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陈嘉庚,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21年4月6日,陈嘉庚怀抱“教育救国”信念,在故乡创办厦门大学。一百多年来,厦门大学的光荣历程始终镌刻着陈嘉庚创办中国现代大学的高远胆识,闪烁着陈嘉庚独特的教育思想光辉,映现出陈嘉庚为“四万万民族不居人下”而倾资兴学、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浩然之气。在筹备纪念展馆基础上,厦大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特设“陈嘉庚与厦门大学”专栏,推出系列专题文章,谨此缅怀嘉庚先生,弘扬嘉庚精神,奋进一流征程。
20世纪50、60年代,台海局势紧张,厦门大学肩负着其他高校所没有的海防斗争使命,厦大师生在炮火中坚持教学和科研。1950年陈嘉庚回国定居,他募集侨资,在海防前线中毅然投入对厦大的新一轮建设,满怀信心扩建新校舍。
20世纪50年代厦大民兵师游行场景
1950年6月,陈嘉庚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二次会议。时值中央任命王亚南为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离京赴任前,前往陈嘉庚在京住处拜访,请他指示学校发展的意见。当谈到学校校舍抗战时遭日寇破坏,解放初又遭国民党军炮击,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时,陈嘉庚沉默良久。送别王亚南后,他立即写信到新加坡,委托女婿李光前将自己在新加坡的遗产拍卖,又动员李光前捐资,拟筹款修复扩建厦门大学及集美学校。最终,李光前慨允陈嘉庚为厦大扩建捐资600万港元。
陈嘉庚在募集到扩建经费之后,雷厉风行,亲自主持厦大的扩建工作。他特地成立了厦门大学建筑部,从勘定地基、校舍设计、雇工备料乃至施工,都亲自筹划,事必躬亲,精打细算。陈嘉庚为厦大的扩建与发展呕心沥血,受到全校师生的爱戴,也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1951年6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马叙伦特来函致谢,函中写道:“陈嘉庚先生……热心祖国教育事业始终不渝,前既独捐巨款创建厦门大学,现又独立负责募款为该校增设校舍,欣闻之下,不胜钦佩,我谨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向先生致以衷诚之谢意。”
陈嘉庚巡查建筑工地
在厦大扩建的数年间,年逾八旬的陈嘉庚每星期从集美渡海来厦大工地巡视两次,风雨无阻,学校要为他造一艘小汽艇,他坚持不受;每次到工地来,午饭也坚持在食堂与建筑部办事人员同吃,从不允许特殊招待。在他的亲自督建指导下,厦大十个基建工场千余名技术人员和工人日夜加紧施工,工程进展迅速。在此期间,蒋军飞机时常飞临厦门上空轰炸,有人担心在离前哨这么近的地方修建高楼大厦,易遭破坏,建议以后再进行修建。对此,陈嘉庚坚定地回答:“敌人一边炸,我们一边建;今天被炸毁了,明天再建起来。”
建南楼群
在陈嘉庚的亲自筹划下,厦大校园内的幢幢校舍拔地而起。从1951年到1955年,共建成建南楼群、芙蓉楼群、丰庭楼群、成伟楼群等24幢建筑,新增建筑面积59057平方米。校舍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前增加了1倍多。
陈嘉庚在新校舍落成典礼上讲话
1955年6月11日,厦门大学隆重举行新校舍落成庆祝典礼。会上陈嘉庚激动地向全校师生讲述了他兴学报国创办厦大的艰辛经历,对解放后新生的厦大的发展充满着无限希望。在陪同参观时,陈嘉庚说:“台湾统一后,将有万吨十万吨的外国和本国的轮船从东海进入厦门,让他们一开进厦门港就看到新建的厦门大学,不,看到新中国的新气象。那巨大的客轮中将载来许多来厦门大学、集美学校学习的华侨子女。”
这一时期,厦门大学不仅在陈嘉庚的捐资助力下焕然一新,而且在王亚南校长的带领下,确立了以“面向东南亚华侨,面向海洋”的发展方向,科学研究激情迸发,多个学科科研成果处于全国先进行列。1963年,经中央批准,厦大被列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厦大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彰显办学特色,不断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砥砺奋进。
参考文献
厦门大学档案馆、厦门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厦门大学校史(第二卷)(1949-1991),厦门大学出版社。
文字/薛小勤
编辑/莫 西
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