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对自己好一点”的口号所环绕,不知不觉便踏上了追求物质满足的道路,进而落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我们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所绑架,购买了许多并非真正需要、甚至从未使用过的物品。
让我们跳出消费主义的框架,去探索一种更为理性、简约且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这并非提倡自我苛待,而是鼓励自己学会区分“想要”与“需要”,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真正的平衡。对自己差点吧!你并非营养不良,相反,你是吃多了,身体根本无法消化那么多东西。对自己差点吧!你不再是那个小时候因没有衣服穿而自卑的少女,也不再永远差一件得体的衣服。
你的衣服已然相对过多,用这些钱去做些别的事情不好吗?对自己差点吧!别总是琢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天天想着如何“对自己好”“爱自己”,别总是只关注自己。
真正对自己好,就应该把自己活出来,把自我扩大,去世界中碰撞,充分表达自己、探索自己。
把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去看看这大千世界,去领略别人内心的风景。人生一世不容易,别只局限在自己那一小片天地。对自己差点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古来高僧大德,大多体弱多病。不经历痛苦,如何能修得真知灼见与大智慧?
对自己差点吧!你对自己已经够好了,甚至太好了、足够了。再多,便过分了。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分子。
虽然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很多自由,不必一定要结婚、生子,也不必一定要付出全部劳力换取温饱。
但是,你的个人发展是有限的。你会变老,终有一天会走入疾病王国,也会走向死亡。你有天花板,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
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你还想要怎样呢?
昂贵的商品真的能带给人持久的快乐吗?
消费主义并不会让人真正快乐,它只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短暂快感,而这种快感往往伴随着痛苦。归根结底,这是对自我的沦陷与禁锢。
消费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剥夺了人们的选择能力,让人不知道生命真正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焦点在哪里,最终导致生活毫无精神内涵。
正如梁永安在《工作之苦》中提到的“消费之苦:月光族何时才能财务自由?”高消费就像一座精神监狱,用我们的资源和欲望,将我们的灵魂禁锢其中。要摆脱这种困境,需要主动尝试改变。重拾被遗忘的爱好,比如绘画;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读书会,分享人生感悟;参加志愿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充实自己。
通过这些努力,人们往往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感,是任何奢侈品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内部的诗意”。
认清自己的消费结构,让生命更有价值。
不做被物欲支配的“月光族”,而是成为一个懂得珍惜生活、追求精神富足的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上了三十岁,确实觉得物质上差点不要紧,人生存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一份收入,一个住的地方,身体健康、温饱有余就应该感到幸福。
如果觉得不幸福,多半是认知和心态的问题。精神上得对自己好点,比如多看点书,有点闲暇时光,多去大自然走走,有点小爱好,减少不必要的社交等,让身心处于正态状态。
前些天有朋友说我过得太俭朴,不符合我的身份……我纠正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者,泯然于 14 亿人口之中,我哪有什么身份呢?
日子就该怎么俭省低调怎么过。我内心没有任何遗憾,反而觉得没有身份、没有光环、没有标签、没有人设,是一种自由,因为不必花金钱和心力去维持人设。
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多年前他们曾在我做某件事达不到他们的期待时,嘲讽我:“亏你还是个大学生,吧啦吧啦。”我才发现,任何正面的身份人设,都可能会成为让人攻击嘲讽的对象,就像捧杀。对身份与赞誉,都别太入戏……后来,有人拿学历来说事,我都会说:只是些许认得几个字,不是文盲,也有干啥啥不行的时候。
问我挣多少钱?答:打工的,挣辛苦钱,刚够糊口。
这样轻松多了。平凡也是一种自由。正面的标签与夸赞,搞不好也是枷锁。
只要不进入他人设定的框架,内心尽可能低到尘埃,就更自由。
现在慢慢习惯做事尽责努力,但内心减少预设与期待。
“夫唯不争,故无尤。”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是最省力的活法,也是心法。
物质上再怎么俭省,都不如内心俭省。
国庆了,加个鸡腿!