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网站日前开设“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专栏,刊发教育部各司局机构负责人文章。教育部各位司长多处提及未来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和计划等方面的内容,以下为部分内容摘选。
健全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提高教龄津贴标准,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落实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保障教师课后服务工作合理待遇,加强乡村教师住房保障,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持续巩固提升教师待遇。强化高水平教师培养引进,推动高校将博士后作为教师重要来源,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推进人才培养、工程实践有机结合。深化高校教师职称评价改革,优化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现象,推进实施发展性评价,强化教师科研创新的制度性保障。建立教师配置监测与预警机制,推进教师配置超前布局,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新趋势,做好前瞻性谋划,优化各级各类学校师生配比。出台健全教师教育体系指导意见,实施师范院校改革发展行动,推进部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培养改革,深化实施“优师计划”,提高师范教育办学水平。扩大实施“国优计划”,着力为中小学培养科学类学科研究生层次教师。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长周期、原创性、非共识创新研究,在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领域进行前瞻布局,每年遴选支持一批40周岁以下的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给予最长10年的稳定支持,统筹学校资源给予综合保障,实行长周期、国际化的评价方式,让他们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投入原始创新,坐稳坐住“冷板凳”,勇闯科学“无人区”,抢抓未来发展主动权,用“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培养一批高水平师资和学术大师。教育财务工作的首要任务从“只增不减、坚守底线”转向“同步增长、逐步提高”,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不断提升教育投入的匹配度、适应度、契合度。在筹资方式上,从注重财政投入向注重多元投入转变。政府主导、多渠道筹集,是我国教育经费筹措体制的基本方针。随着4%目标的实现和4%成果的持续巩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保持在80%左右,是教育经费第一大来源渠道;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保持在15%左右,是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同时,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捐赠投入占比不到0.3%,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仅为0.3%,社会投入有待进一步扩大。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司长 孙海波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加强分行业分领域人才需求和有效对接。开展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推进就业大数据比对分析,强化就业质量监测和评价反馈。深化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将就业状况作为办学资源配置、教育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吴刚要建立学科专业设置快速绿色通道,随时启动论证国家急需的学科专业,每年动态调整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要建立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需求触发审核机制,围绕中央关心、社会关注、国家战略急需和突破“卡脖子”需要,快速调整学科专业布局。要健全高层次人才有组织培养机制,布局专门人才培养项目,协同行业部门,集中资源开展超常规培养。要完善学科专业严控质量的退出机制,进一步压实学位授予单位责任,加大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力度。依据不同类型高校的功能定位、实际贡献和办学特色,探索制定高校分类设置标准,建立健全高校分类管理、分类支持机制,在办学条件、招生计划、经费投入等方面实现差异化资源配置,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分类评估体系。以学生宿舍建设、“双一流”高校新校区建设等为重点,提升高校办学承载能力。稳步扩大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比例,有序增加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提高理工农医类人才培养占比,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总体适配、动态平衡、良性互动。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支持部省合建高校高质量发展,推进在京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建设,助力区域发展与教育改革深度融合。在中西部和东北等地区布局建设一批高等研究院,带动区域高等教育优质高效发展,开辟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新赛道。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实习实践基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大学生实习的规范管理,提高大学生实习质量。以多元评价扭转应试教育倾向、强化创新发展导向,探索平均学分绩点改革,建立尊重学生志趣的转专业机制。这些举措相互交织、协同发力,将重塑高等教育的生态。在新征程中,高等教育有望突破当前困境,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每一项改革都如同星星之火,点燃教育创新发展的燎原之势,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人才之基,使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引领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智慧源泉和动力引擎,开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麦可思研究、教育部网站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添加下方编辑微信处理,万分感谢。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
期刊查询及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