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撬动社区的力量’实务工作者研习营是行知计划的重要部分。由北京近邻和正荣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境外非政府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及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支持。研习营旨在以文化为根,培养根植社区土壤且具有反映实践能力的行动者,探索中国式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推动有效的社区治理。
2024年6月,研习营顺利开展第一期工作坊,这一站,我们走进了河南省周山村。梁军团队在这里以性别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近二十年的社区教育与动员,周山村发生着悄然而深刻的变革。
学员们在深入学习后,结合所学及自身实践写下了不少感受。“周山村有什么?要向周山村学习什么?我们又要如何学习?”相信这是多数人的疑惑或是也在思考着的问题,今天,让我们跟着曾几次前往周山学习的张杨,看一看他是如何思考的呢?或许会找到一点点答案。
2023年张杨在周山村(后排左一)
和其他大多数伙伴相比,自己最早2008年就第一次到了周山村,至今已经五六次到周山,梁军老师和周山团队的讲课更是听了多次,那么对于已经对周山很熟悉的我,此次的周山之行,学习到底是什么?
先分享几个此次周山的感触和学习点:
让周山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周山人。打鼓的文艺队、投入民众戏剧表演的村民、带着欢笑踊跃发言的老年小学堂学员、以及作为老师登台的村庄骨干......呈现这样的精神面貌的村庄和村民是我们不曾想象的村庄和村民。相比做好一件事,要改变一个人、改变一群人可能是更难的事情,这说明周山的工作是能够触动人心的工作。
对于村民能够为参访团队上课,这是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的,这一次从几位村民骨干的课程中,能够明显看到村民讲师的变化成长,上课更加自如自信,增加了更多即时的分享和讲述,与聆听者有更自如的互动交流。当然,村民们的课程无法与梁军老师相比,但与自己相比已经非常了不起。实际上此前我们学习的参与者会有很多担心,如村民讲课效果不好,会不会让来学习的团队反馈不好,会不会出问题?
梁军老师
但最终梁老师团队还是坚持把目标放在村民的真正成长上,更相信村民一定能够逐步成长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又通过细致陪伴,付出成倍努力,帮助村民骨干能够上好课程,这在每一节课程中的细节都能够看到。以村民为主体,以村民的利益为先,真正相信村民,在周山这些不是理念不是悬浮价值,而是确实能够在实践的细节中做出来。我们确实要反思,我们也觉得坚守如此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总有各种原因做不出来,甚至我们自己不觉得自己没有去践行,我们就是应该替村民介绍,因为我们更懂得表达,这与尊重村民主体相信村民能力无关。
周山的经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周山在如此多实践者眼里高山仰止,不可企及,成为社区工作实践领域神迹一般的存在。如果仅仅从理念和方法层面去看,似乎不足以如此,性别理论、参与式方法、文化与发展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平平无奇。是什么将这些理念和方法在周山实践中推向极致,只能是精神,梁军团队的精神,周山的精神是——实践精神、钻研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以及真正尊重农民、尊重社区的谦虚精神。虽然谈精神好像有点虚,但对于周山实践,对于梁军团队,这种精神力量是绕不开的。支撑这种精神的是老一辈责任感、使命感、纯粹的理想主义,当然最重要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农民和对人民的情感。
多少年只做一个事,只做一个村,如何评价一个实践的效果、效率、价值?
这一次学习过程中,伙伴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一个无法“复制”的,甚至是“借鉴”不来的经验,有多大价值?或者说是不是只在很小范围有价值。问题在于我们自己可能从未做出一个能够复制、值得复制的经验,但我们会讨论别人经验的复制性。
这样说并不是在讲“因为你没做出来,你就没资格评论别人”“你不如周山做得好,就没资格提出质疑”。质疑永远是可以的。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真正沉下来努力去探索做出一个可复制的实践经验,那么我们口中的“可复制”“可持续”就会变成一种抽象的评价标准,看似很有道理,却让我们很容易脱离真正具体的,真正有用的经验,进入相对空乏的讨论,错失有价值的学习。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可复制性”“可持续性”有的时候也是伪命题,这些伪命题可以用来帮忙我们逃避复杂现实情境中真正具有挑战性的实践命题,逃避我们作为实践者面临困难实践选择,甚至是生命选择时的焦虑和恐惧。至少对我自己常常是这样的。
改变到底可不可能?就是相信,还是真的看到空间机会
欧阳老师
周山实践的一个重要震撼之处在于——在一个看起来不可能改变的现实面前,真的一点点做出改变,例如修订村规民约,乡村风俗变革。我们今天站在结果的角度,往前梳理经验,当然可以看到这一路是如何实践推动出来。但在行动开始,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牢不可破的现实,对于梁老师团队来说,到底是怎么判断改变可不可能的?就是相信能改变;还是看到了空间机会才行动;还是说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念头,逐步探索。而且周山实践肯定也遇到过很难改变的时候,这个时候到底是再坚持一下,再想个办法,还是停下来绕开它,这样的判断到底怎么做出?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对于我们一线工作者来说,很多事情就是看起来很难改变,如果就是抱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执意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可能真的死得很惨。可是灵活一点,迂回一点,策略一些,很多事情真的又变成和稀泥一般失去了原则立场。
梁军老师在课程上也讲了很多坚持自己的目标理念,同时尊重村民的步伐,注重村庄的步伐等等具有策略和智慧的实践原则,但好像还是难解我们心中的困惑。到底为什么梁军老师和团队就能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再坚持努力一下,什么时候该尊重放缓脚步。最后我想,可能还是我们既缺乏对解决问题对理想目标的执着,也没有深入到现实处境,对其有真正理解。对于梁军老师和团队来说,推动性别平等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实践的使命和目标,所以面临什么情况都会想方设法实践推动,坚守就来自这里。而在具体工作中又能转动,在具体情况下急缓自如,还是因为她们就在具体的实践情境当中,对社区实际情况理解深,很多情况就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做出选择判断。与之相比,我们还是停在外面分析的时候多,而遇到问题挑战又患得患失,自然不敢面对改变挑战,也不懂何时因应策略。
董琳老师
整个学习过程,有两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子里。
1
周山到底是一个聚焦的实践,
还是一个开放的实践?
之所以这样问,还是因为最近一年多始终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北京近邻扎根社区——“做社区”这样的一个组织实践定位是否过于宽泛了。作为一个机构,如果明确自己面向的社会问题或服务人群是老年、儿童、妇女、残障、反贫困、文化传承、环境保护或是其他,如此作为一个组织要解决的问题是比较明确的。但如果对象是社区,工作可以涉及社区的几乎所有问题,可以涉及社区的所有人,那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好像就很难明确讲清楚。
这样的定位对于自己、对于别人看你,清楚吗?这是不是一个问题?周山似乎提供了一个证例。因为周山二十年的工作就是在一个社区,且周山的工作非常多元,涉及妇女发展、性别平等、社区养老、社区文化、村庄治理、社区空间、环境建设、团结经济等多个维度。这是不是说明周山实践虽然从推动性别平等切入,但根本上是一个综合关注乡村发展的社区实践案例。是不是说明是否存在一个完全聚焦的关注议题并不是决定一个实践是否深入有效方向清晰的必要条件。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以推动性别平等为核心,始终在实践中坚持性别视角的作用,这是否也形成了周山实践中另一种确定方向与聚焦。梁老师从来都说自己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做什么,而是一路在社区摸爬滚打,看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循环深入的过程。这可能说明从社区当中来的,从实践当中来的真问题,无论是什么样的变化的问题,都具有实践的确定性,永远不可能是空泛的。
2
我们到底为什么学了周山经验,
又学不到周山经验?
以我们多次学周山的经验,周山经验很难学。学实践模式,情况可能对不上,更不敢碰周山那样的议题;学理念视角,在自己的实践中很难活化为有效的行动技巧;学方法技巧,往往照猫画虎,也不得其神;学周山精神,又没有老一辈的生命阅历,理想信念责任全不到位,内在精神力量调动不起来。总之是每每看到周山,钦佩敬仰,要真的促进自己的工作,又觉得很难学得来。
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能还是精神力量,没有内在生命动能转化而成的精神,没有实践者的道,任何方法技巧的术的学习,也不会有真正帮助。无法入道,也就只能尽量学些表面和基础。学习参照试着改进自己的社区参与式培训设计;尝试用纸条替代PPT,学习更有逻辑层次分享;有时提醒自己在社区问题分析中是否缺了性别视角;老年小学堂的经验鼓励对老年社区教育更有信心;也会偶尔在社区教育工作中使用民众戏剧方法。
最最关键,时时想起三位年龄加起来超过两百岁的老人家,依然全身心投入在社区实践中,依然能够做出如此扎实有效的实践,她们的生命能量感染我们,实在令人敬佩,她们始终是我们的榜样。
于是,周山也以这样悄然而深刻的方式,影响着我们这些后辈,影响着每一位来到周山朝圣的实践者。
分享者简介
作者丨张杨(北京市近邻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
职业丨只会做社工的社工
关键信息丨做好人好事;喜欢去农村的城市人
END
说明与致谢:本文经研习营伙伴张杨确认后发出,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确认,并注明出处。
项目发起方
北京市近邻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正荣公益基金会
项目支持方
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
北京境外非政府组织发展服务中心
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
行知计划旨在通过开展小额项目资助、工作坊互助学习、研究与出版计划等,推动行动研究方法在一线社会工作者及工作团队间学习应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本土实务社会工作团队能力提升,助力公益生态良性可持续发展。
图文:张杨
排版:潘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