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中国货币史上,“钱”曾有许多称谓,如布、刀、化、泉、榆荚、孔方兄、阿堵物等等,其中“泉”是流传最广、持续最久的别称。
本期展览小课堂将向大家解释说明的是:古代铜钱为什么会称“泉”?
铜钱为什么称“泉”
首先是字音上相通。泉,古音与“钱”通,因有财似源泉滚滚而来的说法,故自战国时起,便有人称钱为“泉”。《周礼·地官·泉府》贾公彦疏:“泉与钱,今古异名。”
其次是由铜钱的外形演绎而来。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废除了刀、布等货币,规定以方孔圆形的“半两”钱为帝国法定货币,由此确定了货币不再称“刀”“布”,而是通称“钱”的时代。“秦半两”外圆内方的形状形似泉眼,有“周流四方”之意,故“泉”便被用来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
秦·“半两”铜钱
“钱”改称“泉”
我国历史上正式将“钱”改称“泉”始于西汉末年新莽时期。《汉书·食货志下》有云:“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王莽在居摄二年开始币制改革,发行了大泉五十这一历史上第一种自铭为“泉”的货币,开创了泉类货币的先河。
汉·新莽·
“大泉五十”铜钱
大泉五十
铜质钱范
王莽篡汉后为避讳西汉刘氏,废止了五铢钱与刀币,因这些相关称谓中的“铢”“钱”“刀”等字都含有卯、金、刀等偏旁部首,容易让人联想到“劉”姓,故而正式下令货币称“泉”不称“钱”。随后王莽托古改制,建立了一套新的布、货、泉货币体系,发行了小泉直一、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等多种泉类货币,他希望自己发行的货币如同泉水一样延绵不绝、永世流通。
小泉直一
壮泉四十
至东汉时,刘秀虽推翻了王莽政权,却没有废除“货泉”,仍允许民间通行使用。相传是因“货泉”可拆解为“白水真人”四字,而刘秀恰好出生于南阳郡舂陵白水乡,起兵灭王莽于南阳白水,他认为这是预示其称帝一统天下的吉兆,因而没有废除。此后三国五代等朝都曾发行泉钱,以泉作钱被广泛使用并留传下来。
货泉
后世文人亦觉得“泉”较“钱”字更显风雅淡泊,不染俗气,因而尤喜称钱为泉。直至今日,古钱收藏爱好者们仍以“泉友”相称。
文稿 | 孙 雯
编辑 | 顾嘉琪
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