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与厦门大学|走进山城,欣慰“厦大有进步”

百科   2024-11-13 11:00   福建  

导语

陈嘉庚,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21年4月6日,陈嘉庚怀抱“教育救国”信念,在故乡创办厦门大学。一百多年来,厦门大学的光荣历程始终镌刻着陈嘉庚创办中国现代大学的高远胆识,闪烁着陈嘉庚独特的教育思想光辉,映现出陈嘉庚为“四万万民族不居人下”而倾资兴学、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浩然之气。在筹备纪念展馆基础上,厦大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特设“陈嘉庚与厦门大学”专栏,推出系列专题文章,谨此缅怀嘉庚先生,弘扬嘉庚精神,奋进一流征程。

“厦大有进步”“比其他诸大学可无逊色”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


抗战烽火中,厦门大学举校内迁闽西山城长汀,成为当时粤汉铁路线以东唯一的国立大学,也是最接近战区的国立大学,守住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东南半壁。1940年11月,回国慰劳的陈嘉庚视察内迁长汀的厦门大学,他踏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课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高兴地说:“厦大有进步”“比其他诸大学可无逊色”,对厦大发展给予肯定。

陈嘉庚视察长汀厦大,萨本栋致欢迎词:“今日莅止长汀,吾人始得一瞻风采,畅聆伟论,其毕生之事业、人格、精神、以及识力眼光,在在[薛1] 足为全国同胞之楷模,而吾人今日欢迎陈先生之意义亦在乎是。”图为陈嘉庚与萨本栋校长合影于长汀(1940年11月16日) 

陈嘉庚与厦门大学全体师生合影(1940年11月16日)

《厦大通讯》欢迎陈嘉庚先生专号


坚守东南,最逼近战区的国立大学

1937年7月1日,厦门大学改归国立。7月6日,著名物理学家、机电工程专家萨本栋出任国立厦门大学首任校长。第二天,“七七事变”爆发。9月3日,日军袭击厦门,厦大校园处在战火中。为全校师生安全起见,厦大决定暂迁鼓浪屿,先借闽南职业学院、英华中学一部分办公室、校舍上课。

其时,国内大部分高校先后迁往西南内地。处于东南沿海的厦大该迁往何处?萨本栋校长认为“东南半壁的高等教育,还需要维持,所以决定不随流远徙”。1937年12月24日,厦大师生和图书仪器开始分批迁移,先溯九龙江至漳州,后弃舟登陆,经过20天800里的长途跋涉,于1938年1月12日抵达长汀,1月17日顺利复课。

厦门大学全体师生于鼓浪屿英华百友楼前合影(1937年12月20日)

抗战时期战区示意图(局部)

厦大师生大力开展抗日宣传,先后成立救国服务团、战时后方服务团,多次捐款捐物支援前线抗战,组织宣传队奔赴瑞金、深入赣南、闽西南各地城乡开展抗日宣传及举办爱国义卖活动。厦大教育学会组织了战时教育工作推行委员会,创办战时民众训练班,拟定《战时民众训练课程纲要》,充实抗战防卫及建设的力量。为了及时报道抗日救亡的消息,厦大学生救国服务团设立出版物委员会,先后出版《救亡言论》《唯力》。《救亡言论》“创刊话”写道:“学生是民族战线的急先锋,卫国干城的栋梁……我们除了人人武装准备,与破环世界和平的民族强盗,作殊死战斗以外,我们要趁着未死的当儿,竭用我们的血肉,努力负起我们当前的非常责任。”《唯力》刊物以“在抗日最高原则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生存奋斗到底”为宗旨,取名“唯力”意义在于“我们的战争是全民抗战,唯有全体民众动员起来,唯有集合全国一切人力、财力、物力,才能打破中华民族的历史难关。”

萨本栋校长《勖勉同学词》节选:“在艰危中,须特别努力分内职务”“未到‘最后一课’的时候,应加紧研究学术与培养技能”

长汀县中复村古民居中保留的抗战时期厦大师生所作抗日宣传画


南方之强,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大学

内迁长汀期间,萨本栋校长本着“为抗战和战后建国培养人才”的办学理念,开源节流,扩充校舍,添置图书仪器,延聘知名教授,加强学科建设。

自1937 年起,厦大先后创设了土木工程学系、机电工程学系、航空工程学系,理学院扩充为理工学院,法科复办。各学科广聘名师,集聚了一批顶尖学者。

长汀时期,厦大学子人才辈出,后来成长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文科资深教授 4 人,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企业家数百人。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在长汀山城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师生们为国图强,奋勇争先,厦门大学办学成就显著,赢得“南方之强”“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大学”的美誉。

机电工程学系和航空工程学系教学照片

1940、1941 年,在连续两届“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学业竞赛”中,厦门大学蝉联第一

在科学研究方面,长汀时期厦大取得了令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成绩。许多欧美学者不远万里前来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英国生物化学和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左图)、美国地质学家葛德石(右图)等先后到厦大演讲,葛德石赞誉厦大为“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大学”

山城长汀的艰苦岁月中,厦大秉承嘉庚先生之精神,在萨本栋校长的带领下弦歌不辍,为国图强,勤勉治学,被誉为“南方之强”。图为复员厦门之时,长汀人民赠送厦门大学的“南方之强”匾额

 参考文献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编. 厦大校史资料 第2辑[M].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 1988.07.















文字|王华芹

编辑|陈世展 

厦门大学档案馆/文博管理中心出品














厦大档案馆 厦大文博管理中心
指尖上的厦大历史与文化。关注后,收听权威校史讲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