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 邹译娴
今年11月14日为第18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主题为 “糖尿病与幸福感”。
糖尿病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慢性疾病,正日益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什么是糖尿病?有什么症状?中医怎样看待糖尿病?有什么治疗方法?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内科副主任邹译娴进行了详细介绍。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
糖尿病在中医里属于 “消渴” 范畴,以阴虚为根本、燥热为表象。阴津亏乏,燥热内生,损耗津液引发病症,阴虚与燥热相互影响,病情迁延不愈,阴损及阳,致阴阳两虚。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1
肺热津伤型:出现口渴多饮、口舌干燥等症状。
2
胃热炽盛型:出现多食易饥、口渴、形体消瘦、大便干燥等症状。
3
肾阴亏虚型:尿频量多,尿液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等。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
医生介绍,糖尿病患者一般会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多尿
尿量增多,夜间排尿次数明显增加。
多饮
多尿失水,口渴而大量饮水。
多食
细胞无法利用葡萄糖,能量不足致食量增加。
体重下降
身体会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减轻。
糖尿病的并发症状
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状:
眼部症状
损害视网膜血管,致视力模糊,出现飞蚊症等。
足部症状
下肢神经和血管病变,引起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可出现溃疡、感染,且愈合困难。
心血管症状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表现为心慌、胸闷、胸痛等。
肾脏症状
影响肾脏过滤功能,早期出现蛋白尿,严重可致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有家族病史者
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超重或肥胖人群
脂肪细胞堆积,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
缺乏运动人群
身体新陈代谢减缓,肌肉得不到锻炼,影响血糖代谢。
饮食不健康人群
常食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易致血糖升高,破坏代谢平衡。
40岁以上人群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患病风险增加。
妊娠期女性
孕期激素变化,若控制不佳,可能出现糖尿病。
基础疾病人群
患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其他疾病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会增加患病风险。
糖尿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生活方式管理
规律作息,充分休息,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戒烟限酒,降低并发症风险。
饮食管理
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计算每天所需热量,合理分配三餐。
均衡清淡饮食,规律进食,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控制盐和脂肪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运动管理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选择合适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饭后1-2小时运动,每周运动3-5次,运动中监测血糖,过低时补充糖分。
血糖监测
定期检测空腹、餐后和睡前血糖,记录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管理
严格按医嘱服药,了解药物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胰岛素治疗者掌握正确注射和保存方法。
医生介绍,糖尿病患者还可以选择中医外治疗法来控制血糖,降低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症状。
糖尿病的中医外治疗法
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胰俞等穴,调节人体经络气血,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血糖,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状。
穴位按摩
指腹按揉鱼际、然谷、内庭、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可辅助治疗消渴症,降低血糖。
中药足浴
足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下肢神经和血管功能,缓解脚麻、脚痛、足部不适症状。
中药贴敷
敷贴双侧肝俞、脾俞、丰隆、手三里等穴,每次贴敷2-6小时,辅助降低血糖,亦可通经络、调中焦。
为帮助更多人群关注自身健康,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11月8号,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内科将举行世界糖尿病日主题义诊活动。
义诊时间
11月8日上午8:30-11:30
义诊地点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大厅一楼
义诊范围
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
义诊内容
专家团队看诊
科普知识讲座
体验中医特色外治疗法
免费测血糖、量血压
免费领取健康礼包(限60份)
义诊专家
内分泌内科主任邹晓玲,副主任医师黄娟、胡维、吴源陶,主治医师林湘东、胡文孝及中医护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