的光线、茂盛的景象、浓烈的情绪都投射于肖像面孔与意像的风景之中。
(前)宋代古物
(后)吴笛,《喷泉2》,2002
木板油画、金箔,100 x 80 cm
“秋水共长天”展览现场
吴笛在创作中经常以古典绘画中的图像为素材,进行大胆、颠覆的挪用创作。
这件吴笛早期的作品,她从西班牙绘画大师委拉斯开兹的海神喷泉中获取灵感,用金箔贴出人物的轮廓,艺术史的经典图像被她信手拈来的组合、重置,呈现出一种黑色幽默。作品前的古物是宋代用作货币的金叶,与画中的金箔形成有趣的呼应。
黄亮《木镜框架,软粘土制头盖形物体,泥土纸制望远镜形状物 ,方轮廓油灯外罩,靠右签筒》,2023
布面油画,76.5 x 61 cm
来自东北的80后艺术家黄亮,近年的作品反复地描绘着一系列物件。
平日里他热衷于手作,手作的经验令他敏锐地察觉到物器之灵,平凡的日常物、神圣的法器均在其画作中闪烁着灵的光晕。其作品中笔触细腻松弛,形的边缘细部模糊不清,物的存在若隐若现,黄亮用静谧沉稳的灰色捕捉到器物之形,它们应合心相,引领观者走入意志的旷野。
创作时,他反复观察、涂抹,最终提炼出带有自省气息的形状,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家遗留在画面中的精神痕迹。
“秋水共长天”展览现场
雅尼·卡努西,《无题-虹彩雕塑#VII》,2022
树脂、油漆,45 x 30 x 30 cm
来自法国的95后艺术家雅尼·卡努西(Yanis Khannoussi)的抽象雕塑,和古琴、棋盘并置,别有一番风味。
卡努西对一些超越人类感知的概念十分着迷,例如“地平线”、光线等。渐变色在虹彩雕塑表面进行着无穷的变化,表现了艺术家对地平线这一概念的理解。
因喜欢工业制品的感觉,他通过使用气动喷枪,刻意模仿了工业车身的表面处理标准,从而抹去手势、笔触和任何源自艺术家的独特“印记”。
佐伊·瓦希尔雕塑作品
“秋水共长天”展览现场
在另一位法国艺术家佐伊·瓦希尔的铜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旧物:罐子、破旧的雕花横梁、用来做糕点的传统木制模具。
佐伊·瓦希尔曾获众多大型户外项目委托,她也是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公园委托创作的法国女性艺术家代表。
瓦希尔的作品总是以一个即将被抛弃、遗忘、或消失的物体为出发点。她以铜铸的方式,组合日常事物及文字,见证时间流逝,让物永恒。
更多展出作品▼
崔洁
《银端镇》
110x150cm
布面丙烯
2021
现代化、城市景观的发展和当代建筑统一且乏味的风格一直是崔洁城市系列绘画所讨论的核心主题。在崔洁的笔下,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联结、交织,转化为她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景观那看似乌托邦式的展望与探索,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引发观众的群体怀念。
2019年秋,崔洁前往了位于英国埃塞克斯的1920年代现代主义工厂小镇银端镇(Silver End),以及东提尔波利地区的巴塔工人村(Bata Estate)。她在当地进行实地调查及访问工作,继而查阅相关历史的数字档案。
崔洁基于此经历创作了一系列油画及纸上作品,以探索当地建筑计划的社会环境及政治背景。并通过这一系列绘画作品,将埃塞克斯特有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现代时期计划,与中国首个“工人新村”——1950年代在上海建设的纺织工人村落曹杨新村的历史相联系。
吴东元《合⼀》
容量:200cc
吴东元,男,字半丁,一九七二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蜀山,高级工艺美术师。一九九二年师从叔父吴 群祥先生,是当代紫砂艺人中,设计、制壶、陶刻皆优的代表。所制砂壶均融入了自己多年来对紫 砂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带有浓烈的个人风格。文人器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门类,贯穿 于整个紫砂创作的历史长河,在紫砂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东元先生作为紫砂中生代制壶名 手中的佼佼者,所制紫砂器,以“⽂⽓”著称,被誉为当代文人器的代表。二零一八年,创建志修斋 紫砂艺术空间。
刘韡
《紫气》
300x180cm
布面油画
2008
刘韡的“紫气”系列,大量运用充斥着混浊感的紫色,暗示着环境污染问题,但紫色又往往与“尊贵”或“华丽”等词有着似是而非的关联,譬如人们常说的“紫气东来”便暗含着这一层意思。
最终画面呈现出的效果并非一片颓然,类似电路板的线条所勾画出的城市轮廓形象消解掉你通常观测到的城市印象,整体色调是神秘与忧郁的色彩并存,同时暗含着现代城市中的光影迷离。
龙文《六根清净》套组
明“神龙”古石
年代:明
材质:古石,榆木(底座)
尺寸:通高42cm 横长39cm
此石造型奇巧,恰如一条躬身探视的商代巨龙,龙嘴大张,龙头、龙角毕现,气韵生动,故起名为 “神龙”。此“神龙”赏石通高42厘米,横长39厘米,头角探出台座之外,身体迂回,单足嵌于台座之 上,沉稳而又富有动感;赏石应为灵璧石,石质坚硬,满壑纵横,清瘦峻挺,石表因长期熏染而略呈 黄灰色 ;整体包浆老道,皮壳滑如油脂并呈现出灰白到黝黑的层次感,润泽雅致;石承木质方形台座,以束腰分为上下两层,表面光素,卷云足,造型简练沉稳,与明式家具风格一致。令人称奇的是, 几百年的岁月中, “神龙”与其木质基座相濡共存,曾终日在香火中沐浴香气,如今石体也能散发出 绵延不绝的香味来,如有灵性一般。
灵璧石自唐宋以来就是赏石的优秀品种,宋代诗人方岩曾赞叹“灵璧一石天下奇”。宋代灵璧石有高 大奇绝者,而明代因资源匮乏,多呈玲珑小巧状。明代文震亨《长物志》有云“石以灵璧为上,英石 次之,二种品甚贵,购之颇艰,大者尤不易得,高逾数尺者便属奇品。”充分说明了当时赏石资源的 稀缺,如此件“神龙”赏石这般品质优秀和体量较大者在当时也应属紧俏珍稀之品,时至今日更为珍 贵异常。
孙逊
“Magic of Atlas' Scene Design of Loch - The Magician's Airshiop
92x366cm
木板上绘画
2023
《魔法星图》是艺术家孙逊的一部时长为90分钟的电影。电影讲述了少年小之自小跟随迦南法师在金塔岭修行,一年中有六个月圆之夜,当天空中的巨大行星分别升到金塔尖顶,小之在师父和魔法星图的指引下,化身不同的角色,穿越到六个不同的国度:螺刹,遁火,乌孙,鲸邦, 㷋燚和聚窟洲 。
艺术家尝试着把世界艺术风格史巧妙的结合进故事当中,以突破传统电影的工作方式,强调了绘画艺术在电影中的特殊意义。影片结合了木刻、当代绘画、波斯细密画、画像砖、瓷器、东方传统绘画等具体的绘画语言风格,来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故事与特点。
这个木刻作品是螺刹的一个场景, 同时这件作品也是电影《魔法星图》其中的一个动画背景。
王蘧常( 1900-1989) 章草字典序册页 八开册页 水墨纸本
29.5×20cm×8
约0.5平尺(每幅)
出版:1.《书谱·王蘧常专辑》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7年3月。 2.《王蘧常书法集》第 1-8页,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5月。3.《章草字典》广东教育出版社,2019年11月。
题签:章草字典序。达为题。 钤印:马(朱)
钤印:嘉兴王蘧常瑗仲父(白)、后右军一千六百五十二年生(朱)
王蘧常先生于一九八二年所书《章草字典序》,是王老晚年极为重要的一件作品。从书写风格上, 此件作品属于王老后期书风(成熟期)向晚期书风(典型蘧草风貌)转化的过渡书风,王老曾自述 其于书学的自觉追求,为『盘曲腾踔,有纵横自然之妙』(详见《蘧草法帖》所收致马国权函), 此件已露端倪。从文字内容上,蘧老亦透露其『拓展章草领域』的雄心,自谦为『小者』。其实不 然,其拓展工作历时弥久,艰辛备至。世人或惊诧于王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书风的古意苍 茫,但如略知其一生的书风转变之迹,当对晚期『蘧草』之形成有更深体会。此序最早发表于《书 谱》一九八七年第三期。
肖江
《山边》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23
艺术家肖江,1977年出生在江西井冈山,家乡的山也频繁的出现在他的画里,山也因此成为他作品里非常重要的形象。
肖江尤爱土红、拿坡里黄和橄榄绿,在这件作品,便可看见层叠的山峦以近山的红棕、中段山谷的墨绿、远山的湛蓝,以及天空和云雾的粉蓝粉紫,层层递进,仿佛一直要延伸到画面之外。
段建伟
《洗衣I》
150x220cm
布面油画
2022
段建伟非常注重在作品中呈现切实的生活体验与自然的人物状态,并且尤其关注刻画人与土地之间紧密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城市生活中不容易得到充分的展现,因此段建伟时常取材于中国农村的生活场景,在全国各地村落的游历之间记录下朴实鲜活的世情切片。这件创作于2022年的《洗衣》,有着他笔下典型风格的人像:圆圆的脑袋、单眼皮的中原人、眼距较宽,长鼻子,小而窄的嘴型,人中明显,阴影与高光必不可少,色层偏多,施色与过渡微妙,人脸显得真实。早些年,他笔下的人物表情通常非常明显,近些年的作品表情却愈发内敛、矜持。段建伟说,“我这么多年画人物形象,不想画某一个特别具体的人,展现此人具体的特征,让人一看说这人特别像谁。我的创作是类型化的处理,但我又不想放弃寻找那种生动的、鲜活的东西。”
李颜珣
《围木Ⅱ号》
57x46cm
2024
“围木”是李颜珣2024年开始创作的居物系列作品,作品以木桩为原型设计成台几。“围木Ⅱ号”以3D陶瓷打印技术成型,表面再通过艺术家手工进行堆塑细节和机理制造,表现出树纹仿真的质感。桌体施低温琉璃彩釉,以蓝、绿、黄、棕、红、粉、紫等色为主调,在烧制中彩釉充分熔融,交融流淌形成多变且丰富的色彩层次,亮丽的釉光彰显出琉璃特有的绚丽艺术语言。桌体之上,以黄铜切割成随形桌面,与桌体造型吻合。配合桌体在烧制中开裂的意外,桌面也相对应的故作裂口,相映成趣,为作品增加了叙事性。三两人围几而坐,或茶或酒,即是围木。
元琴“㿥鸣” 年代:元
尺寸:长:121cm 宽:20cm
琴铭:㿥鸣
石氏珍玩 养德
㿥,古音在二部,意为鸟之羽毛光泽洁白。《馗书》有云:悠悠玄鱼,㿥㿥白鸟。鸟白曰㿥,霜雪 白曰皑,玉石白曰皦。
《说文》
㿥㿥复翩翩,江楼渺若烟。 远师悟立地,丁令识当年。 岂慕华车上,偏宜竹院前。 缑山明月夜,笙韵落寥天。
【清】弘历
古人慕鹤,愚吉祥之图腾,《诗经·小雅》:“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皋,水边的岸地。汉人更传 说鹤是长生不死的神禽,骑着它可上天与神仙相会。
鹤鸣之声绝美,《韩非子·十过》:“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於 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后即以“鹤鸣”赞扬琴声优美感人,兼有贤 隐之喻。
故此处白羽之鸟,或为鹤。㿥鸣,不仅言此琴之雅音,更寄愿抚琴之境纯净无瑕。
琴仲尼式,桐木斫,线条硬朗清俊。漆面的髹饰工艺用天然大漆与鹿角霜混合,质地坚实,色彩丰 富。细看灰胎中混有黄色颗粒物,应是鹿角灰胎,底层髤栗色漆,再髤朱红漆,漆层交相辉映,灿 如霞云,露出灰胎的部分则若繁星点缀。徽位以螺钿镶嵌。七弦上起承露,经岳山、龙龈,转向琴 底的一对「雁足」。岳山、承露、冠角均为紫檀制。琴头侧端,设凤眼及护轸。琴底龙池、凤沼均 作长方形,上山下泽分布,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
琴体底部微隆,丰富的流水断纹中呈现琴铭「鹤鸣」,池沼间刻一圆一方两方印,印文「石氏珍 玩」、「养德」,款印结构位置颇为规整考究,与琴器端庄气度相互映衬。佳木良斫,其标准形 制,已足以使人心怡,抚之音色纯厚,余音绵长。
展览名称:“秋水共长天”
开幕:2024.10.31 16:00
策展人:陈沁
展览统筹: 秦雨菡
主办:一条艺术
展览地点:杭州市余杭区邬家湾问溪路89号
关于线上艺博会▼
往期推荐
· 专访佳士得古典大师部门国际副主席:从达芬奇到提香,他们如何缔造历史瞬间
· 安迪·沃霍尔、赵无极领衔,佳士得香港在会展中心最后一场现当代晚拍成交战报
·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主题、参展艺术家及作品公布
· 奈良美智9595万领衔,香港苏富比春拍两场高成交率带来6.734亿港币成交总额
· 艺术界的继承者们!从毕加索的画商后代到卓纳帝国,世世代代搞艺术,他们是认真的
· 年轻馆长+年轻藏家+年轻拍卖行, 如何呈现属于他们的时代面貌
· 2024环球艺术市场报告详解来了,中国成第二大市场,并跃升为第一大拍卖市场
· ArtAlpha2024展望| 专访曹军,信心比黄金重要
· 40年以来首次重大调整,苏富比降低买家佣金,公开卖家佣金,简化收费标准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