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内学术不端事件频频被曝光。高校这片知识殿堂却频频被学术不端的阴霾所笼罩,尤其在职称评审环节,乱象时有发生,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与深思。职称评审本应是对高校教师学术造诣、教学能力与科研贡献的庄重考量,是其职业生涯进阶的公正 “阶梯”。然而,现实却不乏荒诞剧码上演。11月8日,网络上流传出一则消息,称山西省某高校在职称评选过程中,有教师论文造假的情况,导致原本排名第一的候选人被取消资格,而据称排名最后的某位教师因私人关系被学校领导直接录取。针对这一网传信息,11月9日,有媒体迅速跟进并联系了该高校,校方工作人员随即回应称,学校对此事高度重视,并已着手进行调查核实。11月11日,该校正式发布了一份情况说明,内容如下:“针对近期网上反映我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学校已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和属地相关部门报告,目前正在依规依纪依法核查处理,具体情况将及时通报。”回溯至9月,一位高校教师挺身而出,于微博实名举报所在学院两名同仁在职称评审中论文成果存疑、涉嫌学术不端。他满怀诚意将问题反映至学院,换来的却是推诿、拖延,包庇纵容。无奈之下,只能借助网络平台,以数百页详实 PDF 资料 “喊出真相”,誓言对举报内容真实性负责,其诉求不过是 “还广大教师一个风清气爽的工作环境”,质朴且铿锵。国内核心期刊一位编辑指出,“大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晋升都以科研为导向,各种课题申报、基金项目都需要一定科研成果作支撑,当教师通过常规途径无法完成科研任务时,就可能铤而走险,出现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考核导向功利化:过度聚焦科研成果,“唯论文、唯项目” 盛行,教师面临 “publish or perish”(不发表就出局)高压,尤其在科研资源竞争激烈、职称晋升 “僧多粥少” 时,易催生歪念,为达指标不择手段。监督惩处乏力:校内监督常存漏洞,学院 “护短”、核查敷衍;校外监督渠道有限,举报机制反应迟缓、举报人保护不足。惩处上,多停在内部警告、轻罚层面,违规成本低,难以形成震慑,致不端者心存侥幸。评审机制待完善:标准 “一刀切”,未兼顾学科差异,如文科重理论阐释、理工科需实验数据支撑,统一标准难显公平;流程缺透明,暗箱操作有空可钻;同行评价受人情、利益干扰,“圈子文化” 影响客观性。近年来,我国各大省份及高校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措施,旨在通过细化评审标准、规范评审流程、强化监督机制等举措,有效提升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质量与效率。2022年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强调,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不得简单设立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硬性要求。今年4月,河南省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激发专业技术人员活力的通知》明确提出,全面下放省属高校、科研院所职称评审权。让其按需定制标准,摒弃科研项目数量、经费规模等刻板限制,还解绑出国经历、人才称号、SCI 指标束缚。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全区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不将科研项目、经费数量、获奖情况、论文期刊层次、头衔、称号等作为职称评审的限制性要求。今年7月30日通过的《天津市促进天开高教科创园发展条例》明确提出,支持在天开高教科创园组建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作为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职务聘任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贡献突出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评审、聘任。今年11月4日,《西南大学关于启动“一院一策”职称评审改革工作的通知》发布,西南大学独具匠心,推进 “一院一策” 改革,下放职评权至学院,增设 “应用推广 / 社会服务型” 岗位,贴合时代需求。曾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陈杰见解深刻,高校职称评聘既要防 “一刀切” 式僵化,又要避 “无章法” 式混乱。构建分层分类评价标准时,学校先立 “基准线”,再依岗位、学科、人才层次精准 “画像”,匹配适宜评聘准则与业绩门槛,且保持稳定连贯;同时,重视同行评价,建优质外审专家库,引入国际、第三方评审,量化评分、深挖意见,让评审结果经得起检验。高校职称评审领域历经风雨波折,从乱象频出的 “至暗时刻”,到如今各地各高校积极探索变革、力求拨乱反正。一方面,教师群体当重拾对学术纯粹的热爱与敬畏,坚守底线,在净化后的环境里潜心耕耘,以真才实学铺就职业晋升坦途;另一方面,高校及相关部门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将已出台的细化评审标准、强化监督机制等政策落实落细,持续优化评审流程,打破 “一刀切” 与 “暗箱操作” 的顽疾,真正发挥分层分类评价、同行精准评审的优势。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教育部网站、知乎网、各省厅网站、光明网、各高校网站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添加下方编辑微信处理,万分感谢。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
期刊查询及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